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AI 正在從模型層走向「智能體」,具身智能不等於AGI|鈦媒體AGI
鈦媒體App 11月26日消息,昨日(25日)度小滿總部舉行的「中關村博士後學術交流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演講中表示,AI 大模型的落地應用正在從「模型層」走向智能體(AI Agent)。
鄔賀銓認為,AI智能體具有記憶、規劃、工具、行動能力,有了AI智能體,可以代替人完成一些任務,同時能夠讓端側設備、行業、空間計算、智能駕駛、信貸管理、「具身智能」等領域都擁有通用 AI 能力。他強調,有了具身智能不等於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到來。
「上雲僅是大模型落地的重要環節,但並不是唯一的環節。上雲不能完全解決大模型落地,還需要下沉到智能終端。」鄔賀銓表示,現在全世界統計換手機達到3年半時間以上,「如果終端能夠自我生成文生圖、文生影片,會帶動手機的更新迭代,會帶動新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終端可以有很多應用,可以離線運行、低成本、低時延、高隱私、個性化。」
今年80歲的鄔賀銓,出生於廣東廣州,是中國光纖傳送網與寬帶信息網專家,重慶郵電大學名譽校長,曾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1999年,鄔賀銓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與此同時,目前,鄔賀銓還擔任中國互聯網協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
鄔賀銓認為,現在基礎AI大模型開源以後挺好用,但要用在行業層面,大模型還是有一定局限性,所以需要把基礎大模型變化很多具體的行業應用場景模型,方案包括MaaS上雲+數據微調,訓練出自身的場景模型,或者是在端側接入 AI 智能體。
「Agent智能體和一般的大模型有什麼不同呢?一般來說,輸入提示詞,內容簡單,任務簡單,大模型根據已經訓練好的數據,可以快速給出一個回答,但這個回答不一定那麼精準,或者說不一定是符合常規,也可能出現‘幻覺’,答非所問,稍微複雜一點的問題就比較難了,取決於提問的水平,如果問的不好,不見得得到很好的回答,大模型只支持一問一答。而AI 智能體則是通過‘一問’,將任務分解,中間通過推理、調用外部工具、外部知識和外部模型,不斷反復迭代,建立形成‘思維鏈’。所以大模型本身是一種快思考,能夠快捷回答,但是可能快了就不見得準確,而AI智能體經過反復迭代,有思維鏈,雖然會有一點延遲,但還是能夠輸出比較合理的解答。」鄔賀銓表示。
鄔賀銓坦言,AI 智能體不僅依賴預先編好的數據,而且可以自我學習,如果我們把大模型比喻成「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而智能體相當於上面的蘋果App Store商店,產生很多應用,可以代替人的工作。無論是智能駕駛、工業AI,還是空間計算、信貸安全服務,AI智能體都可以發揮關鍵作用。
鄔賀銓指出,金融機構需要重視 AI 技術應用。相對於智能客服、AI智能體助手,風控、信貸決策、投資決策很重要,AI 需要用到金融領域解決複雜的金融問題,這種挑戰甚至比用在工業場景還要難。而度小滿能夠把風險指標提出到40多萬維度,從而降低了25%的信貸風險,所以從這些能力來講,AI的金融應用走在了前面。
鄔賀銓強調,當前 AI 的幻覺、可解釋性依然存在,同時,怎麼擴展獲客和小微企業數據,所有的信貸方面臨一個怎麼獲得客戶誠信記錄等問題,將未來金融 AI 技術帶來的落地挑戰。因此,鄔賀銓建議,信貸企業之間可以合作共建一個可信的數據空間。
「比如,度小滿有數據,誰都想用對方客戶的數據,都擔心自己的數據交給對方,泄密保護用戶的隱私,建立一個數據砂箱,放到裡面來,誰都可以融合計算,得到結果,但是不能把原始數據拿出去,可以互相交換誠信記錄,更好的獲得真實理解。」鄔賀銓稱。
度小滿CTO許冬亮在會上表示,2023年5月,度小滿開源了國內首個千億級參數中文金融大模型「XuanYuan-70B」,即度小滿「軒轅」金融大模型;2023年12月,度小滿「軒轅」大模型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並面向百餘家金融機構開放試用。截至目前,度小滿已經開源發佈的全參數模型矩陣達19個,可以滿足不同金融領域開發者需求。
「我們堅持金融大模型的持續開源,希望可以降低金融機構應用大模型的門檻,讓金融可以更有效率地服務實體經濟。」許冬亮發佈開源大模型「軒轅3.0」,他稱在金融事件解讀、金融業務分析、投研應用能力和風險管理等測量維度上超過了GPT-4o。
(本文正選於鈦媒體App,作者|林誌佳,編輯|胡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