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多吃,小米新款米家多功能電蒸鍋N1體驗
北方人麵食有癮,廚房必備大蒸鍋,饅頭花捲包子餃子燒麥……“一鍋蒸所有”是常事兒 。早些年我媽還用壞了好幾個電蒸鍋,都是老式的不防乾燒那種,一個不小心就燒得焦黑,燒壞一個重買一個,唯一優勢是地攤價,幾十塊燒壞也不太心疼。
時過境遷,現在的品牌電蒸鍋既能蒸、煮、燉,又能做火鍋,還支援預約和保溫功能,尤其是這種透明蒸籠的設計,蒸麵食魚肉或者熱飯都能一目瞭然,烹飪體驗大幅提升。
我看上這款是小米新品——米家多功能電蒸鍋N1 13L,首發199元,東哥國補不到150,性價比爆棚。13升的透明可視化大容量,包括3升容量的不粘鍋體+10升的雙層蒸籠,可滿足多種烹飪需求。1500W大功率,內置8組預置菜單,6擋火力調節,保溫預約雙重防乾燒功能齊全。
寒冷的冬天,蒸鍋包子、蒸點海鮮一氣嗬成,週末睡個懶覺,提前預約個蛋羹早餐,晚上再涮個羊肉,哪個吃貨能不開心呢?
顏值與食品安全兼顧——雙層蒸架都是食品接觸級的304不鏽鋼材質,PC透明蒸籠和鍋蓋則採用德國科思創品牌的食品級材質。家族式的簡約觸控屏鎮場,依然是我們熟悉的小米極簡風。一句話:蒸煮全能,用得安心。
下面就給大傢俱體說說我的體驗心得。
配件一覽:除箱說之外,就是多功能蒸鍋的組件和電源線了。
雙層蒸籠,加上鍋底容器就是三層結構,可以隨心搭配出1/2/3層蒸煮方式。
底鍋特寫:連體不可拆封,食品接觸級不粘內膽更容易清潔。
2只蒸架可相互替換,邊緣收邊不割手,開孔帶凹槽設計,蒸食物時不易積水。
蒸架可置於底鍋或蒸籠框內,牢固穩定,蒸籠帶防燙把手,取放自如,安全又貼心。
鍋蓋提手為PP材質,頂部一側還有散熱孔。
只用底鍋加蓋,便是一個燉煮鍋、湯鍋,或者純粹電火鍋;組裝蒸架蒸籠就化身大容量蒸鍋,同時還能邊煮邊蒸,靈活易用。
細節處理很棒,比如鍋體底部兩側的扣手處設計,可以穩穩地端起、搬移鍋具;4個腳墊抬高機身+兩排散熱口,利於內部散熱;分體式電源線設計,不必托著累贅去接水或洗滌;
延續了米家家族式的觸摸操作面板。預置麵食、雜糧、海鮮、肉類、蒸魚、蛋羹、火鍋等8大模式、6擋火力輕鬆調節,支援最長24小時預約、8小時保溫時長。每次通電即亮屏,屏內外的按鍵、功能圖標、文字提示以及加減按鍵清晰易懂,老人和孩子也能輕鬆上手。
作為一台多功能蒸鍋,米家N1的單雙蒸架可自由切換,你可以根據食材用量酌情匹配。實測底鍋加熱效率也很高,官方稱1500W的功率可以讓米家多功能電蒸鍋N1在10分鐘內燒開2升的水,實測燒水上氣時間確實很快。
如果你有過高的食物,也可以考慮“雙層合一”,就是去掉上面那層蒸架,蓋子直接合體到蒸籠上。這個模式可以將體積更大的,比如一整隻雞都放進蒸鍋烹飪,而不用非得預先肢解。當然,平時蒸包子餃子饅頭、加熱飯菜還是兩層蒸架更合適。
吃火鍋時也可以考慮加上蒸籠,順便把主食也加熱了,涮著羊肉吃著主食,隨時調火力檔位,怎一個開心了得。
方形的鍋體和蒸架可以不但比占地相仿的圓形鍋更能裝,而且可以利用對角線的長度,再在蒸籠里放入長一些的魚(約30cm),也放得下更多食材。
如果你家也有4.5英吋的碗,那麼每層可以放入4個,一頓飯熱出8份菜也不是不可能!
對了,買之前我還怕啟動後噪音很大,實際體驗時噪音比我那個小多了,幾乎可以忽略。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多功能電蒸鍋需求,且預算在150~200元,不妨入手一試!
我是筆點酷玩,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各位一些啟發哈參考,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