AppleA18芯片幕後故事:專為iPhone 16系列打造 將成AI驅動力

在過去幾代iPhone產品中,無論外觀如何變化,A系列芯片一直作為驅動力存在,今年依舊如此,當Apple的芯片設計能力與第二代三納米製程工藝結合後,提升比之前幾代更明顯。這在算力和製程都逐漸摸到頂的現實芯片並不常見。

Apple公司是如何做到這點,開發芯片時候又會關注因素? 近期,新浪數碼的編輯就與iPhone產品市場營銷副總裁Kaiann Drance,還有Apple矽工程團隊副總裁Sribalan Santhanam坐在一起,話題主要圍A18系列芯片,以及由它為新一代iPhone帶來的改變。

追求極致能效,不浪費每一毫瓦電力

A18與A18 Pro這兩顆芯片,都是採用了全新的第二代三納米製程工藝(N3E),以及新的CPU架構、GPU架構,還有Apple公司的神經網絡引擎,內存子系統以及更快的內存帶寬。它們的CPU性能,對比A16仿生芯片提升了30%,GPU則是40%,且功耗更低,能效更高。A18 Pro則比A18具備更大的緩存,GPU多了一個核心,還有更加先進的媒體接口,例如支援USB3,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4K120幀的視頻拍攝。

對比目前競對產品的5納米,甚至7納米技術來說,第二代3納米讓芯片晶體管更小,速度更快,功耗更低;即便和Apple公司去年的旗艦芯片A17 Pro所採用的第一代三納米製程工藝相比,也是很大的提升。

提升不僅僅體現在能效,Apple在芯片的架構以及整個設計的實施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Sribalan說,Apple對於芯片的能耗優化,是毫瓦級,“我們不會浪費每一毫瓦的電力”。

Kaiann則補充說,為了讓A18系列得到最佳發揮,Apple在手機結構上也對新一代iPhone做了改進,芯片的位置更靠近中心,散熱更均勻;還有添加石墨層提升散熱,讓iPhone 16 Pro的持續性能提升20%,以及結構設計變了,手機維修更方便,手機部件可從後面拿出維修。

用戶看到的,則是A18系列兩顆芯片能力和能效帶來的結果:更好的大型手遊的流暢度表現,或者4K120這種原本在專業影像器材上才可能實現的視頻拍攝,在一部手機上也能長時間穩定發揮。

芯片時代的“軟硬合一”

從行業角度來看,性能的提升並非A系列芯片最難得之處,而是Apple的“軟硬一體”——在過去10年,Android與iOS競爭激烈的年代,Apple自家的iOS系統+自己設計的手機硬件,優異的整合度和由此產生的流暢度,總被人們稱道。

而在近兩年,這種合一的程度其實更加深了,正如Sribalan所說,A18的兩顆芯片,就是為iPhone 16和iPhone 16 Pro兩款手機設計。

他提到,Apple芯片設計的一個很大優勢就是把電池,芯片,iOS系統等都是集成在一體來考慮的。每推出一個功能,都會對軟件的功能進行相應優化;在硬件技術方面,也會對所有的硬件包括所有的 UI去進行低功耗的設計。 並且這種做法已經實行多年,Sribalan說,iPhone設計芯片已經有10多年了,從一開始就非常關注芯片它的能耗。 “因為我們知道 iPhone它是一部很小的設備,它它的空間是有限的,不可能像筆記本電腦一樣放一個很大的電池,手機裡面也不會去裝個風扇。”

對應他前面提到的芯片“不浪費每一毫瓦電力”,芯片整體考慮和優化,則可以說是不放過每個角落。在新浪數碼看來,這才是iPhone能用更小的電池(‌iPhone 15 Pro Max,4422mAh)獲得了跟Android旗艦動輒5500甚至更高容量一個續航水準的原因。

對比Android陣營,手機-芯片-系統來自三個不同的廠商,Apple這種的整合程度顯然更高,且更容易做整體思考,這也是為什麼A18芯片能從晶體管,到架構,到硬件,再到軟件,都可以去共同去完成能耗的降低,實現最大的電池續航的原因。

這其實也是新時代的“軟硬一體”,深入到了芯片級別。

當然,別忘了,Apple還有全球最規範的App Store,在隱私安全方面,對第三方App的開發做出了嚴格的控制,這才能吸引更多一般用戶,讓附著在iPhone上的生態花園百花齊放。

Apple智能

除了算力本身,A18系列的神經網絡引擎,CPU,GPU,以及內存帶寬的改進也對Apple智能(Apple Intelligence)有所幫助。

AI是近兩年科技行業的熱門話題,也是各家廠商都在努力的方向。但現實情況是,無論是PC,還是手機廠商,之前給出的AI表現五花八門,例如摳圖,通話錄音總結等都是發佈會上常見的AI能力體現。

目前Apple智能載國內尚未推出但在硬件層面已經準備好目前Apple智能載國內尚未推出但在硬件層面已經準備好

當問及Apple公司對手機人工智能外在表現的理解時候,Kaiann先介紹的是Apple智能能夠做什麼:核心是創建和理解語言,讓用戶更輕鬆的去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任務。

這些似乎Android廠商也演示過,但Kaiann強調:Apple智能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些都是基於用戶個性化的個人情境。也正因為基於個人化情境的理解,Apple智能才能夠幫用戶在日常生活當中更好的完成許多的任務,並且它整合到了應用中的。

一個簡單例子是,相冊的回憶功能,用戶的手機中或許有成千上萬張照片,但在iPhone上,用戶可以用自然語言去檢索(比如一年前寵物的照片);或通過描述去生成一段個性化的回憶。

還有Apple智能對Siri的升級更新,讓這個已經存在多年的語音助手,變成“智能助手”,去更好的去理解人類的自然語言,加上屏幕感知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幫用戶做更多事。

這種看似無感的AI,也跟Apple之前的追求一致,例如兩部手機一碰就可以互相傳輸名片,用戶沒必要去瞭解背後軟硬件的運行機制,而是直覺的一碰就好。 Apple智能雖然尚未正式上線,但從目前所知的信息,可以猜到很多功能的思路或許是類似的無感。

Kaiann說,用戶其實都可能沒有意識到在用Apple智能的功能,但其實這些功能已經整合到了你一直在用的應用當中(如上面相冊搜寵物照片的例子)。而且芯片能夠更好的去利用生成式的模型,然後在本地在設備端來進行運算——這則又是Apple設計軟硬件產品的隱私想法:能放在手機端,就沒必要放在雲端。

攝影風格是用戶能感知的功能之一攝影風格是用戶能感知的功能之一

從用戶能體驗到的新功能來說,本次iPhone 16 Pro的攝影風格,就來自是用到了機器學習的算法,去識別出照片當中拍攝的場景,識別出其中的一些語義的元素,比如說人的臉活光照的環境,然後它就會在相機當中去調整它的對對焦曝光白平衡等等,然後把它寫入到圖像處理管線當中。

總結:

自2007年開始,Apple用一塊電容屏幕取代了鍵盤手寫筆等設備,加上之後的應用生態,徹底改變了智能手機行業。一塊可以展示任何內容,作出無限種交互的屏幕,成了用戶和智能世界溝通的設備。

17年後,除了觸碰屏幕,人機交互的一部分或許會變成語音,甚至是設備對用戶意圖的理解而做出的主動反饋。這將是AI帶來的又一次交互變革,也被公認為將是人類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的變革。

iPhone+Apple Intelligence顯然也會是這一變革參與者+推進者,而這一切背後的驅動力,一直是A系列的自研芯片,自iPhone 4 和 A4,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