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禕入選世界互聯網大會首屆人工智能專委會主任委員 未來圍繞這三方面展開工作
封面新聞記者 雷強
在日前舉辦的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世界互聯網大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在浙江烏鎮召開。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入選世界互聯網大會第一屆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人工智能專委會”)主任委員,將與其他委員、專家、學者等共同圍繞人工智能標準製定、國際治理、產業生態等方面深入開展工作,促進全球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為人工智能營造良好的產業創新生態。
據瞭解,人工智能專委會是世界互聯網大會設立的首個專業性、常態化分支機構,第一屆成員共170餘人,彙集了來自人工智能領域國際組織、知名智庫、科研院所、專業協會及產業界的權威專家和專業人才。其中主任委員6人,周鴻禕是唯一一名以企業家身份入選的主任委員。
在入選世界互聯網大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後,360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諸多探索、實踐以及行業資源,是否會引入到委員會的工作中?對於未來人工智能人才的培養,又有哪些建議?11月22日,周鴻禕接受了封面新聞專訪。
開啟合作
互相借鑒治理經驗和智慧
對於此次入選,周鴻禕表示,自己很高興可以與全球著名人工智能專家、學者一同參與人工智能標準製定、技術創新和國際治理等工作中。
“我很樂於分享公司在AI領域的研究成果和資源。”周鴻禕提到,360一直與第三方機構、高校與企業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他舉例說到,去年6月,由360與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雲大所發起成立GPT產業聯盟,發佈了360企業級AI大模型戰略,並宣佈360智腦API平台正式開放,率先為20個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周鴻禕表示,未來將圍繞三個方面展開委員會的工作:首先,機構、院校間合作,從我對AI行業的理解、知識和影響力的角度出發,與機構、院校、國際組織等合作,積極參與國際AI科普、創新創業講座等活動,助力培養、選拔AI行業的優秀人才,同時與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專家、學者一同參與人工智能標準製定、技術創新和國際治理等工作中。
其次,企業、行業間合作,與企業、研究機構等共享開發及訓練成果,發揮360在專家大模型、專業大模型、企業大模型、行業大模型方面的優勢,為各行各業提供適合自己專業場景的解決方案;最後,AI安全領域合作,通過360安全大模型等在AI安全方面的積累,與國際機構、企業等共享AI領域威脅情報和防禦技術,互相借鑒治理的經驗和智慧,不斷優化各自的治理方式,攜手構建國際安全防線。
談及未來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培養,周鴻禕也提出的他的看法。AI已經成為打造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也成為人類最好的工具。無論是提高個人工作效率,促進企業降本增效;還是賦能傳統企業“數轉智改”,重塑各行各業;或是賦能自動駕駛、具身智能等新興產業,都體現出AI已經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分別頒給了AI科學家,說明AI的影響範疇已經擴大到了基礎科學,將徹底改變科學研究的方式和成果。
培養通識人才
重視跨界跨學科研究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AI人才的培養變得至關重要。對於人才的培養周鴻禕建議到:培養通識人才,也就是進行人工智能科普。因為無論是文科、理科還是生物化學,未來日常工作到科學研究都離不開對人工智能基本框架的理解,這個層面不需要知道人工智能是怎麼做的,不需要知道“How”,只需要知道人工智能是什麼(What),知道我們為什麼要用人工智能,把它作為工具用好就可以。
培養大模型訓練師。對於企業而言,當前需要更多的不是做大模型的專家,而是訓練大模型的專家,需要根據企業的業務場景和具體需求對大模型進行訓練。其中還涉及到大量文檔的整理工作,在這方面文科生可能比理科生更有優勢。
“儘管AI涉及多個領域,但仍然建議年輕人選擇計算機科學作為首選專業,因為AI的底層是軟件,一切皆可編程,軟件正在改變世界。”周鴻禕表示,人工智能還和生物專業密切相關,因為目前人工智能還是在學習和模擬大腦工作方式的過程,需要計算機科學與生物學的深入理解相結合進行跨界研究,才能促進人工智能更多的發展。而今年諾貝爾化學、物理學獎頒發給AI科學家同樣證明了跨界、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
最後,周鴻禕表示,在前段時間,他被西安交通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將會通過開辦AI科普大講堂、創新創業講座等形式,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範式,攜手共育拔尖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