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紙尿褲的30年:從代工到出海,有商家年銷數十億

一個月前,王誌偉的一位同行把紙尿褲從泉州賣到了東南亞,還闖出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這讓整個商家圈子都炸開了鍋。

作為一個行業老兵,王誌偉在泉州的紙尿褲行業摸爬滾打了10多年。在他的印象里,泉州的商家一直都是行業的配角,從來只有給海外品牌打工的命,上桌吃飯是不敢想的事兒,聽說同行的壯舉之後,王誌偉詫異之餘,又覺得也在情理之中。

三十年前,幫寶適、好奇等海外紙尿褲品牌開始進入中國,泉州通過承接代加工業務湧現出一批無紡布等原材料企業,紙尿褲產業也逐漸發展起來。長期以來,泉州紙尿褲產業依然停留在代工模式,當地商家一邊在持續走低的代工利潤中苦苦支撐,一邊摸索著經銷和電商的門路。

直到2019年前後,泉州紙尿褲逐漸在拚多多打開局面,很多商家在半年內就實現銷售額破億,當地產業的命運齒輪也開始飛快轉動。過去兩年,王誌偉還發現,當地產業的競爭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商家放棄了代工時期延續下來的價格競爭,轉而拚起了質量。

“以前賣8毛錢一片的產品,品質匹配的也是8毛錢的;現在賣8毛錢的產品,用了更好的導流紙,增加了更多吸水高分子,品質匹配的都是1塊錢以上的。”王誌偉表示,也就是說,同樣一個產品,成本增加了8%左右,但在拚多多的複購率卻增長至40%。

短短五年,泉州紙尿褲從代加工到拚多多,從原來的卷價格到現在的拚質量,這些都成了泉州紙尿褲走出去的底氣。

不拚價格拚質量

代工商家走出新路子

上世紀90年代,一批海外紙尿褲品牌進入中國,泉州因地理優勢成為代加工的主要產地。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當地形成了以天嬌、利澳為龍頭的紙尿褲代加工產業,由於同質化競爭加劇,代工利潤持續走低,早在十多年前,泉州紙尿褲行業就走到了生存的十字路口。

利澳紙業,靠代工起家的泉州頭部商家,年銷售額數十億元。十年前,眼見利潤大跌的利澳就開始轉型自主品牌,其間也走過不少彎路。比如,2013年公司曾嚐試走商標授權的路子,失敗後最終放棄。

“除了要繳納一大筆商標授權費用不說,品牌還在別人手裡,到最後不是替他人做嫁衣嘛。”利澳電商負責人陳雪說。

2013年後,利澳開始佈局電商渠道,嚐試多個傳統電商平台都反響平平,直到2019年在拚多多開出第一家店舖,利澳終於迎來銷售的爆發。“平台的流量一直很大,入駐第一年我們(銷售額)就做到了五千萬元,從千萬到破億也只用了半年,所以國內市場一下就打開了。”陳雪說。

▲布班迪研發團隊對新品紙尿褲進行性能測試。(攝影 程藝輝)▲布班迪研發團隊對新品紙尿褲進行性能測試。(攝影 程藝輝)

總結利澳成功轉型的原因,她認為一是拚多多擁有海量的用戶,二是拚多多帶來了新的消費群體。

“尤其是95後、00後,這些人成為父母后,不再迷信國際大牌的紙尿褲,更關注性價比和品質。”陳雪介紹,一片紙尿褲海外大牌賣三塊泉州賣一塊,質量相差不大時本土品牌就有了優勢。

比如,利澳曾對一款“暢吸”紙尿褲做過升級:換上了性能更好的吸水材料和泡泡腰圍,產品在拚多多原價推出後,諮詢量是常規款的數倍。

這一策略被市場驗證後,今年利澳又順勢將產線增加到了40多條,帶動紙尿褲日產能高達2000多萬片。

鍾芬華,當地規模中等的紙尿褲商家,也曾因轉型苦惱。據他回憶,2011年所在公司涉足代加工時,利潤已極其微薄,只能勉強養活工人。“代加工的利潤就幾個百分點,賺個加工費而已,不轉型就活不下去。”

利澳借拚多多成功轉型的故事傳開後,鍾芬華感覺找到了救命稻草。今年9月,一款經他改良的無感腰圍紙尿褲在拚多多上線,複購率遠遠高於常規款。嚐到甜頭後,鍾芬華調整了經營策略:減少新品研發頻率,轉而對多款經典紙尿褲進行了功能升級。

談及策略調整的時刻,鍾芬華坦言有過疑慮。“與利澳這類大公司相比,我們這種中小企業資金實力一般,要在不漲價的情況下增加成本提升質量,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他說,慶幸的是,拚多多在前不久推出了一系列新政策,讓他減輕了不少壓力。

今年9月,拚多多全面放開了商家對異常訂單的申訴權限。消息傳來後,鍾芬華算了一筆賬:售後體系升級變相增加了公司收入,毛利水平因此提升了1至2個百分點。“相當於改良產品的額外支出平台幫我們兜住了。”

隨後,拚多多還啟動了“新質商家扶持計劃”,重點扶持具有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的產業帶新質商家,泉州紙尿褲也是重點扶持的產業帶之一。王誌偉注意到,在平台集中曝光下,經他改良的紙尿褲在拚多多複購率翻倍達到了40%。據此,他預估今年拚多多銷售額將增長三分之一,並帶動全平台銷售額達八千萬元。

“尤其是這兩年,花心思做好產品已經是共識了。泉州本土的大品牌比如宜嬰、布班迪,應該更有實力和海外品牌競爭了。”

