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未來AI,科幻可以做些什麼?
在實際研究領域中,AI與機器人的概念有所區別——AI是通過模擬和模仿人類智能的方法來實現機器的智能行為的科技領域,並不一定有機器人身體,而機器人是可以感知環境、運動和執行任務的自主機械設備或系統。但在科幻作品中,兩者往往緊密交織,難以割裂,使得我們在討論科幻中的AI或人工智能時,往往會聯想到科幻作品中著名的機器人形象,如天網、R2-D2等。將兩者連接起來,機器人可以被視為一種外在實體形象,而人工智能則是賦予這些形象以內在靈魂或意識的關鍵。
科幻對機器人或AI形象想像由來已久,早在這兩個術語誕生之前,人類就已經有了關於人造的智能機器的想像。例如,古希臘神話中的塔洛斯被認為是人類最早想像出來的機器人形象。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列子·湯問》中記載的偃師獻技的故事,展示了用木頭、皮筋等小工具製造能夠模擬人類的人偶。其他國家或文化也存在著類似的想像。
進入科幻領域後,人們對AI有了更多的新想像,湧現出許多標誌性的科幻AI或機器人形象,如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2001太空漫遊》中的HAL 9000以及《終結者》系列等作品。近二十餘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研究進入新階段,人們的想像從早期的、遠距離的、不可知其來源的智能形式,轉向了更為貼近現實的近景式想像,如《HER》和《黑鏡》等作品。
近期中國科幻中AI敘事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學習算法在科幻作品中的廣泛應用。過去科幻作品中對機器人或人工智能如何覺醒並獲得意識語焉不詳,但隨著人工智能研究從符號主義過渡到連接主義,神經網絡和學習算法成為主流,科幻作家開始用學習算法賦予人工智能以靈魂。以「偃師造人」的科幻重述為例,過去的作品未能清晰表明木偶如何獲得智能,但是在慕明的《鑄夢》中,清晰地說明了青銅造的人物如何通過學習,錯者罰一,對者賞一,進而獲得智能。這種引入學習算法的做法提高了人工智能形象的可信度。
二是從遠景到近景的過渡。作者們傾向於聚焦於近未來背景下全面滲透到生活的AI所產生的情感、倫理以及道德方面的衝突與矛盾,更具現實意義。一些新的科幻作品,如《機器之門》等,將預言時間設定在更近未來的時間段,更多關注當下時段人類與AI相互交互的過程。
科幻想像的現實影響
關於科幻想像對現實世界的影響,可以從對科研和科技創新的影響以及對大眾的影響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首先是對科研和科技創新的影響。許多科研工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靈感來源於科幻作品,儘管這隻能算軼事證據,但我們能從文獻當中找到相關的綜合性證據。比如一篇論文通過檢索相關文獻,考察了在機器人研究領域的論文中提及科幻作品中機器人形象的頻率。
結果顯示,諸如《機器人總動員》中的機器人形象等,頻繁出現在學術論文中,成為科研人員引用的對象。這些科研工作者在撰寫嚴肅的學術論文時提及科幻機器人形象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原因是表達個人研究靈感的來源,即表明自己的研究受到了特定科幻作品中機器人或AI形象的啟發。此外,科研工作者也常用科幻中的機器人形象作為一種溝通工具,幫助自己與讀者之間建立更有效的交流。
其次是對大眾的影響。調研顯示,大眾對娛樂媒體中AI的看法與他們對現實中AI的看法之間存在顯著關係,大眾在娛樂媒體中形成的對AI或機器人的印象,會帶入到現實中,影響他們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態度或信念。儘管流行媒體中許多AI形象呈現負面色彩,但大眾具備一定的分辨能力,會先區分科幻作品中的AI或機器人是接近現實還是純屬虛構。當大眾判斷某一科幻作品中關於AI或機器人的描述較為現實時,他們更傾向於接受這些形象。
研究中列出了三個被認為現實度評分最高的作品:《黑鏡》、《HER》和《我,機器人》,其中《黑鏡》與《HER》,54%以上的人認為更具有現實度。對於這些AI形象,大眾的態度呈現出混合的特點:既有正面評價,也有負面看法,同時感到與自身息息相關。這一發現揭示了人們如何吸收流行媒體科幻作品中的人工智能形象,並將其轉化為對當前AI發展趨勢的印象。
科幻中的AI形象
這部分介紹兩個定量分析研究。首先是慶應義塾大學科幻研究和發展中心主任、日本科幻作家協會主席大澤博隆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收集了115部科幻作品中的AI/機器人形象,提取20個指標編碼賦值,選取其中11個指標進行主成分聚類分析,最終將115個機器人形象分為四大類:機器類型AI、人類類型AI、助手類型AI與基礎設施類型AI,這些類別能夠涵蓋大多數科幻作品中的AI或機器人形象。
另一項研究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科學與想像力中心,他們從近20年的科幻年選中抽取了98篇AI相關短篇小說,對每篇故事進行編碼賦值,其中有2個重要結論:一是52%的小說描繪了通用型人工智能,科幻作家傾向於創作具有人類或超越人類的智能,有個性、動機、主體性的AI形象以推動故事情節發展;二是72%的小說將AI描繪成有害或帶有負面後果的形象,這種設定不僅服務於敘事需求,同時也體現了科幻作者對AI發展潛在風險的警示性思考。
