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億,西安超級獨角獸去IPO了
年末超級IPO出現了。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奕斯偉材料」)科創板IPO申請正式獲上交所受理。至此,西安即將迎來一個IPO。
透過奕斯偉材料,可以看到一位隱秘大佬——王東昇,「中國半導體顯示產業之父」。2019年,從京東方功成身退的王東昇轉身選擇二次創業,受邀加盟北京奕斯偉科技。隨後致力於打破國外壟斷,提升國產矽片自給率的奕斯偉材料應運而生,至今身後集結了近60家VC/PE,估值240億元。
回顧過去,王東昇解決了中國「缺芯少屏」中的屏的問題;站在當下,他又再一次投身到轟轟烈烈的造芯事業中去。
01
京東方創始人轉身年過60,他又幹出一個IPO
毫無疑問,王東昇是奕斯偉材料背後的靈魂人物。
出生於1957年,王東昇早年畢業於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財務會計專業,在1982年來到北京電子管廠,負責財務工作。幾經輾轉,他帶隊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京東方的前身。
時至今日,京東方市值超過1600億元。在王東昇的帶領下,京東方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霸主,顯示屏總體出貨量保持連續三年全球第一。
2019年,62歲王東昇卸任京東方董事長一職,但他並沒有選擇頤養天年,而是應邀加盟北京奕斯偉科技有限公司,決定全身心投入至「芯」事業。2020年2月,北京奕斯偉科技集團(下稱奕斯偉集團)重組創立,王東昇被選舉出任董事長一職。
在一次公開論壇上,王東昇曾分享:一個企業如果一直靠創始人做到底,不能算成功,創始人不在的時候仍然發展得很好,這才是真正的成功。所以,他的第一個夢想就是要把京東方交出去,下一代能夠比他幹得更好;而第二個夢想,就是做集成電路。
奕斯偉集團作為一家集成電路領域產品和服務提供商,核心業務涵蓋芯片與方案、矽材料、生態鏈投資孵化三大領域。其中,矽材料業務主要包括半導體級12英吋矽單晶拋光片和外延片。
眾所周知,矽片被稱作是芯片製造的「地基」,矽片的性能和供應能力直接影響半導體產業鏈的競爭力。然而國內半導體矽片產能主要集中於8英吋及以下,絕大部分12英吋矽片正片仍依靠進口。因此,加快提升國產矽片自給率,掌握供應鏈中的主動權勢在必行,奕斯偉材料也應運而生。
奕斯偉材料落戶於西安高新區,主要研發製造集成電路用12英吋矽單晶拋光片和外延片,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電子通訊、汽車製造、人工智能、消費電子等領域,並由王東昇一直擔任董事長至2023年2月。隨後考慮人才梯隊建設,楊新元成為奕斯偉材料新任董事長,王東昇仍任公司董事、董事會戰略與投資委員會主席至今。
此前,奕斯偉材料董事長楊新元曾表示,12英吋集成電路用矽片,曾經98%的市場份額被國外企業長期佔據。「我們研發生產出來的 12 英吋晶圓可以應用到先進製程工藝芯片的生產中,解決了國內 12 寸晶圓主要依靠進口的尷尬局面,讓我國在整個芯片產業鏈‘國產化’佈局上,再次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奕斯偉材料目前在西安高新區已擁有兩座工廠,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合併口徑產能已達到65萬片/月,全球12英吋矽片產能佔比約7%。
根據SEMI預測,2026年全球12英吋矽片需求將超過1000萬片/月,而奕斯偉材料已將第一工廠50萬片/月產能提升至60萬片/月以上,屆時第一和第二兩個工廠合計可實現120萬片/月產能,躋身全球12英吋矽片頭部廠商。
02
雲集近60家VC/PE估值240億
一紙招股書,揭開奕斯偉材料的神秘面紗。
招股書顯示,基於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產能和 2023 年月均出貨量統計,奕斯偉材料均為中國大陸最大的12 英吋矽片廠商,相應產能和月均出貨量同期全球佔比數別約為7%和4%。其中,在2024 年1至9月,奕斯偉材料月均出貨量超過45萬片/月,同比2023年水平實現50%的增長。
目前奕斯偉材料已向客戶D、聯華電子、力積電、格羅方德、日本鎧俠、美光科技等全球一線晶圓廠批量供貨,報告期各期外銷收入佔比穩定在30%左右。此外,50萬片/月產能的第一工廠於2023年達產,本次發行上市募投項目的第二工廠已於2024年正式投產,計劃2026年達產。
業績情況首次對外披露。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奕斯偉材料分別實現營收2.08億元,10.55億元,14.74億元和14.34億元;扣非淨利潤為-3.48億元,-4.16億元,-6.92億元和-6.06億元,尚未實現盈利。
對此,奕斯偉材料在招股書中坦言,參考國內外友商發展路徑,新進入「挑戰者」一般需經歷4至6年的經營虧損期。此外,公司已啟動總投資額125億元的第二工廠(50萬片/月產能)建設,2024年首期5萬片/月產能已投產,第二工廠後續達產轉固進一步增加盈利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也是證監會《關於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發佈以來,上交所受理的首家未盈利企業。
