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這麼苦,我不該聽點「甜」的嗎?

當年索尼 Walkman 興起,掀起「隨身聽」浪潮的時候,有學界認為,Walkman 帶來的不僅是隨時隨地聽音樂的自由,同時更意味著,「聽音樂」這件事變得更加「私人」了——試想在隨身聽出現之前,即便是年青人,聽音樂的方式也是在肩上扛著一台雙喇叭的「燕舞」炸街。

如果看到現在的主動降噪耳機產品,相信當年的學者們會露出「我早就告訴你了」的表情。

自從 AirPods Pro 帶火了主動降噪功能後,幾乎所有耳機產品都迫不及待的在耳機中加入降噪功能。顯然,廠商們認為自詡「i 人」的當代年青人,就該耳機一戴誰也不愛。

另一邊,開放式無線耳機同樣火熱。2024 年索尼推出了 LinkBuds Open ,在試用了一週後,我發現這款設計精巧,在一片降噪耳機的重圍中,保留了一份獨有的亮色。

一塊「方糖」

在設計上,你永遠可以相信索尼。

從 Sony LinkBuds Open 的包裝上,你就能看出索尼團隊在設計上的巧思。水泥灰的環保材質包裝盒,被做出了一絲高級感——畢竟這是能把大廈翻新的磚頭賣出去的公司。

Sony LinkBuds Open 的本體,一塊正方形的黑色小盒靜靜躺在其中,等待被「挖掘」。

又是一次成功的「反共識」,當所有藍牙無線耳機都在嘗試把兩個耳機塞在一個扁扁的充電盒里時,索尼 Sony LinkBuds Open 使用了一個不計高度的方盒子。

盒蓋採用了亮光材質,而包含耳機的下半部分則做成了磨砂材質,放在桌上確實有一塊鵝卵石的感覺。同時,不同材質也能讓用戶憑觸覺分辨出開啟的方向。唯一的缺點是,亮面的上層盒蓋確實很容易成為指紋收集器。

盒體正面的中間,扁扁的一小塊電源指示燈藏匿其中,在兩塊材質不同的黑色中顯出一抹幽綠。有的時候,為了想看這個黑中藏綠的效果,我會不斷開啟盒蓋再關上,盤上半天。

雖然像一塊小小的鵝卵石,但是 Sony LinkBuds Open 盒體和耳機的重量其實很輕,畢竟是塑料材質,給人一種相當輕盈的「反差感」——索尼真是太喜歡玩反差了。

背後的 Type-C 充電口和配對按鈕,多少有一點點突兀,但由於在屁股後面,所以其實也還好。

Sony LinkBuds Open 的耳機本體,同樣採用了雙拚的磨砂材質。上方的圓形+耳廓固定結構的淺灰,配上下方圓形發聲單元的深灰/黑,讓耳機本體看起來很有質感,同時磨砂材質增加摩擦力,防止手拿耳機出倉時亂飛的慘劇。

Sony LinkBuds Open 耳機的設計,讓我有一種非常奇妙的「既視感」,彷彿只有上世紀 80、90 的日本科幻動漫之中,才會有類似設計的耳機。戴上耳機後,從正面你只能看到在耳道前端兩個半球形的凸起,而不會像一般無線耳機那樣有兩個長柄伸下來,相對更加低調一些。

至少從外形上來說,Sony LinkBuds Open 這塊「方糖」,帶給用戶不少獨特性的驚喜。

這聽感,很索尼

當所有主動降噪 TWS 耳機都在主打「沉浸」時,Sony LinkBuds Open 憑藉開放式結構的設計和索尼一貫的品質,在聲音質感和還原上,再次讓人回想起被索尼音感統治的時代。

Sony LinkBuds Open 無論是在人聲處理、高低音上,給人的感覺都更突出,這還是在使用預設配置的情況下,Sony LinkBuds Open 搭配的 Sound Connect App 上,你還可以自己調節混響效果,達到自己想要的最佳聽感。

Sony LinkBuds Open 應用中的均衡器調節選項非常豐富Sony LinkBuds Open 應用中的均衡器調節選項非常豐富

如果說一般的開放和半開放耳機主打的是「白開水一般的聲音」,Sony LinkBuds Open 主打的就是「氣泡水的感覺」,將一首歌最值得突出的部分高亮給到用戶。對於那些偏重人聲和特定樂器的用戶來說,這絕對是個好消息。

除了音質感人,Sony LinkBuds Open 在智能化上的進化,其實有點超過我的預料了。最讓我意外的是兩台設備間的切換,在 iOS 和 Android 不同系統間的切換絲滑流暢,堪比一個生態內設備間的音樂流轉,讓用戶可以戴上耳機,隨手抓起一台設備,就能無縫享受到音樂。

同時,即便 Sound Connect App UI 設計落了中國同行幾條街,但是可玩性和可調節的功能相當多,也就是現在廠商最想說的——把更多的選擇給到用戶。這也是音樂愛好者的傳統藝能,窮盡時間和精力來給自己「調」出一副適合自己的耳機。

最後,由於 Sony LinkBuds Open 非入耳的獨特設計,最開始戴的時候,確實要花上少少時間來適應一下,我記得剛戴上的第一天,就出現了數次耳機飛出的險情。好在很快就掌握要領,成功率大大提升。

音樂不止一種,聽音樂的方式也不該只有全沉浸式降噪一種。Sony LinkBuds Open,在保證了音質和佩戴的舒適,給了人們多一個選擇,也為耳機界保留了一個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