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新經濟人物丨把算力送上天 封面專訪之江實驗室總工程師趙誌峰及國星宇航相關負責人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當前,主流算力平台以地面算力為主,但衛星與地面的通信帶寬有限,衛星產生的數據無法高效回傳地面,數據的價值難以完全被利用。而將算力送上天,構建以太空計算星座為基礎的天基計算設施,讓“天感地算”變為“天感天算”,降低衛星數據回傳地面的數據傳輸量和處理時延,提升衛星的智能化、自主性,成為了技術探索的方向。

11月21日,在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人工智能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分論壇上,之江實驗室總工程師趙誌峰重磅宣佈啟動“三體計算星座”項目,之江實驗室將協同全球合作夥伴,共建千星規模的天基智能計算基礎設施,星座建成後整個太空算力將達到1000P。

這意味著,算力可以被送上天了。在發佈會後,之江實驗室總工程師趙誌峰及國星宇航相關負責人,接受了封面新聞的獨家專訪。

把智能算力送上天

我國在太空智能計算領域邁出重要一步

事實上,三體計算星座計劃醞釀已久。趙誌峰總工程師趙誌峰向記者透露:“去年在製定實驗室新一輪發展規劃時三體計算星座計劃就已經被提出,目標是構建一個新型的算力體系,將雲計算搬到天上去。”

有數據研究表明,科學家使用的太陽監測等科學實驗衛星每天會產生約500G的觀測數據,但只有20G左右的數據可以傳回地面。在接受採訪時,向記者介紹,目前太空的算力遠遠不能滿足衛星對算力的需求,星地之間數據傳輸帶寬有限、數據傳不下來、時效性差,這也導致衛星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休眠狀態。

這正是“三體計算星座”的出發點。趙誌峰介紹,如今把算力從地面帶向天空,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衛星等航天器的工作潛力可以被極大激發,衛星產生的觀測數據能夠在軌進行分析,加工成高等級的數據產品,並根據應用需要將分析結果回傳地面,減小星地數據傳輸的壓力,這才可以充分發揮衛星的能力。”趙誌峰表示。

趙誌峰從科學角度闡述了“三體計算星座”計劃的意義。“它將改變這個行業,打破大家對航天的傳統認知,從整個星座的建設、投入方式、使用方式上,它都顛覆了現有的模式。”他提到,太空有了算力之後,能改變很多東西,尤其是可以實現無處不在的計算,不僅是針對地面,還針對太空。例如,在兩顆衛星上都搭載X射線偏振探測器,通過在軌計算雙星協同觀測並觸發地面後隨觀測,可以有效提升對於伽馬射線暴瞬變源等天文現象的觀測能力。此外,衛星天生具有全球化特點,非常有利於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其科學價值不是一般的設施所能比擬的。

早先,馬斯克的星鏈計劃一經公佈引起了全球關注,雖然它更像是一個未完全打開的潘多拉魔盒,但無疑它對全球通信產業都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三體計算星座”計劃可不可以理解為中國的“星鏈計劃”?趙誌峰指出二者的不同。“星鏈計劃針對的是寬帶通信網絡,而三體計算星座主要是針對算力。算力的使用要依賴寬帶通信網絡,但兩者不是簡單的等同,應用的重點也不同。

首發星座正在緊張部署推進中

衛星整星研製背後是一家成都企業

目前,之江實驗室已經突破了太空計算系統的關鍵軟硬件技術,從今年1月至今已通過3次太空發射驗證,預計2025年全年將完成超50顆星座佈局。

趙誌峰表示,“三體計算星座”項目首發星座還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創多個方面的“第一次”——第一次實現整軌道的高速激光互聯,所有衛星可以直接在太空通信;第一次實現所有衛星搭載星載智能計算機,每一顆衛星都將配置天基大模型並進行在軌的數據處理;第一次開展異軌衛星激光互聯,首發星座發射升空之後,將和今年9月發射入軌的“星時代21、22號”衛星在太空進行異軌衛星互聯。

在三體計算星座項目背後,有一家來自成都的企業,國星宇航。國星宇航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三體計算星座首發星座是由之江實驗室與國星宇航聯合發起,國星宇航作為衛星總體單位,承擔了衛星整星研製的角色。

在烏鎮峰會期間,國星宇航創始人陸川博士與之江實驗室總工程師趙誌峰等合作夥伴共同啟動了首發星座,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發展”合作原則,該星座同時也是國星宇航“星算計劃”首發星座。首發星座計劃於 2025 年上半年發射組網,將成為“星算計劃”的全球首個太空智算中心。

國星宇航相關負責人介紹“星算計劃”總體規劃。“星算計劃”將由2800顆算力衛星組網,構建未來算力網絡。今年9月,國星宇航成功發射全球首顆AI大模型科學衛星,併成功完成衛星在軌運行AI大模型技術驗證,“星算計劃”已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據國星宇航官方消息,借助衛星網絡系統性優勢,“星算計劃”具備低成本、全覆蓋、可持續的特點,可變“天數地算”為“天數天算”,變“地數地算”為“天地同算”,覆蓋太空邊緣計算和地面人工智能特殊場景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