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監管部門立案調查後,英偉達市值一夜跌去近千億美元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界面新聞,作者:李彪,編輯:文姝琪,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因四年前的一起收購案涉嫌壟斷市場遭中國監管部門立案審查,英偉達股價一夜跌去近千億美元。

12月10日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佈公告稱,因英偉達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公告〔2020〕第16號),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英偉達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此消息一出,英偉達股價應聲下跌,9日美股開盤股價跌超2.5%,盤後繼續下跌0.6%。按英偉達3.4萬億美元的全球第一市值計算,英偉達一夜跌近1000億美元。

此次中方發起的反壟斷調查源起四年前的一起收購案。2020年4月,英偉達宣佈以69億美元收購以色列的一家網絡互聯設備公司邁絡思。邁絡思主要生產高速以太網卡和專用網絡互聯設備,包括網絡接口卡(網卡或網絡適配器)、交換機和纜線。收購完成後,英偉達將邁絡思的技術用於自家核心的數據中心GPU產品研發,為其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算力霸主邁出了關鍵一步。

這起收購案當年也引起了業內轟動。作為跨國收購的慣例,這起收購需要經過多個相關國家的批準審核。雖然中國監管部門當年批準放行了這筆交易,但為防範雙方合併後的壟斷風險,在最終協議內增加了多條針對英偉達業務的反壟斷限制條件,需要其配合遵守。

協議條件還涉及了一項邁絡思高速互聯網絡軟件協議的開源承諾、一項商業信息保密承諾。

限制性條件自生效日起6年後,英偉達可向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出解除條件的申請。市場監管總局屆時將根據市場競爭狀況決定是否解除。限制條件未正式解除的情況下,仍然有效,如果英偉達未遵守相關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將根據《反壟斷法》相關規定作出處理。

市場監管總局當時在批準這起收購時明確指出,英偉達與邁絡思合併後,對全球和中國GPU加速器、專用網絡互聯設備和高速以太網適配器市場「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

國內多位半導體行業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因為美國針對中國AI算力芯片的出口管製,英偉達旗下的A100、H100以及多款先進GPU遭禁,這在客觀上會造成英偉達有可能違背當初的協議要求。而且英偉達產品生態針對第三方設備的兼容性也在業內長期有爭議,例如公司旗下的高速互聯網絡協議NVLink,也容易引發監管的反壟斷關注。

作為如今行業內最重要的AI芯片廠商,英偉達生產的GPU遭遇市場瘋搶,已經成為了全球AI算力投資建設的「硬通貨」。據行業調研機構Techinghts統計,在全球大規模投建的數據中心AI芯片領域,英偉達從2022年以來穩定佔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再加上英偉達圍繞自家產品建立的NV-link及CUDA軟件平台等業務生態,行業普遍認為英偉達是當之無愧的霸主,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在英偉達迅速崛起成為行業巨頭的同時,今年開始也遭遇多個國家的反壟斷調查。

7月,法國宣佈以涉嫌反競爭行為為由對英偉達提起指控。法國反壟斷監管機構主要針對英偉達旗下CUDA芯片編程軟件涉嫌阻斷競爭壟斷市場、公司投資CoreWeave等雲計算服務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這也是公司成立31年以來第一次遭遇官方的反壟斷調查。

8月初,美國本土宣佈發起對英偉達啟動反壟斷調查,主要因英偉達競爭對手投訴,稱英偉達在出售人工智能芯片時可能濫用其市場支配地位。美國司法部也開始調查英偉達是否強迫雲計算供應商購買多款英偉達產品。 英偉達當時對此公開回應,稱「公司憑實力取勝,公司的價值體現在業績和對客戶的價值上,客戶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附:英偉達收購邁絡思附加限制性承諾方案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界面新聞,作者:李彪,編輯:文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