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有數 | 2025年冰雪產業市場規模或達1萬億元 粵浙蘇成冰雪裝備製造大省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入冬以來“冰雪熱”不斷升溫,全國各地湧現出一系列“冰雪+”新產品、新場景,推動冰雪產業迅速升溫並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

近日,天眼查公佈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23年,我國冰雪產業規模實現了從2700億元到8900億元的跨越式增長,預計2025年將突破萬億元大關。值得注意的是,“冰雪熱”所帶動的相關產業並非只局限於東北地區,包括浙江、廣東在內的許多南方地區也是冰雪經濟大省。

在今天冬季到來前,各地就開始紛紛依託自身資源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冰雪旅遊品牌,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體驗。例如,哈爾濱的冰雪大世界、長春的冰雪節等,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冰雪旅遊目的地。

日前,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推動東北地區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實施方案》,要求立足東北冰雪資源稟賦,聚焦冰雪旅遊、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等全產業鏈發展,把冰雪經濟培育成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新增長點。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現存與冰雪運動相關的企業近1.3萬家,今年前11個月新增相關企業2009家,呈現出逐年遞增趨勢。從地域分佈來看,河北省、山東省、北京市三地位居前列,分別擁有相關企業1152家、1112家和1091家,位居其後的是一南一北的廣東省和黑龍江省。

冰雪旅遊市場的繁榮,又進一步推動了冰雪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冰雪裝備相關產業發展勢頭正勁,現有處於在業、存續狀態的企業約 9.3 萬餘家,今年前11個月,新增註冊達2757家。

值得關注的是,很多看似與冰雪“絕緣”的南方地區,卻有著大量的冰雪裝備企業。其中,廣東以約 2.3 萬的相關企業數量獨占鼇頭。浙江緊隨其後,企業存量也不容小覷;江蘇也進入前五。

天眼查研究院分析師指出認為,得益於活躍的資本市場,本地旺盛的需求連帶輻射周邊,為企業築牢堅實市場根基。同時,先進製造技術對產品升級的賦能,推動了成熟產業集群實現降本增效;加之沿海之便助力了進出口,交通網加速產品配送,助推企業蓬勃生長。未來,冰雪產業將在冰雪運動普及、冰雪旅遊市場繁榮、政策扶持以及“冰雪+”跨界融合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