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考不過包退”難兌現! 董事長被追債,“砍砍砍”求生 | BUG

文 | 新浪科技 張俊

“退錢!”

在中公教育董事長李永新的抖音賬號下,不少學員在評論區上演在線追債。

“不過包退”的協議班曾讓中公教育迅速擴張,但如今積壓的學員退費潮卻險些壓垮了這家企業。在黑貓投訴上,中公教育的累計投訴量已經超過13萬件,幾乎全部與“退費”相關。

財務危機之下,中公教育開始瘦身。繼2023年的大縮減之後,其今年上半年再次開啟裁員工、裁老師、關閉大量分支機構。半年來,中公教育的直營分支機構砍掉了63家,員工砍掉了1610人,研發人員砍掉了192人,授課老師也砍掉了642人。

另外,一直主打公考培訓的中公教育也謀求業務轉型押注AI,是救命稻草還是噱頭?

退費模式仍在引人入“坑”

資料顯示,中公教育的主要業務為職業教育培訓,包括公務員考試、教師資格考試、事業單位考試、考研等考試培訓服務。2019年底,中公教育成功借殼亞夏汽車登陸A股市場,成為“公考第一股”。

此前,中公教育通過協議班模式發展了大量學員。協議班模式即報名前雙方簽訂協議,向考生承諾“不過包退”,如果考試未通過或未被錄取,則退還部分或全額退還培訓費用。這種模式打消了學員報班時的心理顧慮,從而提高了參培率。

不過,協議班在幫助中公教育快速擴大規模的同時,也產生了負面作用。近年來,不少學員反饋,花費了數萬元報名費參加了協議班,但在考試未通過後卻申請退費無門。

新浪科技在黑貓投訴上看到,中公教育的累計投訴量高達13萬多件,大多數投訴均為逾期未退款問題。

一位用戶投訴稱,他於2022年4月15日與中公簽訂培訓服務協議,並繳納培訓費用29800元。協議承諾乙方考試不通過,甲方應在30—45個工作日內全額退款。2023年4月27日,該用戶向中公教育申請退款,客服說公司困難要求分期才可退款,2023年6月收到第一筆分期退款2980元後,賸餘的26820元至今還未退還,並已逾期16個多月。

更是有用戶投訴稱,中公教育工作人員還給出了各種花式退費方案。方案一:按年付。按照第一年20%、第二年20%、第三年30%、第四年30%;方案二:轉讓置換,學員朋友報課程,簽訂三方協議,進行置換;方案三:中公易課同等金額的會員儲蓄卡+同等金額的贈品實物抵退費,例如贈品床上用品,茶葉,酒等;方案四:如果自己願意繼續學習,可以轉今年的班次,其他課程也享受退轉優惠。總之就是,退費完全沒有保障。

對於中公教育出現的退費問題,中公教育董事長李永新此前曾在抖音直播間道歉,他表示,因自身決策與外部環境因素等,導致退費問題出現。“公司正通過加速收款、業務複蘇及融資等多渠道解決資金問題,給我們點時間,欠學生的每一分錢一定會還完。”

李永新也註冊了“中公李永新”的抖音賬號,頻頻更新公務員考試教程以及公司發展動態。不過在其視頻下,湧現出大量要求退費的學員,他們紛紛怒斥:“什麼時候退費?強行執行也一分未退!”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協議班出現了嚴重的退費問題,中公教育卻依然沒有完全下架該模式。中公網校客服向新浪科技表示,公務員考試培訓目前還有協議班可以報,如果考不過的話是有退費的,但具體的退費規則要看相應的課程設置。這意味著,還會不斷有新的學員入坑。

“砍砍砍”,裁員工、裁老師、關機構

中公教育陷入退費問題背後,還是由於出現了嚴重的財務危機。

其2023年年報顯示,實現營業收入30.86億元,同比下滑36.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09億元。從各項業務收入來看,也是全線下滑,公務員序列收入同比減少40.89%,事業單位序列收入同比減少54.83%,教師序列收入同比減少38.52%,綜合序列收入同比減少17.03%。

困境之下,中公教育不得不採取多種措施降本增效。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公教育直營分支機構總數為783個,同比2022年的1113個減少了330個,同比減少29.65%;公司員工人數11125人,減少50.89%;研發人員881人,減少47.99%;授課師資4565人,減少49.41%。

而今年上半年,中公教育的降本增效舉措依然在繼續。

根據其日前發佈的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中公教育上半年營收14.48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6.23%,對此半年報中解釋稱,營收減少主要系本期業務收款不及預期所致。

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中公教育繼續在各方面“砍砍砍”。直營分支機構數量從2023年末的783個縮減至720個,砍掉了63家;員工數量從11125人縮減至9515人,砍掉了1610人;研發人員數量從881人縮減至689人,砍掉了192人;授課師資人數從4565人縮減至3923人,砍掉了642人。

大量裁員確實取得了一些效果。今年上半年,中公教育的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9.51%,銷售

費用、管理費用及研發費用相比去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

雖然從各項業務收入來看,中公教育的表現依然不太理想,但由於營業成本的縮減,今年上半年中公教育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38%。

從2023年以及今年上半年來看,中公教育不再追求規模的擴張,而是聚焦成本管控,提升盈利能力。

坦言“亞曆山大”,AI能成救星?

值得注意的是,在退費問題愈演愈烈之下,中公教育開始謀求戰略和業務轉型。

日前,中公教育舉行發佈會,宣佈公司戰略升級,稱將由大型的多品類職業教育機構調整為就業與再就業服務提供商。中公教育董事長李永新也現身發佈會現場,他坦言,2020年以來的這四年,是中公教育最艱難的時候。

“中公教育是上萬人的企業,我們面臨的生存問題,牽涉到社會方方面面,確實壓力山大。”他說,自己也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個企業要回歸商業的本質,不能追求虛的東西,要永遠如履薄冰。

從此次中公教育宣佈的戰略轉型來看,其是希望擺脫考公的帽子,滿足更大的就業服務市場。“當前零散的就業服務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市場需求,系統化、一體化的就業服務才是未來趨勢。”

他給出的思路是,AI是撬動未來就業服務變化的一個重要支點。首先是在中公原有的渠道佈局基礎之上,建設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就業服務網絡平台提供就業的信息對接;其次是推出“AI+就業”服務平台,提供職業路徑規劃諮詢、成長藍圖、人才測評和精準就業與崗位推薦等服務。

不過目前來看,中公教育的轉型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公務員考試培訓依然是中公教育的營收支撐。其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該業務營收7.29億元,在中公教育總營收中占比高達50.34%。但尷尬的是,由於業務和人員縮減,中公教育在營收和利潤規模上已經被另外兩大公考培訓巨頭趕超——對比來看,中公教育上半年營收14.4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6億元;華圖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06億元,其中非學曆培訓業務貢獻了14.88億元收入,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2億元;粉筆上半年營收16.3億元,淨利潤2.78億元。

另一方面,中公教育公佈的就業與再就業服務提供商的定位,在具體業務模式上還有待探索。李永新押寶的AI能給中公教育的業務帶來多大的變革,依然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