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st 青龍百元耳機體驗:王者的門檻
Celest 青龍,最初給我的印像是:
「繼承了王者的氣質,有著四聖獸裡面最核心的名號,頂著百元定價的壓力做出來的一副不那麼入門的入門級耳機。」
和內構融為一體的機身,正面板上熟悉的藝術感,為了高度貼耳做出來的類定製設計,再加上高完成度的單元……
基本上,除去叫青龍但畫出一條西方龍的這個點,Celest 在青龍上呈現出了這個價位很難看到的完成度。
看到這裏,一直都已配置先行的我可能就會擺出一副無腦狗衝的模式。
但在用過一段時間之後,我的反應就好似《葉問 2》裡面洪師傅:
「冇咁容易嘅,葉師傅」
想要呈現出青龍這份超班參數對應出來的表現,似乎還有些門檻和難度。
…
Celest 給到的包裝相對簡單直接,一個附帶封套的紙盒,裡面就用兩組密實袋分別裝著耳機本體、耳機線和 Celest 定製的 221 人聲耳機套。
耳機套依舊有大中小三個尺寸,初次到手需要用家自行安裝。耳機音嘴較粗,第一次要把耳塞裝進去就真的有點難度。
Celest 這次沒有配專門的保護套,需要用到的話日常就用自帶的密實袋替代一下吧。
但…售價 168 的類定製入耳還要配袋子,雖然也有人這麼做,但好像…有點過分。(笑
線材有兩個版本可選,兩者線長都是 1.2m,接口也是 3.5mm,只是材質和處理方法有差別:
白色的版本是不帶耳麥的版本,線材是單支線徑為 1.8mm 的無氧銅鍍銀,導體芯數為 25 支 0.05mm,用平行並線的編法處理。
黑色線是帶了麥克風的版本,線材是單支線徑為 1.0mm 的無氧銅,導體芯數為 14 支 0.05mm,用四股麻花編織的編法處理。
考慮到我已經沒有了直連通話和錄音設備的需求,那就選了白色無麥克風的版本。
來到了機身,Celest 青龍採用高精度高精度 DLP 樹脂來做耳機腔體,面蓋則是採用符合 PVC 蓋板來裝飾板。
機身有藍、綠兩種配色,不同的配色對應著不同的面板。
藍色版本營造出銀河細砂流動的效果,是 Kinera 最熟悉的板斧。綠色的版本則是有細微條狀紋理的方塊,亮暗結合搭配光亮通透 DLP 樹脂的機身,質感足矣提升到接近千元的級別。
特別是在有適當反光的位置,那種渾然天成的一體質感,真心很討好眼睛。
當然,如果從品牌的熟悉程度和質感來說,我個人會更偏好藍色的版本。
但,就:
『樂享派對的活動,選綠色是常識吧(笑』
腔體是通過 3D 打印製作,耳機內側做出了較複雜的弧面,方便用家佩戴時可以更貼合耳機。
樹脂機身也足夠輕,戴著也很舒服。如果調準了耳塞尺寸,佩戴穩實之後,耳機能夠提供不錯的穩定性和隔音感。
「對,前提是要戴穩。」
內側弧面變複雜的確可以讓其變得更貼耳,但這也會讓公模的適配性降低。Celest 青龍用的也是深入耳設計,要是外耳適配不好,加上耳塞尺寸不適配的話,戴著戴著就會被耳塞擠出來。
我自己佩戴的時候就有這個感覺,甚至覺得為了佩戴穩定,並不能把平時常用的尺寸膠塞照按下來,帶不穩的話就要調調尺寸,不能偷懶。
不然耳機經常彈出來,你就會有種從人頭 mic 聽佩戴沒按緊的感覺。
音嘴上面有金屬面網,提供聲學功能的同時也可以有效阻隔耳垢。面網緊緊固定在出口,清潔時用力一點也沒有關係。
Celest 青龍用了標準的 0.78 2Pin 可換線設計,如果日後想換線或給耳機配一條 4.4mm 平衡線都很方便。
原線採用了無氧銅鍍銀的搭配,OFC 是目前最常見的線材材質了,鍍銀的可以幫助耳機呈現聲音的解析力。
線身比較柔軟,日常使用時用 MagSafe 等方法固定小尾巴的話,不容易觸發聽診器效應。
