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報名禁用海馬體照片 過度美顏是對真相的塗抹

作者/  IT時報記者  潘少穎

編輯/  王昕

誰能想到一張精緻的證件照也會衝上熱搜?原因竟然是「因為太美而被拒」。

近日,有網民發文稱2025年考研網上報名系統中,遼寧撫順招考辦報考點禁止使用海馬體照片作為準考證照片,頁面中明確表示:嚴禁化濃妝、修圖,禁止使用海馬體照片。

「考研報名禁用海馬體照片」話題發酵之後,海馬體的回應是,2025考研生如果使用海馬體拍攝的精緻證件照參與研究生報考遇到提交未通過的情況,海馬體照相館將再次為他(她)們提供原生版本,確保符合報考要求。

實際上,這並不是海馬體照片第一次「翻車」,有網民表示,高考報名時上傳了海馬體照片,導致人臉識別不通過,需要人工驗證並重新拍照;在辦理出入境證件時,海馬體或者經過其他美顏工具「P圖」的照片,在審核環節未必能通過。

之所以海馬體、天真藍這樣的精緻照相館一度被熱捧,是因為滿足了大眾對證件照品質的需求。過去,證件照往往被視為標準化的照片形式,只是生硬地記錄面容,毫無美感,而人們也不滿足於證件照上未經雕琢的自己,這些照相館恰恰能把普通證件照變美。

因為有了AI,海馬體、天真藍並不是終點,把自己「變美」有了更簡單的方式。上傳20張照,花9.9元,就可以擁有一張媲美海馬體級別的個人寫真,基本沒有操作難點。去年出現的現象級應用妙鴨相機正是通過AI技術,識別用戶的面部特徵、膚色、光影等細節,並根據個人喜好和風格偏好,智能生成個性化寫真照片。一時間,朋友圈里都是「妙鴨體」個人寫真照片和證件照。

看多了,感覺這些照片美則美矣,卻缺少了個性。

顏值經濟下,人們拍照的需求逐漸旺盛,有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寫真市場目標人群突破2億,越來越多人願意為個性化寫真買單,但也引發了對AI技術在證件照領域應用的深思。

除了AI處理過的證件照「不像我」,在一些嚴肅場合無法作為身份的有效驗證外,最突出的問題就是AI技術帶來的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的問題。在證件照拍攝和製作過程中,用戶的面部特徵、身份信息等敏感數據可能被採集和存儲。如果這些數據沒有得到妥善的保護和管理,就可能面臨泄露和濫用的風險。

妙鴨相機剛上線時,最初版本的用戶服務協議中寫明,用戶需授權妙鴨相機在全世界(包括元宇宙等虛擬空間)範圍內享有永久的、不可撤銷的、可轉讓的、可轉授權的、免費的和非獨家的許可,使得妙鴨相機可以以任何形式、任何媒體或技術(無論現在已知或以後開發)使用用戶的內容。

這樣的規定肯定會引來爭議,雖然之後妙鴨刪除了這些條款,並承諾「上傳的照片只會用於數字分身製作,不會提取也不會用於識別和其他用途,且分身製作完成後自動刪除」,但已經上傳照片的用戶真的能安心嗎?有後悔藥嗎?

現在回過頭來看,朋友圈里這些精緻的證件照、個人寫真照漸漸銷聲匿跡。如果沒有複購,沒有創新,沒有對用戶隱私的保護,當年那些現象級應用大多數難以逃脫曇花一現的命運。

說得感性一點,在這個現實與虛擬相互交織的時代,或許,在AI的介入下,照片已不再是單純為了留住某個珍貴瞬間而生,而是成為一種即時滿足的視覺消費品。

科幻作家特德·薑在其短篇小說《雙面真相》中,將記憶與真相的關係剖析得淋漓盡致,記憶是真相的複刻,還是一種編造?AI生成的照片,以驚人的精度模仿真實,但真的能承載自己的情感與記憶嗎?過度美顏無異於對客觀世界和記憶的篡改。

海馬體照片從流行到現在一定程度上被遺忘,這一過程就像一場關於美、真實與技術的探討和博弈。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拍一套美美的證件照或者寫真本身沒什麼,但技術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僭越的角色,它既是創造美的工具,也是引發爭議的源頭。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美的道路上,應保持理性和審慎,既不能因噎廢食,拒絕技術帶來的可能,也不盲目跟從,讓技術主導我們對美的判斷。

真實與美化之間總有一個平衡點,讓兩者和諧共生,記錄下生活最初的模樣。

排版/ 潘璐

圖片/ pixabay  微博 妙鴨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