AI形象反映的深層需求
為了探討科幻作品中AI形象的形成原因,我們可以從人類的需求層次角度出發,分析為何70%以上的AI形像在科幻作品中帶有負面效果。
-
生存需求
生存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人們期望AI技術能夠帶來生存優勢,但同時又擔心「未對齊」的AI帶來的生存性危機,這種對技術失控的擔憂,可以看作是「科蘭肯史丹情結」在現代社會的延續。
風險可分為兩類:一是決定性的風險,表現為突然爆發的AI末日,如《終結者》(天網)和《黑客帝國》(矩陣)中AI突然覺醒並與人類發生戰爭,最終可能導致人類滅亡。二是積累性的風險,表現為連鎖反應式的溫柔末世,例如《機器人總動員》中,雖然表面是溫馨的機器人與人類共處,但實際上是環境惡化和AI侵襲導致的連鎖反應,最終使地球變成一片荒漠。
-
安全需求
在生存需求之上,人類追求安全。AI可能對人的安全構成多種威脅,如取代工作、隱私侵犯、信任侵蝕(AI換臉)、系統錯誤等。許多科幻故事聚焦於這些安全威脅,反映出當下大眾對AI發展的主要焦慮。這種焦慮的根源在於AI帶來的快速變化導致了掌控感的喪失,人們無法用傳統的社會和發展模式來應對AI時代的挑戰。
-
愛與情感需求
第三層為愛與情感。無論是作為個體還是作為種族,人類本質上是孤獨的,當情感機器人被創造出來後,人類是否終結了個體和種群意義上的孤獨感?有研究表明,當人類對機器人產生某種厭棄感時,像《機器人與科蘭克》這種溫情脈脈的治癒系科幻片能夠很容易激發人類對機器人的共情。這也揭示出人的愛與情感可能被機器人影響甚至「劫持」的故事走向。
-
公平需求
第四層為公平與正義。人們希望通過純粹理性的工具實現長久以來的公平需求,AI能否幫助人類實現公平與正義?同時,將公平理念賦予機器人也成為了許多科幻故事的主題,如《底特律:變人》中,仿生人爭取人權的故事。
-
自我實現需求
人類最高層次的需求是自我實現。在AI時代,我們是否能夠利用這些工具更好地實現自我,還是會被邊緣化成為「無用階層」?這是科幻作品中兩種不同的展望,如伊恩·賓士的《文明》系列,描繪了一個由無政府主義AI管理的社會,人們可以自由地追求自我實現。然而,即使在這種理想化的設定下,仍有許多人無法滿足自我實現的需求。
結論與啟示
有關AI和機器人,科幻所擅長的是通過新鮮創意啟發研究者和創新者、為抽像的概念描繪場景細節、通過衝突描寫提供警示信息、通過大眾傳播促進公眾參與和對話。然而,科幻也有其局限性,無法提供準確的科技知識,無法做出可靠的科技和社會預測,也無法提供有效的商業創新設計。科幻中的AI形像有多種類型和麵向,不能把這些想像與實際AI發展劃等號。
科幻中AI的負面形象與人類的需求層次密切相關,最直接的根源是人們對生存、安全、情感、公平和自我實現等底層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的恐懼。在AI時代,如何更好地實現這些需求成為核心問題。科幻提出了這些問題,但實際解決它們則是一項巨大挑戰。
因此,對研究者、創新者、政策製定者而言,需要回到人的需求層面,思考發展AI對於這些底層需求的作用是什麼,同時將科幻作為與公眾交流的工具和平台;對大眾而言,通過閱讀和創作科幻作品,表達和理解自己的需求,為未來的多種可能性做好準備。
未來具有101種可能,當你讀完科幻作品後,你將準備好面對任何變化,擁抱AI時代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參考資料:
[1]Omar Mubin,Kewal Wadibhasme,Philipp Jordan,and Mohammad Obaid.2019.Reflecting on the Presence of Science Fiction Robots in Computing Literature.ACM Trans.Hum.-Robot Interact.8,1,Article 5(March 2019),25 pages.DOI:https://doi.org/10.1145/3303706
[2]Hudson,A.D.,Finn,E.&Wylie,R.What can science fiction tell us about the futur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licy?.AI&Soc 38,197–211(2023).https://doi.org/10.1007/s00146-021-01273-2
[3]Osawa,H.,Miyamoto,D.,Hase,S.et al.Vis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s in Science Fiction:a computational analysis.Int J of Soc Robotics 14,2123–2133(2022).https://doi.org/10.1007/s12369-022-00876-z
[4Nader,K.,Toprac,P.,Scott,S.et al.Public understanding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rough entertainment media.AI&Soc 39,713–726(2024).https://doi.org/10.1007/s00146-022-0142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