單元部分,Celest 青龍用上一枚 10mm LCP 液晶振膜動圈單元。Celest 表示這次用了液晶聚合物做出來一種新的高分子單元膜片,可以把振膜做得更輕更薄,響應可以更快,失真也可以更低一點。
事實上,Celest 青龍的聲音方向也是往著這個方向走的。
青龍給人整體感覺是聲音清爽,特別是在聲音乾淨的組合裡面這效果特為明顯。在一個乾淨的背景下面聲音很通透,聲音速度很快很精準,細節的邊角不硌手也有著清晰的刻畫。
人聲的發聲的位置和聽者很近,配合雲姨這種吸著氫氣唱歌的感覺會產生一種很微妙的埋身感。如果聽的不是 Studio Version,而是之前雲姨邊走邊唱的 Live 版本,那種實打實的現場會更有步步進逼的效果,更加上頭。
青龍的細節表現優勢能夠把歌手演繹時的「小動作」更好地刻畫出來,Live 版本的人聲會稍厚稍潤一點,Studio Version 的調音稍尖銳一些,這個對整體表現有影響,聽這個版本會更加分。
W4EX 本身給我的感覺就很細膩,搭配 TC09S 的話提升能量感的同時會讓高頻稍稍「惡」一點,但在青龍的配合下還沒有到「刺激」的程度。
這個時候我在換上 BA Emerald II 再聽一次,能量感保持的同時聲音會稍稍細膩一點,少一點「霸道」。
儘管我也算是 ddHiFi 的死忠,但在這個位置我還是更偏好 Emerald II。
最主要還是:
「當你用了 dd 的時候,那就加 dd 的聲音了,不受反駁」
(笑
剛剛漏了說,青龍的感覺其實和雲姨近期的歌有點相似,都像是吸了氫氣的類型。聲音除了通透乾淨之外還輕盈,配合 W4EX 和 Emerald II 的組合能夠很好把細膩和空氣感展示出來。
這個,也是它的風格,要死守的風格。
當我想要我平常聽那種非常傳統的流行味道時,會發現它其實不那麼容易兼容這個風格。
當然,如果要硬來的話確實可以在播放設備、線材等方面著手。
但,勉強也沒有幸福,如果越是要往不同的風格走的話,你會發現某部分在承擔 Debuff 的工作,那就沒癮了。
另外,青龍其實也不太適合配過於入門的設備。
儘管自帶 3.5mm 甚至是有耳麥的組合是很親民的設計,很適合用於各種電腦、手機、不帶解碼的轉接以及入門小尾巴、藍牙耳放上,但沒有足夠的控制力和聲音底層的質量,青龍也不會有好的表現。
總的來說,我會覺得 Celest 青龍是一款具備性能和門檻的高質入門級耳機。
自身有著高質感的外觀,聲音也可以算是有越級打怪的完成。
上乘的透明機身搭配 Kinera 在背後支援的製作工藝,青龍有著不屬於這個價位的外觀。飽滿盈澤通透的機身效果,就在視覺上講美學和質感,它就能夠在同價位乃至往上推進一兩個價格段的定位上,拿滿分。
聲音也一樣,新振膜帶來一種精準、輕盈且極具空氣感的聲音表現,在不到 200 元的定價上已經屬於超班之作,聲音細節的完成度要放到 4-500 元的耳機上也可以說是毫不失禮。
可能,這就是王者背後 Celest 的實力,也是他們夠膽用四聖獸之首「青龍」作命名的信心。
不管是垂涎它的外觀,還是想用一張紅票就瞭解進階靚聲傾向的用家,青龍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聖獸有著聖獸的能力,同時也有它的脾性。
更高貼合度的腔體設計需要更適合的耳朵來適配,聲音表現上有它信奉的主旨,想要從它手上獲得它的全力表現,就要跟著它的方向走。
另外,青龍還是會挑選自己的搭檔。
親民只留給了價格和接口,如果你想用一個簡單的轉接口就能夠讓它發揮 7-8 成的實力,那就太異想天開了。
撇出風格搭配,我在這次體驗裡面也只能搬出 W4EX 和 Emerald II 的頂配組合才能夠滿足聖獸大人的需求,似乎對於基建儲備不多的用戶,青龍的門檻還是會稍高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