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 爆單,小鵬重回第一梯隊穩了?

車市又多了一匹黑馬,小鵬 P7+上市 3 小時,不僅大定訂單超過 3 萬輛,打破了小鵬的所有歷史記錄,而且由於用戶買買買的熱情太高,還直接將小鵬服務器擠宕機了,隨後何小鵬也親自致歉。

大家對於 3 萬輛這個數字,可能沒有具體的概念,20 萬 – 30 萬級的純電轎車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銷量好的就那麼幾輛。

除了超級穩定的 Model 3,平均月銷萬輛左右的小米 SU7,及 7000 輛左右的漢 EV 和極氪 001,已經是佼佼者了。這麼看,小鵬 P7+ 應該算是完成了破局。

老狐覺得:小鵬 P7+ 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價格、續航和智駕三個維度。

同級競品的起售價通常在 20 萬以上,而小鵬 P7+ 的起售價為 18.68 萬,頂配也只有 21.88 萬元,購入門檻要低了一大截。同時,續航有 602km、710km、685km 三種規格可選,並沒有因為售價而縮水。

比較遺憾的是,沒有提供四驅版車型。

更有顛覆意義的是,小鵬 P7+ 搭載了全新的小鵬AI鷹眼視覺方案,不再區分 Pro 版和 Max 版,將全系標配圖靈 AI 高階智駕(NGP),覆蓋了城區和高速兩大場景,不需選裝、訂閱、付費。

直接將高階智駕的溢價打了下來,大家也可以發現,進入第四季度,端到端智駕幾乎是各家發佈的主題,但在實際使用層面,主流品牌的入門版車型,高階智駕通常僅支持高速場景。

城區場景則是高配車型的專屬,或需要選裝,想要解鎖全部功能,我們還需要訂閱付費或一次性買斷。

小鵬的新玩法還是很有勇氣的,也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好感。

當然,背後還是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畢竟取消了激光雷達改用純視覺,硬件就省了一筆。兩者的區別主要是探測能力,在雨霧等能見度低的天氣,純視覺方案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應付大多數的場景沒問題,後面老狐會單獨和大家討論一下。

其實除了爆單的小鵬 P7+,最近幾個月,小鵬的一系列動作,也讓老狐覺得,這位昔日的新勢力銷冠,越來越懂市場,也越來越知道消費者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了,技術與產品的有效結合,很有可能讓其重回第一梯隊。

小鵬 MONA M03 肯定是功臣,此前的幾個月,小鵬一直徘徊在月銷萬輛的生死線,直到這款定位親民車型的推出,小鵬已經連續月銷破 2 萬輛,和蔚來、極氪、小米共同把守著純電陣營的頭部位置。

獲得了銷量和關注度全面回升。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在車圈下半場的淘汰賽,只有跟上節奏,才能保證企業的良性運轉,相比之下,技術路線的堅持、先進程度及車型定位的高端低端,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不過,參考理想、問界的扭虧為盈和更大份額的銷量,小鵬還需要推出更多走量的車型,也終於要對增程式下手了。

小鵬剛剛發佈的鯤鵬超級電動體系,包含增程和純電兩個部分,其中,「鯤」代表超級增程系統,純電續航可達 430km,綜合續航 1400km,並配備 5C 超充,每秒充電超過 1 公里,電驅 CLTC 效率 93.5%。

老狐最近也和大家分享過許多次,今年新能源的高速增長,主要是混動車型推動的,在純電、插混和增程三大類別中,增程的銷量增速是最快的,除了特斯拉、長城和極氪等少數幾家,大部分的主流品牌都在加大投入力度。

小鵬這套增程的主要亮點就是純電續航,超 400km 的表現,基本看齊純電車型,相比目前市售的車型也幾乎翻倍了,在實際使用上可能會更有優勢。

增程動力的增程器不參與驅動,只是用來發電,電機才是驅動車輛的靈魂,為了降低使用成本,大多數小夥伴通常喜歡純電模式駕駛,油箱里的汽油大概率就是為了應急。

足夠充裕的純電續航,能夠降低充電次數及增程器的啟動頻率,便利性肯定會更好。

讓人浮想聯翩的還有「鯤鵬」這個名字,奇瑞很早之前就將發動機技術命名為「鯤鵬」動力,而新勢力的增程器往往需要第三方供應,撞名的巧合下,是不是也意味著小鵬的增程器,會來自奇瑞呢?

還有一種說法是,小鵬與大眾擁有深度合作,而大眾旗下的發動機型號更多,最近也開始佈局增程式動力,或許兩家將共同研發。

之前有媒體報導稱:小鵬的首款增程車型,會基於小鵬 G9 打造,售價 20 萬左右明年開賣。

老狐覺得: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畢竟理想和問界熱銷的也是中大型級別,目前小鵬 G9 的起售價為 26.39 萬元,增程版的門檻會比純電低,增程賽道又要繼續開捲了。

關鍵是小鵬的品牌形象、智能技術都不弱,會給理想、問界帶來更強的壓力。

從現階段的銷量構成看,除了 MONA M03 和 G6,G9、P7 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也是小鵬的發展潛力,最近 G6 的改款諜照也頻頻曝光,如果日後加入增程動力,很可能是 15 萬級的又一輛黑馬。

老狐也翻看了下網民的評論,小鵬在品牌、技術、價格體系的打造上,已經具備不錯的賣相,只要設計能夠從眾一些,大家的接受程度還會更高。

看起來也的確如此,小鵬還缺乏統一的家族化設計語言,在售車型的外觀風格差別較大,每次推出新車,消費者都需要時間適應。

另一方面,還有與大眾的合作,去年大眾斥資 7 億美元收購小鵬 4.99% 股份,雙方簽訂平台與軟件戰略技術合作聯合開發協議。

這個項目已經開始有收入了,第一季度小鵬服務及其他收入約為 10.0 億元,第二季度為 12.9 億元,在用技術換錢的同時,參考零跑與亞特蘭蒂斯的合作模式,未來進入海外市場,小鵬或許能具備更多的便利條件。

有意思的是,襯托李想此前傳統車企會加入增程的「神預言」,何小鵬也相當自信,在去年 G9 經歷失敗後,他曾表示「從 2024 年 3 季度到 2025 年,小鵬會進入超高速正循環」,如今也正在兌現。

簡單說,小鵬翻身破局的關鍵詞就是智駕和增程,當智能化的溢價能力被打破,我們普通消費者也會進一步體驗到科技平權、智能汽車的魅力,高階智駕的額外付費是否會成為歷史呢?

參考資料:

小鵬 P7+ 上市發佈會

編輯: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