一路走來,奕斯偉材料身後站著一支豪華投資軍團。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奕斯偉材料機構股東多達近60家,累計融資金額超100億元。
2021年7月,奕斯偉材料宣佈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超30億元人民幣,中信證券投資、金石投資聯合領投,中網投、陝西民營基金、毅達資本、眾為資本、國壽股權等機構跟投,老股東芯動能、三行資本追加投資。
時隔一年,奕斯偉材料又完成近40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創下彼時中國半導體矽片行業最大單筆私募融資紀錄。本輪融資由中建材新材料基金領投,渝富控股、金融街資本、長安彙通、尚頎資本、恒旭資本、國投創合、上海綜改基金、源碼資本、國開科創、廣投資本、泓生資本、西安高新金控、中芯熙誠等機構跟投,老股東國壽股權、中冀投資、普耀資本繼續追加投資。
此後,奕斯偉材料融資節奏馬不停蹄,不斷有頭部機構進入。據招股書披露,2023年5月,二期基金等8名投資者以貨幣23.00億元認購新增股本29.0805萬元,即為C2輪融資,對應投前估值177.05億元。
隨後在今年6月,奕斯偉材料又新增5家股東,包含光子強鏈、鑫華半導體等,通過受讓原股東毅達鑫業所持全部股份完成入股,轉讓價格估值在C2輪融資投後估值 200.05 億元基礎上溢價約20%。以此計算,奕斯偉材料最新估值約為240億元。
此前在一次交流中,一位投資人曾向投資界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幕:當時去西安實地調研奕斯偉材料,發現工廠地理位置十分偏僻,毫不誇張的說是已經到了秦嶺邊上,而奕斯偉材料的高管團隊為了沉下心來搞研發,便選擇吃住都在工廠里。
「他們這批人都放棄了之前優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敢於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重頭開始,這種創業精神,讓我相信沒有他們做不成的事。」
03
最低調的大佬,他幾乎投遍一條產業鏈
透過奕斯偉材料,外界得以窺見王東昇「芯」版圖一角。
在王東昇的手裡,還握有另外一隻超級獨角獸——奕斯偉計算。這是一家以RISC-V為核心的新一代計算架構芯片與方案提供商。早在2020年6月,奕斯偉計算就獲得總金額超過20億元的新一輪融資,由君聯資本和IDG資本聯合領投,軒寧鵑湖科技城開發投資、陽光融彙、軒寧市實業資產、光源資本等跟投;芯動能、三行資本、博華等老股東也進行了追加投資。
隨後在2021年12月,奕斯偉計算獲得25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金石投資和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聯合領投,尚頎投資、國開科創、華新投資等跟投,老股東IDG資本、君聯資本、劉益謙等持續加註。
印象深刻的是去年6月,奕斯偉計算又宣佈完成超30億元D輪融資。陣容依舊十分豪華——
由金融街資本領投,國鑫創投聯合領投,亦莊國投、瑞丞基金、中新基金、奕行基金、廣發乾和、建投投資、廣州產投集團、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雲從科技、鵑湖夢想、初芯基金、策源資本、超高清產業基金等機構跟投。
正所謂投資就是投人,奕斯偉計算背後的投資人們,無一例外地都提到了對於王東昇的欣賞和認可。正如君聯資本總裁/董事總經理李家慶所言,奕斯偉計算擁有一支以王東昇董事長為核心的優秀團隊,看好公司的發展機會;IDG資本合夥人俞信華也指出,奕斯偉計算擁有一流的企業家和創始團隊、賽前分析性的經營理念和完善的產品佈局。
毫無疑問,年過花甲的王東昇依舊是創投圈最具影響力的創業領袖之一。
一手造芯,一手投資。生態鏈投資孵化,一直以來都是奕斯偉集團三大業務板塊之一。官網介紹,奕斯偉集團已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投資孵化流程:產業研究→孵化項目篩選→項目企劃和可行性研究→團隊組建與前期研發→產業化落地→技術與管理賦能→融資規劃與成長機制→可持續發展。
這其中,奕成科技堪稱一個經典案例。坐落於成都高新區的奕成科技,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集成電路領域板級系統封測服務提供商。股權結構顯示,奕成科技最大股東為持股40.82%的北京奕斯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而後者控股股東北京奕明科技的實控人則為王東昇。
2023年8月,奕成科技完成超10億元B輪融資,由經緯創投、倍特基金領投,建投投資、尚頎資本、駱駝股權、成都科創投、熙誠致遠、博眾信合、佰仕德、長安彙通、東方江峽、盈峰投資、拔萃資本、桐曦資本、鼎興量子等機構跟投。
此外,在奕斯偉集團的投資版圖中,還出手了埃納檢測、芯暉裝備、國科光芯,欣暉材料等等,均圍繞半導體產業鏈展開;投資領域則覆蓋了板級系統封測、專業IC封測、裝備與耗材、激光雷達等細分行業。
時至今日,半導體毋是一場不能輸的全球競賽。正如王東昇此前所言,在這個背景下創業,中國的企業家的初心和源動力應該是「家國情懷,世界擔當」。眼下,越來越多如王東昇一樣的創業者,前赴後繼地投身這場歷史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