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具身機器人團隊,連續獲億級融資

允小中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又一具身智能公司,對外官宣完成新融資——

戴盟機器人,港科大創業團隊,連續完成兩輪億元級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

短短一年時間,他們打造了具身智能「觸覺感知」技術,打造了全球唯一具備自主知識產權和量產能力的「毫米級厚度」視觸覺傳感器

在保證高解像度的基礎上,將傳感器厚度從釐米級縮小至毫米級,讓機器人的指尖能夠像人一樣精準感知三維力、滑動、紋理和軟硬度等多模態觸覺信息。

此次是由金鼎資本、國中資本、聯想創投以及頭部銀行系投資機構聯合投資,新股東陣容涵蓋了上市公司產業背景、國資背景、頭部CVC以及知名財務投資機構。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戴盟機器人視觸覺(光學式觸覺)傳感器、觸覺靈巧手以及含觸覺的多模態感知操作模型等產品與技術研發工作,加速其在戰略場景的落地應用,打造全球領先的精細操作智能體。

戴盟機器人

當前各種形態的機器人在日常任務中的表現仍不夠熟練和高效,成功率也不理想。儘管現有的 AI 可以處理一些特定的任務,但在面對複雜、多變的現實世界時,仍存在很多限制和挑戰。

目前用於訓練 AI 的環境感知數據主要依賴視覺,經過長時間探索,業內已達成共識:僅靠視覺感知不足以讓機器人準確理解物理世界並高效交互

視覺感知雖然在物體識別和環境理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顯——視覺感知易受遮擋影響,缺乏觸覺反饋的「上手操作」,現有的數據量級難以訓練出用於機器人的通用 AI。

戴盟機器人研發的具身智能「觸覺感知」突破性技術,能夠補足視覺感知的不足。

以人體感官系統為例,當我們抓取一個物體時,觸覺反饋幫助我們判斷物體的形狀、硬度以及是否需要調整抓取的力度,觸覺在理解物理世界過程中的功能是無可取代的。同樣,對於機器人而言,觸覺感知可以顯著增強其對物體和環境屬性的理解,幫助其迅速調整和應對,更精準地執行複雜操作。

為了捕捉到與人類觸覺感知相似的信息,戴盟機器人自主研發了一款多模態高解像度「視觸覺傳感器」

相比於其他方案(比如稀疏陣列的壓敏元件、單一應變片和稀疏陣列霍爾傳感器等),戴盟的視觸覺傳感技術突破性地實現了在1平方釐米的區域內佈置超過數萬個感知單元,能夠精準感知滑動、紋理和軟硬度等觸覺信息。

這些高度密集的感知單元使機器人能在複雜環境中精確感知接觸表面的微小變化。

面對光學式觸覺傳感器難以做小適配類人靈巧手的難題,戴盟通過光學技術,成功研發出全球首個毫米級厚度的視觸覺傳感器,在保證高解像度的基礎上,將傳感器厚度從幾釐米縮小至幾毫米,可以輕鬆將其部署在人類指尖大小的空間,此微型化設計極大地降低了靈巧手的手指厚度,提高了機器人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使其在執行精細任務時更加得心應手。

在此基礎之上,再結合高解像度觸覺數據,構建了含觸覺多模態操作模型,在視覺、語言、身體姿態等常規模態中,首次整合了觸覺模態信息,使機器人對周圍環境感知更全面,並實時生成更符合實際情況的反應動作,讓機器人能夠在複雜的任務中實現更高水平的決策能力和自主性。

高解像度觸覺通道使得戴盟可以用更少的數據來訓練機器人,還可以提供對接觸力、摩擦力以及物體材質等豐富信息的全面感知,讓機器人的動作更加精準、細緻、安全。

此外,觸覺的加入還增強了模型的推理能力,使得機器人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從而做出更準確的決策與操作,達到了「1+1>2」的協同效果。

據戴盟機器人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段江嘩博士介紹

觸覺的高價值不僅體現在執行動作上,更在機器人端到端模型學習和邏輯推理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推動了人形機器人在感知、推理和執行各個環節的全面優化,加入觸覺感知可顯著增加機器人完成任務的類型,提高成功率並降低數據需求。機器人在訓練過程中,當機器人達到同一個執行成功率時,含有觸覺操作模型所需數據量最低可達到純視覺方法的千分之一,相比於單一視覺感知模態,視覺+觸覺的多模態融合方案能夠帶來更高的訓練效率和成功率。」

此外,為了提升數據採集效率和質量,戴盟開發了一套高效、低成本的數據採集系統,採集了大量包含視覺、觸覺與動作的數據。

數據一旦豐富,就能讓模型學習訓練過程中接觸到更多樣的場景,提高了其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對新環境的適應性。

這種結合人類數據與仿真環境的迭代訓練模式,為未來具身智能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可能性——

這種具有多模態感知能力的機器人不僅適用於工業製造、醫療護理等領域,還可以在家政服務、危險環境探索等方面大顯身手。

目前,戴盟自主研發的觸覺傳感器、觸覺靈巧手以及含觸覺多模態操作模型等核心技術產品,已先行在生物醫藥、化工檢測等領域開啟商業化應用,未來戴盟還將持續探索含觸覺多模態操作模型智能體的研發。

來自港科大創業團隊

戴盟機器人的創始團隊,來自於香港科技大學。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王煜教授是國際知名的機器人和靈巧操作領域專家,專注於觸覺感知、仿生結構設計和機器人學習等前沿研究。

他是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以及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的會士,論文被引用超過2萬次,Google H指數達到73。

王煜教授曾在卡耐基梅隆大學、馬里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以及香港科技大學擔任講席教授,曆任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製造自動化技術委員會主席及頂級期刊IEEE T-ASE主編。

在創立公司之前,王煜教授是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的創始院長,目前擔任全球最大且最具權威的機器人學術組織——IEEE機器人與自動化學會(RAS)理事會成員。

此前,王煜教授曾提出「具身技能」與「技能複製」的概念,來區分機器人對物理世界更深刻的認知程度,凸顯出「觸覺」對精細操作機器人的重要意義。

除了看和聽,觸覺是機器人實現精確邏輯推理的核心信息源,是機器人從簡單的任務模仿,向類人智慧跨越的關鍵突破口。機器人要‘複製’人類應對複雜世界的技能,首先需要‘複製’人類認知複雜世界的方式。

而其創始人兼CEO段江嘩博士自2016年起便在中國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專注於機器人操作學習的研究。

他曾帶領團隊在世界機器人大賽和全球規模最大的機器人會議——IROS抓取操作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並作為創業團隊CTO榮獲清華大學清創集訓營冠軍。在公司全面運營之前,他就職於香港科技大學,從事結合視覺、力覺和觸覺的機器人操作算法研究。

至此,整個中國機器人創業版圖,又新增了一個港科大玩家。

過去談機器人產業發展,港科大始終是個繞不開的存在,尤其是在機器人領域「三無產品」賽道(無人機、無人船、無人配送)光芒奪目,產生了代表性公司如無人機—大疆,無人船—雲洲,無人配送—普渡,都很硬科技,也都很成功。

從最早大疆開始,越來越多港科大學者也入局創業。

比如像專注直驅型精準動力方案的「本末科技」;地面自動鋪磚服務機器人的「塑巢自動化」;致力於復合翼垂直起降無人機的研發與推廣的「靈遙機器人」……

如今,隨著港科大的創業軍團逐漸壯大,也將影響著整個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