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頂尖的省份,都升級了

一個省市的定位,決定了未來的發展空間。

自2019年「多規合一」體系實施以來,國家層面已批複28個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加上更早之前獲批的京滬兩地,共有30個省份獲批。

基於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產業結構、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階段的不同,各大省份分工有別,在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等方面都有明顯差別。

整體來看,北京、上海、廣東基本都立足於國家層面,江浙等發達地區承擔部分「國」字頭功能,其他地區多數著眼於區域層面。

河南、湖南、江西等立足於中部,山東、東北多以「東北亞」為關鍵詞,廣西、雲南則是「東盟」或「南亞東南亞」,山西、內蒙古、甘肅以能源為重心……

這其中,經濟大省最為突出。在經濟上被賦予勇挑大樑的重任,那麼在國家定位彙總,都有哪些分工?

粵蘇浙,國家定位有何不同?

先看廣東,既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先行地」,也是展現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區」。

高定位背後,是高增長、高質量發展的現實。

改革開放之前,廣東只是一個以農業為支柱的傳統省份,1978年GDP總量僅位居全國第五,不及上海、北京、遼寧、山東,只有香港的一半左右。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以「敢為天下先」的擔當「殺出一條血路」,拿下中國經濟、人口、工業、外貿、科創、財政、養老金第一大省之位。

可以說,沒有哪個地方比廣東更能彰顯改革開放創造的巨大奇蹟,也沒有誰能比廣東更能詮釋「始終走在前列」的內涵。

再看江蘇,地處「一帶一路」交彙點,肩負起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重大國家戰略,但並非主導者。

江蘇是中國經濟第二大省,素以區域均衡發展著稱,「十三太保」個個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不過,無論是長江經濟帶,還是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上海才是獨一無二的龍頭,江浙徽則是「各揚所長」的存在。

所以,規劃提出,「主動服務、積極支持上海發揮龍頭作用,充分集成江蘇優勢,加強與浙皖戰略協同」。

再看浙江,除了與江蘇相似的重大戰略交彙點之後,最顯眼的當屬「共同富裕示範區」。

浙江是中國經濟第四大省,人均GDP位居省域第三名,居民可支配收入位居省域第一名,人口增量連續兩年蟬聯全國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城鄉差距全國最小,各地市發展同樣相對均衡。

杭州、寧波都是副省級城市,形成了杭甬「雙城記」的格局,而溫州、紹興、嘉興等普通地級市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這些城市都以民營經濟發達著稱,也是「塊狀經濟」的探索者,大大小小的產業園、批發市場和特色產業集群不計其數。

因此,共同富裕示範區被浙江拿下,不是沒有理由的。

山東、河南、四川,各自擔起什麼重任?

山東,著眼的是北方,被賦予「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柱蠆式和重要的工業基地」的定位。

山東是中國經濟第三大省,也是北方經濟第一大省,目前GDP已經站上9萬億,到2025年有望邁上10萬億大關。

當前,南北差距取代東西差距,成為區域差距的焦點。而作為北方第一大省,山東肩負起新舊動能轉換、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任。

山東最大的優勢,一是重化工業規模龐大,新舊動能轉換空間巨大,堪稱北方最大的經濟壓艙石和工業增長極。

二是地處京津冀、長三角中間,與中部崛起、東北振興等區域毗鄰,屬於我國由南向北擴大開放、由東向西梯度發展的戰略節點,與周邊容易形成協同發展效應。

河南,著眼的是中部崛起,且有黃河流域國家戰略的加持,在國內大循環中有著重要地位。

河南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農業大省、文化大省、交通大省,區位優勢一流,勞動力優勢相對突出。

當前,「陸權複興」成為潮流,其背後一方面是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市市有機場、人工運河、中歐班列、航空物流樞紐等大基建的支撐,

另一方面則是國內大循環時代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帶來的助力。

河南,既是大國交通立交橋,又是戶籍人口第一大省,再加上中部崛起、黃河流域戰略的助力,在未來的新發展格局中搶得先機。

四川,立足於西岸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等戰略,且拿下迄今為止唯一的「戰略腹地」定位。

四川是西岸經濟第一大省,也是人口第一大省,無論農業、資源還是工業、科教都相對發達。

近年來,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中國城市群、大國綜合立體交通第四極,四川的地位也得到全面提升,被賦予一系列重磅戰略加持。

簡而言之,四川坐擁西岸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岸陸海新通道、國內大循環、國家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等戰略疊加優勢,地位可見一斑。

「國家戰略腹地」,究竟都有誰?

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加強關鍵產業備份,推進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中西岸地區轉移,堪稱近年來最受關注的國家戰略。

去年以來,包括四川、重慶、河南、湖北、湖南、貴州、廣西、陝西等地,或直接或間接,加入戰略腹地的競逐戰中。

不過,在國家層面批複的各地重要規劃中,只有四川被明確定性為「我國發展的戰略腹地」,可謂獨此一家。

事實上,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三線建設中,四川就是重鎮之一,拿下了當時1/3左右的投資,建成300多個以國防科技為主的企業單位和科研院所,奠定了深厚的工業基礎。

如今的四川,經濟總量、人口規模、工業總產值、科技創新水平全部躍居西岸地區首位,形成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等6個萬億級產業,具備承載重大生產力、關鍵產業備份的基礎。

因此,在最新規劃中,四川提出打造「國家戰略腹地核心承載區」,且明確以建設「穩定後方、服務全國的戰略安全保障區」為目標。

四川是典型的國家戰略腹地,但國家戰略腹地卻不是只有四川一家。

腹地,顧名思義,相對中心城市和前沿地區而言,有經濟腹地、人口腹地、產業腹地和國防腹地之說。

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沿海沿邊地區,都可視為腹地,廣大中西岸地區都在其列,但不是所有腹地都能稱得上戰略腹地。

根據《中西岸產業大轉移》一文,要想擔起戰略腹地的重任,必須在經濟、產業、區位、能源、人口等方面有著關鍵的一席之地,要麼資源豐富,要麼人口眾多,要麼產業基礎一流,能作為重大生產力的承載地。

在這方面,經濟實力較強、工業體系相對完善、創新要素聚集、交通區位一流且擁有超大規模優勢的四川、重慶、陝西、湖北、河南等地,都具有一定優勢。

需要說明的是,國家戰略腹地建設,不同於數十年前的三線建設,當時是基於備戰需要,訴諸的是東區和東北地區的產業大遷移,以靠山、分散、進洞為原則。

而這一輪的產業轉移並非強製性的,更多還是市場驅動的邏輯,只有一些關鍵產業存在國家佈局的傾斜因素。

因此,無論是將國家戰略腹地建設解讀為「新三線建設」,還是將戰略腹地局限於四川一省,都是有失偏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