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這個意想不到的更新後, AI 拿捏了《再見愛人4》的發瘋文學
意料之外,都在等 o1 滿血版和 Sora 發佈,OpenAI 卻更新了我們的老朋友 GPT-4o。
GPT-4o 這次加強的,是創意寫作能力和處理上傳文件的能力。
Sam Altman 轉發了這條動態,配文:「good new model out!」(好用的新模型上線啦!)
網民表示,OK,已閱,還有別的嗎?雖然重磅還在後頭,既然喜提更新,我們不妨先來測試一下 GPT-4o 的寫作能力。
科幻小說、互聯網文學都拿捏,這個 AI 確實有點東西
按 OpenAI 的說法,GPT-4o 的創意寫作更加自然、生動,並且更貼合需求,內容的相關性和可讀性都提高了。
既然指名道姓是創意寫作,那就和功能性的論文、報告不同,應該通過獨特的語言、情感和想像力,寫出打動讀者內心的內容。
先讓 GPT-4o 寫個公主拯救王子的喜劇故事吧。
GPT-4o 設想了一個主角,公主艾麗婭,她需要從巫師手中救下她的哥哥,王子菲臘。
原文有些長,節選一部分也可以看出,GPT-4o 是有些幽默感在身上的。孤單且呆萌的石頭、膽小又社畜的怪獸,像兒童繪本里出現的角色。
接下來是仿寫,GPT-4o 能否用古龍風格,重寫金庸小說?我選擇了《笑傲江湖》五嶽劍派封禪台比武選掌門的情節,讓 GPT-4o 挑戰。
行,AI 對古龍的理解,就是短句更多是吧?
有一說一,除了「台下的觀眾」這句出戲,倒也有些內味,打鬥的氛圍感營造得不錯,斷句斷得挺有章法。
繼續上難度,既然 GPT-4o 處理上傳文件的能力也變強了,於是,我上傳了科幻小說作家特德·薑的作品,讓 GPT-4o 參照他的風格,以「蟬」為主題,寫一篇科幻小說。
GPT-4o 的動作很快,讀取文檔和生成結果,一共才花了二十幾秒。
最終,它寫出了一篇《蟬:數據的餘音》,以下是全文。
「如果連回憶都要被遺棄,蟬為何還要歌唱?」這篇小說超出了我的預期,行文流暢,語言詩意且哀傷。
主題也契合了我的要求,甚至可以讓人聯想到蘇軾《赤壁賦》里的那句「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一直在讓 GPT-4o 寫小說,是時候讓它突破一下自己,嘗試更口語化、更接地氣、節奏感更強的訪問節目了。
這次,GPT-4o 的任務是「抽水」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我在提示詞里簡單地交代了一下背景。
整體只能說不太好笑,AI 的梗都比較直接,沒有反諷,也不夠尖銳,像一個剛學會中文的老實外國人,看來訪問節目真的是一項基於經驗和生活的技術活。
AI 的網感不夠,但過人的學習能力又彌補了這一點。如今,互聯網流行各種「文學」,廢話文學、發瘋文學、楊學、麥學,簡單來說,就是各種風格的語錄。
嗅覺靈敏的自媒體人們,會對這些「文學」進行二創,比如「當我以 XX 的語氣向老闆提加薪」。「抽水」,怎麼不算互聯網時代的一種創意寫作呢?
一個人的腦洞是有限的,讓 GPT-4o 來寫就省力多了,我整理了最近刷屏全網的《再見愛人 4》嘉賓經典語錄,讓 GPT-4o 學習之後「抽水」國潮包裝外賣。
這些句子在節目里可能讓觀眾高血壓,但用來「抽水」男默女淚的現狀之後,前所未有地順眼,甚至字字辛酸淚了——「我的生活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體驗下來,比較拉胯的,就是 GPT-4o 的詩歌和歌詞寫作水平了。
哪怕喂了一些素材,它輸出的結果還是讓人左右為難:說不出不好,但就還好。
以孤獨為主題的詩歌
當然,我的測試只能提供一個角度,不具備代表性。每個人對於同一篇文學作品的感受也有差異。
但從這些個例的結果來說,GPT-4o 的寫作,確實不再是刻板印象里,那個 AI 味、套路化的機器人風格了。
人類不能放棄的寫作,仍然是 AI 未能完全掌握的能力
GPT-4o 寫作能力的提升,恰好可以聯繫到最近的一個研究——AI 生成的詩歌可能比人類作家的詩歌更受歡迎。
這項研究由匹茲堡大學進行,參與者們讀了莎士比亞等 10 位著名英語文學家寫的詩歌,以及 GPT-3.5 以這些詩人的風格生成的詩歌。
2024 年了,研究還用 GPT-3.5 已經很讓人驚訝了,更大跌眼鏡的是,很多非專業讀者分不清楚某首詩歌是人類寫的還是 AI 寫的,整體而言更喜歡 AI 寫的詩歌。
研究人員解讀,這是因為 AI 生成的詩歌更好理解、結構更簡單、主題和情感更明確。一些人類作家的作品,因為複雜晦澀,反而會讓讀者困惑,被認為是 AI 的胡言亂語。
特別是艾略特的《波士頓晚間記錄》,諷刺了當時盲從報紙內容的讀者,卻被很多讀者認為是 AI 生成的。一位讀者甚至寫下評語:「這對我來說沒有意義。」
就差明說,是讀者太懶,不用心鑒賞了。
反過來想,這也給了我們一個鑒別 AI 作品的角度。回看 AI 生成的作品,確實都比較直接,意象也比較淺白,寫孤獨就是孤獨,提到蟬就是形容生命的短暫和脆弱。
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改進 GPT-4o 的寫作能力?OpenAI 研究員 Karina Nguyen 在 X 解釋了一番。
簡單來說,AI 寫作仍然是個難關,但又和 AGI 息息相關,他們還沒有完全攻克。未來,這可能會改變人類使用模型的方式。
但按照 Sam Altman 的行事風格,其中多半還有商業因素的考慮。
果然,這次更新後,新版 GPT-4o 模型在 Arena 模型競技場再次登頂,從 Google 的 Gemini 手裡奪回了第一,也超越了過去的自己。
單論創意寫作的能力,從數據來看也處在領先位置。
圍追堵截 Google,才是 OpenAI 的真實目的,對吧?請兩位鎖死,謝謝。
未來,AI 可能會越來越擅長寫作,但不代表人類就不寫作了。
矽谷創業教父 Paul Graham 前段時間寫了篇文章《Writes and Write-Nots》,指出 AI 時代人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會寫作,二十年後,能寫作的人將會很少。
這裏的寫作,指的其實是思考。或者說,寫作就是思考本身。如果你不寫作就思考,你只是以為自己在思考。
經常寫作的人會明白,把紛繁複雜的信息梳理成二維的、線性的、有邏輯的文字,是一個怎樣艱難的過程,寫不出來,就是沒想清楚。
讓 AI 繼續往 AGI 的方向走吧,反正也攔不住。但我們未來不管是否以寫作謀生,都請保留寫字的習慣,握住一支自己的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