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漢服有“顏值”更有“產值”?這場產業對話為成都漢服及文旅發展建言獻策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近年來,一股“漢服熱”席捲全國。在這一熱潮下,成都如何搶抓機遇,深耕漢服文化產業,打造城市嶄新名片?

11月23日,以“天下友聚龍門陣 共話漢服”為主題的第三屆“衣起錦官城”(成都)漢服周蜀山論在文殊坊—蜀藝劇院舉行。全國文旅重點城市產業實操大咖現場開麥,以實操經驗和深度思考建策建言成都漢服及文旅發展;十年以上的漢服社團主理人,探討診脈漢服生存發展問題。

主咖開麥

為成都“漢服熱”再添一把火

漢服產業與城市文旅有著極高的天然的融合度。在主咖開麥環節,來自洛陽、西安、北京、杭州四個城市的嘉賓,分享了各自城市的漢服文化與城市文旅融合發展的經驗,為成都的“漢服熱”再添一把火,讓漢服不僅有“顏值”更有“產值”。

作為“十三朝古都”,洛陽正依託“漢服經濟”,激活文旅融合一池春水。洛陽漢服協會會長、神都漢服品牌創始人黃筱峰(久美),以《漢服之都:城市文化名片打造的經驗分享與建議》為主題,帶來了精彩分享。黃筱峰表示,“在洛陽,漢服熱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而且正在變成一個旅遊和產業發展的切入點,帶動旅遊消費乃至生產製造行業,發生以點帶面的鏈式反應。成都提出了打造漢服之都的目標,洛陽也提出過類似的理念。在漢服發展的康莊大道上,需要成都、洛陽等更多的城市一起相互守望、相互溫暖、相互提攜。”

和洛陽一樣,西安的歷史底蘊也與漢服文化相得益彰。走在熱門景區,“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貴妃”已成常態。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漢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安知行格傳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莉娟(雲娘),以光影之美為切入點, 帶來了主題為《西安漢服旅拍與城市文化推廣的結合》的分享。吳莉娟表示,漢服旅拍在西安的普及,極大推動了西安文化旅遊業的發展。應避免將其僅僅作為一種商業化和娛樂化的工具,漢服旅拍才能真正發揮其在城市文化推廣中的重要作用,為遊客帶來更深層次的文化體驗和價值觀念的碰撞。

北京、成都都是歷史文化名城,如何以漢服為媒,加強城市之間的聯動?北京十三陵明文化節發起人兼導演、《封神三部曲》禮儀指導吉恩煦,帶來了《弟慕兄恭 成都聯動北京明文化節的可能性探討》。吉恩煦表示,通過借鑒北京明文化節的優秀經驗,並結合成都的明代文化遺產,我們可以打造一場獨具特色的文化盛宴,讓更多人瞭解和喜愛明代文化,為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貢獻力量。

蘇杭之地,不僅以佳人輩出而聞名遐邇,更是自古以來中國紡織業的璀璨明珠,盛產綾羅綢緞,織就了無數錦繡華章。中國妝束複原團隊創始人及負責人、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遺館)漢服文化體驗中心首席顧問杜峻(寒音館主),以 《裝束複原如何賦能文旅產業發展》為主題,分享了他的見解與感悟。杜峻表示,“當前,熱門歷史文化名城的漢服租售店、旅拍店、體驗店、妝造店的漢服服飾版型、風格各異,質量、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我們將不斷推出更多的複原新作(複原服飾、複原首飾、複原配飾、複原妝造),希望對漢服產業發展有益,促進文旅產業的發展。”

漢服複興

原生力量的強大是最佳途徑

漢服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各地漢服社團的推動。社團的可持續發展一直是眾多社長們共同關注的焦點與挑戰。

綿陽蔓草漢文化社負責人、綿陽漢服春晚發起人陳麗萍(雲想衣裳),以《從社團到商家,如何轉型?》為主題,帶來了她的最新思考。陳麗萍認為,從社團到商家的轉型,不僅是名稱的改變,更是從理唸到運營模式的全面轉變。而商業模式的創新至關重要。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特點,探索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比如,可以通過提供定製化的服務、開發具有特色的產品、打造品牌影響力等方式來增強市場競爭力。同時,也要注重線上線下融合,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來拓展市場、提升效率。

“華夏複興,衣冠先行”。來自重慶的漢服節發起人、“漢服時代”主理人趙品君(聽風), 以《漢服社團發展的現狀與未來探討》為主題,分享了他的觀點。在趙品君看來,漢服複興,原生力量的強大是最佳的途徑。所以,他策劃和籌備了“漢服節”。“成都這樣的城市,擁有非常多的漢服同袍。每年的成都漢服節的成績都非常亮眼。今年我更是看到了‘衣起錦官城’成都漢服周這種大型活動的成功舉辦,我相信這就是原生力量本身強大帶來的加持。”

為了深耕漢服文化產業,抱團發展,共築更加美好的未來 ,自由交流環節,漢服從業者、愛好者與現場嘉賓進行了深度交流。

2024年,是漢服複興運動蓬勃發展的第21個年頭,時至今日,漢服不僅在設計上更加豐富多彩,整個產業也呈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第三屆“衣起錦官城”(成都)漢服周蜀山論的成功舉辦,對於弘揚漢服文化、提升行業水平,增強文化產業持續發展動力具有重要意義,漢服“破圈”、產業“擴圈”正在加速,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不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