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亞Z70 Ultra評測:影像實力超群,最激進的AI手機
2017年,蘋果發佈iPhone X,其關於前置攝像頭模組(Face ID)的設計也掀起了手機行業對「額頭」的討論。當時業內對手機額頭的處理方式可以分為三類:蘋果的劉海、三星的窄邊,以及擊敗了前兩者,成為如今主流方案的挖孔。
不過有這麼一家企業,卻一直在尋找真正的完美的全面屏解決方案,用絕無僅有的技術,打造沒有挖孔的全面屏智能手機。這種對「無孔」的堅持,也讓它最新的手機有著「反孔精英」的稱號。
那麼這款「反孔精英」——努比亞Z70 Ultra,用起來究竟怎麼樣呢?
按照慣例,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Z70 Ultra的配置信息:作為2024年下半年旗艦手機,Z70 Ultra採用了高通驍龍8至尊版(Snapdragon 8 Elite)移動平台,CPU採用全大核設計,最高主頻可以達到4.32GHz。內存方面,Z70 Ultra採用LPDDR5X+USF4.0的旗艦配置,提供12GB+256GB(4599元)、16GB+512GB(4999元)、16GB+1TB(5599元)、24GB+1TB(6299元)四種不同的配置。
作為手機的核心賣點(之一),Z70 Ultra採用了一塊6.85英吋1.5K高刷新AMOLED柔性直屏,解像度達到2688×1216。144Hz、10bits色深、2000nit峰值亮度這些旗艦屏幕應有的標準Z70 Ultra自然也一個不落。
其實小雷也不是第一次使用屏下攝像頭的手機,但和小雷過去體驗或長期使用的手機相比,Z70 Ultra屏下攝像頭的「偽裝」表現實在好太多了:
在Galaxy Fold 3上,屏下攝像頭的位置無論是解像度還是亮度,都和其它區域相差甚遠,在白色背景下甚至能「數像素」。但Z70 Ultra很顯然有備而來,無論在攝影棚的高功率補光燈,還是在澳門正午的豔陽下,Z70 Ultra的屏下攝像頭都難以察覺,這也是我心目中第一款能做到「滿分」的屏下攝像頭手機。
但問題是,剛剛提到,絕大多數消費者已經「預設」挖孔屏幕是一種正常的設計,頗有英文諺語「房間里的大象」(一種顯而易見但被大家有意迴避、選擇忽視的問題或現象)的意味。
這也意味著即使Z70 Ultra解決了攝像頭打孔的問題,但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屏幕挖孔與否其實沒有那麼重要——挖孔手機用了這麼多年,早就見怪不怪了,更不用說大家都開發出了欲蓋彌彰的「靈動島」。如果只有一個完整的屏幕,Z70 Ultra充其量也只是一台合格的旗艦手機,並不能在高度內卷的手機市場中脫穎而出。
幸運的是,Z70 Ultra的亮點並不只有屏下攝像頭這麼簡單。
隨手一拍,都是大片
作為手機市場中第一款標榜「拍星軌」的國產手機,Z70 Ultra在影像方面的堆料和算法一直都很有競爭力。在Z70 Ultra上,努比亞準備了堪稱豪華的相機系統。
Z70 Ultra主攝為50MP 35mm OIS相機,同時也還配備了可變光圈(f/1.59-f/4.0),為用戶帶來了極大的創作自由度。超廣角相機為50MP 13mm相機,採用f/2.0固定光圈設計,支持微距裁切。長焦相機為64MP潛望鏡相機,最近焦距等效70mm,支持光學防抖。屏下前置相機則為16MP廣角相機。
當然了,我也明白「好的參數」並不意味著「好的照片」,畢竟廠商公佈的樣張是一回事,我們能不能拍出一樣的照片是另一回事。不過對Z70 Ultra來說,這套出色的相機,並不僅僅「強在紙面上」。
即使只使用預設的全自動模式,Z70 Ultra的三個後置相機都有著相當不錯的畫質。得益於f/1.59的超大光圈,Z70 Ultra的主攝像頭有著極為自然的虛化效果,前後景都有豐富且符合光學特徵的自然虛化效果,不會像某些AI虛化一樣一眼假。
畫面邊緣位置的解像度也沒有明顯的下降,相信這也和可變光圈設計有一定關係。
儘管Z70 Ultra的微距相機由廣角裁切而來,但勝在中心區域畫質足夠穩定,50MP的畫面大小也允許後期二次裁切。64MP長焦相機也發揮穩定,只要現場光線不是太暗,銳度和色彩一致性都有所保證。順帶一提,在Z70 Ultra的相機設置中,我們可以關閉「低光照自動切換相機」功能,避免夜間使用長焦拍攝時,手機自動切換到主攝裁切,強製使用64MP潛望相機。
另外,Z70 Ultra也非常時尚地提供了人文模式,內置了多種討喜的色彩方案。
夜景也一直是努比亞的強項,即使是手持拍攝,Z70 Ultra也能拍出相當乾淨的畫面和利索的光軌,甚至星芒模式都能正常拍攝。
比肩專業相機的專業模式
在最初的計劃中,我關於Z70 Ultra相機的測試內容到這裏就結束了。用一句話來說,Z70 Ultra有著相當簡單、好用的相機。在豐富的模式支持下,即使隨手一拍,都能得到不錯的照片。
但很顯然,這種隨手拍只能體現出Z70 Ultra成片的「下限之高」,並不能體現出Z70 Ultra相機的「上限」在哪裡。想讓Z70 Ultra真正「大展身手」,我們還需要一些更專業的場景。
於是趁著週末,小雷帶著Z70 Ultra來到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的現場,這其實也是小雷第一次不帶相機看賽車。那麼Z70 Ultra的專業模式,又能否應對這種真正專業的挑戰呢?
