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克力:從土地財政到低空財政,低空經濟帶來全新的發展視角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近日,山東濟南市平陰縣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出讓項目公開招標話題,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空域資源能否要素化?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中國(成都)低空經濟研究院院長、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朱克力博士談了自己的看法。以下為文章全文:
一個共識是,低空經濟的實現路徑包括低空要素化、要素場景化、場景經濟化三個環節。首要的就是低空要素化。低空空域的“未來要素”屬性,意味著有望創設類似“土地使用權”的“空域使用權”新型生產要素。
空域資源作為空間環境中能夠為人類開發利用、獲得經濟和其他效益的物質或非物質資源的總稱,其總量是土地資源與海洋資源總和的數倍,具有廣闊的經濟和戰略價值空間。發展低空經濟,本身就是向天空要GDP,必然會引發低空資源要素供給應用的配套性變化。
目前,人類對低空資源的開發利用還處於起步階段。大部分精力集中在高空和太空資源開發的同時,即使關注低空領域,也大多將低空空域要素供給通航領域,低空對流層資源的消費級開發利用才剛剛開始。然而,參照土地、數據等核心生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低空空域資源必然會經曆經濟要素化、市場化的關鍵階段。
在要素化階段,將低空空域從自然資源轉化成經濟資源是核心任務。隨著人類低空活動的增多,低空經濟價值逐漸顯現。對低空資源進行規劃供給,以及依法依規開展對空域權利屬性的確權和置權,至關重要。隨著數字孿生、超級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逐步發展,對低空空域的全域數字化表達成為可能。巨量的空域和航線將迅速變得可測量、可表達、可規劃、可利用,經此過程的低空空域資源,才能承載未來龐雜的低空數據和信息處理,賦予低空經濟真正意義上的商業經濟價值,也將成為地方政府繼土地要素之後,能夠支配的巨量型固定資產。
低空空域要素市場化配置也是必然趨勢。目前我國已經有多樣化的低空航線開發和新型的 eVTOL 航空器產品誕生,針對無人機、eVTOL 類的低空空域設計正在進入快速驗證階段。未來,政府需要盡快將各類主體、各類場景對空域的需求進行梯次劃分,給予不同的空域配置模式以及規劃和定價空間。比如針對緊急救援、特種作業的空域和航線,可以採取免費或者低價製定的方式給予相關單位,同時對這類空域資源直接規劃優先使用權。針對物流、交通、旅遊等應用場景的空域資源,則可以採取市場化運營的方式,大量拍賣或招投標,由市場主體自行按照價值進行商業化運營。
對低空空域進行大規模的資源化、要素化、市場化,是低空經濟成型成勢的起點,也是真正形成點對點、地域限制小、彈性空間大、經濟成本低、運行效率高等優勢的關鍵所在,為所有的場景應用提供了根本性的基礎設施保障。
無疑,“賣天”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財政視角。在財政範疇中,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資金來源。其一,基礎設施的土地出讓收益,這是傳統土地資源在財政體系中的重要體現。其二,空聯網的交通管理以及航道相關費用,其中涵蓋航路中的空域飛行管理費用。其三,地方國企平台可負責停機設施建設與運營、飛行器起降服務、能源供應、空網通信、氣象監測與服務、電磁環境管理、城市信息模型(CIM)構建與應用、航路調度以及飛行指令服務等業務,並從中獲取相應經濟回報。
在低空經濟領域,民營企業也有機會參與其中,在多個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並獲益。例如,銷售飛行器設備及其部件、能源供應硬件,提供導航服務、地圖繪製、知識庫構建等,負責保障維修以及接駁運營等業務。隨著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的興起,還可以在人工智能智駕方案以及運維服務方面拓展業務範圍。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大程度上,低空經濟能夠為數據要素資產化提供廣闊空間和用武之地。
因此,只要低空經濟產業鏈足夠長、環節足夠豐富,讓各類企業以及廣大民眾共同參與其中,就能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低空經濟雨林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各方都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實現互利共贏,為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做出貢獻。背後的邏輯在於,充分利用低空空域資源,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和高效管理,構建一個多元化的低空經濟體系,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價值最大化。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為財政提供新的收入渠道,還可以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就業、實現能源高效利用等多方面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