拚多多助推品牌升級

泉州商家迎戰海外巨頭

王誌偉口中的布班迪,是泉州知名的紙尿褲品牌,其所在的集團年銷售額達數十億元。

據布班迪拚多多負責人郭雲波回憶,2022年,她剛接手布班迪的運營工作時,品牌在拚多多的銷售額不過數千萬元,不到兩年,這一數字漲到了兩億元。

在拚多多平台,令郭雲波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品牌的冷啟動時間極短。比如,2022年,布班迪在平台推出了一款“甄芯薄”紙尿褲,僅用一週時間,日銷就達到近萬單,最後貢獻了店舖當年的六成銷售額。

“平台有龐大的用戶群,成熟品牌很容易吸引拚多多用戶搜索、下單,所以店舖能在短期內跑起來,然後做大。”郭雲波感慨,如果能更早佈局拚多多,布班迪的體量可能會更大。

▲布班迪新投入使用的無塵生產車間。(攝影 程藝輝)▲布班迪新投入使用的無塵生產車間。(攝影 程藝輝)

宜嬰,泉州另一家知名紙尿褲品牌,近兩年的重心也移到了拚多多上。其運營負責人林誌堅表示,宜嬰主打片單一塊錢以上的高端紙尿褲市場,此前一直將重心放在內容電商。但一次偶然的機會,林誌堅注意到了拚多多的商機。

“就拿我們同事舉例,早期可能只是在平台買買水果雞蛋,但現在都會購買手機和高端白酒。”林誌堅意識到,拚多多多元的用戶結構及需求,同樣適合宜嬰。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林誌堅在拚多多上架了一款“新夢想家”紙尿褲。這款產品將芯體層的厚度壓縮到了兩毫米,在拚多多的銷售額迅速突破四千萬元。

猜想被驗證後,林誌堅持續加大在拚多多的投入,上架了多款拳頭產品。比如,今年九月剛上架的新品山茶褲,月銷售額很快接近百萬元,十月份這一數字更是翻倍達到了兩百萬元,這也讓林誌堅吃下了定心丸。

“福建人會使用茶油改善嬰兒‘紅屁屁’的症狀,我們就把茶油添加到紙尿褲中,這也是宜嬰近兩年的核心產品。”更讓林誌堅興奮的是,山茶褲經拚多多初步打開市場後,也增加了宜嬰與海外品牌競爭的信心。

據悉,目前海外紙尿褲單片定價集中在三元左右,山茶褲1.3元的定價雖仍有差距,但較宜嬰常規產品已有不少提升。

而多款拳頭產品的爆發,也帶動宜嬰每年在拚多多上翻倍增長。據估計,今年宜嬰在拚多多的銷售額有望突破兩億元。

▲山茶褲成為拚多多熱銷品,物流人員正緊急發貨。(攝影 程藝輝)▲山茶褲成為拚多多熱銷品,物流人員正緊急發貨。(攝影 程藝輝)

接手布班迪後,郭雲波也一直在提升品牌調性。“布班迪雖然已經在行業內有一定名氣了,但我們一直想吃到片單一塊錢的紙尿褲市場。”

郭雲波說,近些年她也逐漸意識到在拚多多購買的產品越來越大牌,從早期兩百多元的兒童裝,到去年六千多元的Apple新款手機。“這幾年很多大品牌都在向拚多多靠攏,所以我預感在平台上發力更高端產品的機會也到了。”

三四個月前,郭雲波在拚多多上架了特供的洋甘菊淘淘褲。雖然片單達到了0.8元,但月銷售額很快逼近兩百多萬元。隨後陸續上架的多款高端紙尿褲,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這也讓郭雲波欣喜,布班迪離“片單一塊錢”的紙尿褲市場更近一步了。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泉州紙尿褲銷往全球

重點佈局拚多多這兩年,布班迪所在集團的版圖持續擴大,今年總投資12億元的新工廠也投產使用。

這讓郭雲波意識到,泉州紙尿褲正迎來規模效應的比拚。“現在大家的規模做大了,開始圍繞質量、價格等整體效率競爭了。”

入駐拚多多五年來,利澳不僅拓展了生產線,還通過涉足無紡布等原材料領域,進一步壓縮了紙尿褲的生產成本。

“我們延伸到原材料環節以後,生產成本的優勢也就更大了。”據陳雪介紹,若一般工廠的紙尿褲(單片)生產成本為五毛錢,利澳僅需四毛錢。

▲通過拚多多新電商壯大後,宜嬰建成了數萬平方米的物流基地。(攝影 程藝輝)▲通過拚多多新電商壯大後,宜嬰建成了數萬平方米的物流基地。(攝影 程藝輝)

成本等優勢擴大後,泉州紙尿褲也漂洋過海,賣到了東南亞、澳州等地區。利澳專供海外的新品牌優厘,已在東南亞等市場站穩腳跟,並帶動集團年銷售額逼近四十億元。宜嬰所在的集團,海外市場年銷售額高達數十億。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福建出口紙尿褲金額53.4億元,占紙尿褲出口近六成,位列全國第一。其中,東盟是福建紙尿褲出口的主要市場。

在陳雪看來,東南亞靠近中國,當地生活著很多華人,消費習慣和中國相似。在拚多多等平台完成質量升級後,泉州紙尿褲自然很容易打進當地市場。

不久前,王誌偉聽說一位泉州同行把紙尿褲賣到了東南亞,產品供不應求,這讓他很是詫異。“朋友做安睡褲的,以前在泉州單片賣一塊錢,在東南亞賣兩塊錢都有人搶著要。”

很快,他就想明白了。“紙尿褲這種品類在泉州已經很成熟了,在東南亞市場用戶需求才剛剛被挖掘,我們先進入就有先發優勢。”王誌偉說,就像三十年前海外品牌進入中國一樣,不同的是,如今的海外市場泉州紙尿褲變成了主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