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季啟動 文化學者齊聚成都共探城市人文價值
封面新聞記者 付文超
11月1日至12月10日,第二屆三聯人文城市季以“發明生活”為主題,在成都開展“城市的100個怎麼辦”主題展覽、五場馬拉松圓桌、當代劇場演出及一系列在地共創活動。近日,多位城市規劃專家、文化學者、藝術家彙聚成都,從不同角度分享對城市人文價值的見解。
據悉,第一場馬拉松圓桌的主題是“遊牧時代,為什麼還需要社區”,Mapping工作坊創始人、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何誌森首先發表演講,從“社區是什麼?”這一看似簡單,實則很難找到現成答案的問題進入,圍繞八個問題展開對社區的討論。我們的城市是否需要社區?社區意味著什麼?在何誌森看來,社區是生活的集合點,是人類互動、情感支援與身份認同的紐帶,也是連接差異化人群的場所,更應該是一個充滿“被看見”和“互相照顧”社會價值的空間。
在接下來的圓桌對談中,麓客社創中心執行理事長、CCC成都社群大會聯合發起人褚雲從社群運營角度出發,討論社區與社群的區別,他相信,要尊重個體智慧和決策權讓渡,以激發居民的自發參與和社區黏性。池曉則從教育角度探討了青年與社區的關係,他表示,社區本身也是一所學校,可以為年輕人提供“可能性”的啟發,讓他們通過與真實人群和社會場景的接觸,瞭解生活的多樣性和世界的運轉方式。“意外重慶”聯合發起人,四川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教師嶽陽以重慶黃桷坪街道為例,描述了當地碼頭工人、棒棒軍和藝術學生如何在街頭互動,通過時間累積和空間再造,形成了一種自發的社區藝術生態。
在第二場圓桌“超越經驗,被互聯網塑造的Z世代”中,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董晨宇以“互聯網觀察家”的獨特視角展開演講。他指出,Z世代正在經曆一種親密關係的深刻重塑:從線下的“搭子文化”,到線上直播即時陪伴,再到與AI和數字人建立“關係”。這一代年輕人既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也是技術變革的直接體驗者,他們在不斷穿梭於線上與線下的生活方式中,重新認識人與人的聯結,重新定義愛與陪伴的意義。
進入對談環節,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北京社區研究中心主任茅明睿提出,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了我們的城市形態,也在重塑空間的社會功能。他特別關注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增強城市的包容性和可達性,為城市注入更豐富的人文溫度。《日常的深處》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王小偉則從日常哲學的角度切入,分析了數字技術如何滲透進日常生活,改變人們互動的方式,甚至形成新的文化共識。跳海酒館聯合創始人隨易分享了在“跳海”中青年社群的故事。他解釋道,“跳海”並不僅僅是一個線下酒館,而是一個連接年輕人興趣、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綜合平台。在這裏,人們可以體驗在名為趣味的水體中,一種遊動式的自發線下活動,而線下的真實互動又為線上關係注入新的能量。
可以看到,儘管Z世代的生活已然深度數字化,但真實的線下互動依舊不可或缺。互聯網和數字技術打開了更多的連接可能性,但它們並非情感的最終形態;從線上走向線下,從虛擬轉向真實,依然是年輕人追尋陪伴和理解的重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