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季度營收首超Tesla,比亞迪三季度量利齊增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宋豆豆 報導
10月30日晚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發佈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
報告期內,比亞迪實現營收2011.25億元,同比增長24.04%;歸母淨利潤116.07億元,同比增長11.47%,相較去年同期淨利潤增速(82.16%)有所放緩。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作為電動汽車公司季度營收首次超過Tesla,Tesla第三季度營收為251.8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00億元)。
今年1~9月,比亞迪共實現營收5022.51億元,同比增長18.94%;淨利潤252.38億元,同比增長18.12%。
營收、利潤增長背後,離不開比亞迪持續增長的銷量。今年1~9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售273.64萬輛,同比增長32.18%;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116.96萬輛,同比增長11.56%;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售156.69萬輛,同比增長53.33%。
此前有消息稱,比亞迪2024年的銷售目標為360萬輛,目前已完成該目標的76.33%,9月銷量突破40萬輛,四季度往往是汽車銷售旺季,照此來看,比亞迪有望超額完成全年銷量目標。
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傳統燃油車市場規模逐步縮小,龐大的傳統產能與逐步萎縮的燃油車市場矛盾帶來更激烈的價格戰。規模決定成本和企業生存狀態,多數廠商優先保份額,必然形成價格競爭的進一步加劇。
定價權是品牌最重要的資產,往往掌握在行業最大盈利者手中。今年開年以來,比亞迪祭出“電比油低”的戰略,主力車型悉數推出更便宜的榮耀版車型,以增配降價的方式開啟了一場話語權和定價權的爭奪拉鋸戰,最大降幅超過3萬元。
5月,比亞迪發佈第五代DM插電混動技術,秦L DM-i、海豹06 DM-i、宋L DM-i等多款搭載最新插混技術的車型上市,比亞迪再次將刀尖對準合資車企,試圖將其所占市場份額從40%擠壓至10%。
近日2025款比亞迪唐DM-i上市,售價區間為17.98萬元~20.78萬元,與榮耀版車型相比,頂配車型價格下調1.2萬元,其他同配置車型價格下調2000元。新車升級第5代DM混動技術,發動機和電機功率顯著提升,綜合油耗降至4.95L/100km,綜合續航達1150公里。
智能化下半場已來,車企紛紛加碼智能化,從開城大戰到有路就能開,從BEV+transformer到端到端大模型上車。曾經備受詬病的比亞迪在坐穩新能源汽車龍頭寶座後開始向智能化發起衝鋒,通過內部賽馬、封閉開發、供應商協作等方式加速智駕功能盡快上車。
據界面新聞報導,比亞迪“天狼”和“天璿”兩大智能駕駛自研團隊的部分成員在上海鬆江進行封閉開發近兩個月時間,目前兩大自研團隊規模已經達到了近800人。其中,天璿開發部基於508TOPS算力的雙Orin X芯片計算平台,主攻高階智駕功能,預計明年年中在豪華品牌仰望上首發;天狼團隊負責中低智駕功能落地,或將在今年11月取得成果。
比亞迪集團高級副總裁、汽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半夜經常接到董事長王傳福的電話,兩人交流主題不外乎一個——智能化,此前雙方聊的更多是動力技術。“比亞迪現在第一重視的就是智能化。”
據其透露,比亞迪希望在兩年內讓中端及大眾車型都用上高階智駕,甚至10萬元以下的車型都要有,“會自研,也會和供應商協同,誰做得好用誰”。
目前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域擁有超過4000人的團隊,僅軟件工程師就有3000人,據悉自動駕駛團隊一個月發工資就要10億元。從規模來看,比亞迪智駕團隊僅次於華為,後者2023年底的智駕團隊超過7000人,超過小鵬、極氪、蔚來、小米等智駕團隊規模。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比亞迪持續加碼智能駕駛,已自研車載計算平台,成立感知實驗室、研發端到端大模型,並自建超算中心,要將智能駕駛提升到比亞迪在三電領域相當水平。
行業中高階智駕功能正在向15萬元級車型普及,補齊智能化短板是比亞迪品牌向上的關鍵一步。今年9月比亞迪銷量首次突破40萬輛大關,達到41.94萬輛,但銷量集中在主打大眾化車型、20萬元以下的王朝網和海洋網上,二網銷量為40.15萬輛,佔比95.7%,中高端品牌騰勢、方程豹、仰望合資銷量1.6萬輛,佔比僅3.8%。
在比亞迪擁有定價權的20萬元以下市場,包括合資品牌在內的車企都在加大智能化投入,比如上汽大眾與大疆車載合作的智駕版車型已經向市場投放。亮眼的智能化對比亞迪拿下更多的中高端品牌市場、撬動更大的商業杠杆也不可或缺。
海外市場也成為比亞迪新的增長點。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表示,海外市場未來將在全球銷售中佔據較大比例,未來“近一半銷售”將來自海外。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比亞迪高管處瞭解到,比亞迪今年海外銷量目標為50萬輛。前九個月海外銷量為29萬輛,已完成該目標的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