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觀察丨手機成熱門中秋禮品?報告顯示即時零售渠道激活3C數碼等多品類禮贈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你有送禮障礙嗎?禮物一般會選擇面對面送達還是通過配送平台送抵?9月24日,記者從餓了麼聯合尼爾森IQ共同發佈的《2024即時零售禮品消費洞察報告》中看到,相比送禮是傳統“人情往來”的需要,40%的受訪者認為送禮就是一種日常分享。隨著送禮行為的日常化,即時零售平台正在成為更多年輕消費者的送禮渠道,近七成受訪者表示曾在即時零售平台購買過禮品。

人們的送禮選擇也愈發多元。在剛過去的中秋團圓節,除了月餅、燕窩熱銷,以餓了麼平台為例,平台上遊戲機、手機、美妝飾品等多品類外賣量也較日常增長明顯。報告綜合尼爾森IQ消費者調研、即時零售平台消費者行為、典型案例分析等,剖析了當下即時零售禮贈場景下的增長潛力。

“日常分享”成為年輕人送禮首要目的

七成使用過即時零售平台送禮

相比送禮是傳統“人情往來”的需要,當下年輕人送禮的目的正在改變。尼爾森IQ今年8月調研數據顯示,40%的受訪者認為送禮就是一種日常分享,比例明顯超過人情往來、重要節日等選項。越來越多年輕人將送禮視為一種與身邊人的日常分享和情感交流,這種理念逐漸超越了傳統節慶的局限,滲透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比90、80後,00後群體整體更傾向認為送禮就是一種日常分享,而不是只有重要節日才能送禮。相比一、二線弱社交社會,三線城市的小鎮居民更在乎生活里高頻的小確幸。女性也比男性更偏好認為送禮就是一種日常分享。在日常送禮對象中,家人、伴侶和朋友位列前三。同時,也有25%的受訪者喜歡給自己送禮。其中,一線城市和00後最為偏好送禮給自己。

隨著送禮行為的日常化,消費者不再僅局限於固定時點和傳統購物渠道購買禮品,擁有便利性和時效性優勢的即時零售平台正在成為更多年輕消費者送禮的選擇渠道。據尼爾森IQ消費者調研,近七成受訪者表示曾在即時零售平台購買過禮品,56%表示使用過外賣軟件送禮。新鮮直送、指定時間準時送達和應對臨時緊急送禮是他們眼中即時零售平台購買禮品的主要優勢。

00後送禮偏好“同頻”

3C數碼、潮玩手辦等禮物外賣節日熱銷

據尼爾森IQ消費者調研,66%的受訪者認為送禮是為了維繫與他人的感情,46%的受訪者認為可以建立個人形象。通過精心挑選的禮物,不僅能夠傳達深厚的情感,還能在無形中樹立且強化個人的人設。送禮不僅是給予,也是自我表達與形象塑造的重要方式。

當被問及選購禮物最關注的因素,除了品質放心和體現心意,還有近三成受訪者認為禮品需要有寓意。尤其對00後群體來說,相比有檔次,他們更在乎禮品的寓意,例如符合諧音梗幽默的手辦潮玩價值不高但卻能博朋友一笑。在餓了麼等外賣平台上,消費者也更偏好為自己挑選禮物的悅己送禮和贈送同好共同喜歡的物品,可見犒賞和分享都要即時即刻。

伴隨送禮觀念的改變和供給的愈發豐富,人們在即時零售平台的送禮選擇也愈發多元化。除了傳統的鮮花,糖巧的甜蜜、個護美妝的關懷以及3C科技的炫酷,在元旦、婦女節等傳統節日紛紛躍然成為熱門選項。此外,年輕群體與一線城市男性鍾愛選擇潮玩手辦,而隨著年齡漸長,更多人傾向於選擇帶有健康屬性的禮物。

報告根據行為偏好將即時零售平台送禮典型人群分為體驗派P人、年輕潮流家、實用心意黨和日常關懷黨。在應急需求之外,年輕潮流家們喜歡上外賣平台剁手限定IP聯名送給朋友作為驚喜,年齡集中在25-45歲之間的日常關懷黨則喜歡為家人驚喜下單各類現做美食,分享好吃的也是一種愛。據餓了麼平台數據,以作為禮品的Apple各類產品為例,除了新品首發期間熱銷外,在新年、七夕、中秋等節日前後銷量也均達到高峰。今年iPhone系列上新撞上中秋,再度成為實用心意黨的選擇。

“即時零售平台的興起,不僅極大地滿足了現代人對於即時送禮時效性的需求,更通過豐富的場景化選項和個性化的推薦服務打開送禮社交新方式”,尼爾森IQ BASES創新中心北亞區負責人潘相傑表示,“品牌方、線下商超、即時零售平台等各方玩家為撬動生意增長,打造了多種新型營銷合作模式,一方面在即時零售平台創新玩法,提高轉化,另一方面突破壁壘跨界合作,擴大生態邊界,多重策略齊上陣,為激活禮品經濟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