在上半年的F1中國大獎賽中,某手機品牌展示了其強大的抓拍能力,在AI加持下這款手機能把時速250km的賽車拍得「紋絲不動」。但我並不喜歡這些照片,因為這些抓拍體現不出速度感。相比之下,賽車攝影師更喜歡所謂的「追焦」拍攝。而在澳門東望洋賽道,Z70 Ultra也用專業模式證明了自己。
專業模式下,Z70 Ultra不僅可以手動設置幾乎所有相機參數,同時還提供了獨立的對焦/曝光/白平衡鎖定,可以用「對焦陷阱」拍出清晰的照片,也能甩出相當出色的追焦效果。
主攝像頭的可變光圈設計,也能在不使用ND濾鏡的情況下,獲得足夠慢的快門速度。
即使在140mm長焦相機下,Z70 Ultra的拍攝效果同樣出色。可惜的是,Z70 Ultra長焦端進光量實在太高,即使將ISO調到最低,快門時間還是太短,要等天色稍暗才能甩出漂亮的鏡頭。
不過Z70 Ultra的相機也不是沒有短板。以小雷拍賽車的體驗為例,如果不使用專業模式,Z70 Ultra的後期處理會帶來相當嚴重的快門延遲,即使關閉AI處理也無法改善。這時拍出的照片完全不可用,也讓小雷失去了不少關鍵瞬間,所幸專業模式下沒有這個問題。
儘管如此,在我看來,Z70 Ultra依舊是我2024年用過的手機里相機表現最專業、最讓我滿意的手機。
可能是最激進的AI手機
既然提到了AI,這裏我還想說一下Z70 Ultra的AI表現。今時今日所有手機品牌都將AI視作頭等大事,就連蘋果也開始在畫AI大餅,試圖跟上行業動向。但在一眾AI手機品牌里,Z70 Ultra絕對是最「激進」的一個:
在主屏幕設置中,除了大家都有的平鋪、抽屜、純淨模式外,Z70 Ultra還提供了一個「未來模式」。在該模式下Z70 Ultra的「主屏幕」只剩下一個AI交互按鈕,按下或用語音激活就能利用AI完成複雜的用戶指令。
舉個例子,假設小雷明天要去深圳出差,我只需要對手機說「幫我買張明天廣州到深圳的高鐵票」,Z70 Ultra就會自動打開12306,找到班次列表,用語音問我有無具體時間要求,確定好需求後,它會把最終支付權交給用戶,手動確認支付即可完成訂票。
除了訂票,Z70 Ultra的星雲AI助手還可以替我盯股價、發小紅書、找照片、語音/屏幕翻譯……基本上主流的AI應該有的功能,Z70 Ultra都有提供。
其實,這個「未來模式」也是我認為Z70 Ultra在AI領域「激進」的核心原因。大多數手機都支持複雜AI任務,但考慮到那些「意外」情況,大多數手機都只敢把AI交互當成第二交互,第一交互方案依舊是用戶自己操作手機。但Z70 Ultra的未來模式,讓我們看到了AI當作手機的第一交互的可能。
必須承認的是,這個「未來模式」並未全能,在部分情況下,我們依舊需要上滑打開APP抽屜手動操作。但「未來模式」依舊展現了努比亞對AI時代手機交互的探索和思考。至少就像我之前體驗的飛利浦手機一樣,努比亞Z70 Ultra真的有在琢磨「AI時代,用戶需要怎樣的手機?」
光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努比亞跟那些用Beta系統畫餅的品牌「不是一路人」。
一款有個性的「反孔」手機
按照慣例,以下是按照雷科技評測模板對ROG 9 Pro體驗的總結:
優點:
優秀的無孔全面屏;
相當專業的相機拍攝能力;
出廠無廣告。
缺點:
非專業模式下快門延遲明顯,
物理相機鍵可能導致手機抖動。
在最開始,我對Z70 Ultra其實沒有太大期待,畢竟我對這款手機最初的印象只有「反孔精英」的設計。但作為「越用越驚喜」的代表,Z70 Ultra用出色的相機和AI體驗帶來了相當正面的體驗,也是今年為數不多讓我有「買下來」想法的手機。
事實上,除了剛剛提到的相機快門延遲,我對這款Z70 Ultra唯一的不滿只剩下手中這款的配色:中性的銀色邊框與米黃色後蓋的搭配在我看來實在有些突兀,不過還好Z70 Ultra還提供黑色後蓋。如果解決自動模式下快門延遲的問題,Z70 Ultra很可能會成為我今年最滿意的手機。
平心而論,Z70 Ultra並非完美,但它在相機、系統和細節(靜音撥杆、兩段式機械快門、初始化預設關閉廣告、IP68)上的處理足以打動我,讓我接受它的那些不完美。而且從過去一週內高頻的系統更新來看,努比亞確實也在積極解決問題。
如果你對手機「挖孔」屏幕不滿,又或者想體驗真正的「專業影像」,那努比亞Z70 Ultra很可能就是你苦苦等待的「終極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