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創始人李東生:中國科技創新面臨四大挑戰,TCL佈局AI“不撒胡椒面”
新浪科技訊 12月11日上午消息,今日舉辦的TCL全球技術創新大會上,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第11次出席大會並做現場致辭。李東生指出,當前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正重塑全球經濟版圖和未來發展格局。
李東生指出,對於中國企業而言,當前科技創新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全球科技競爭加劇,企業核心科技技術攻關難度加大。今天中國科技創新在許多領域實現了從追趕到很好的進步,但在基礎材料、集成電路、高端裝備以及工業軟件等領域仍有較大差距,對外依賴度較高。隨著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進一步收緊科技出口政策,限制中國企業獲得先進技術裝備的能力,直接影響了國內科技產業升級。中國企業必須強化自主創新,加大核心技術攻關投入,提升科技能力,加快轉型升級。
第二,AI崛起,推動產業變革。新舊技術的顛覆深刻影響全球產業發展,當前AI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在中國領域應用不斷擴展到醫療、金融、交通、製造業等領域。未來3-5年,AI在部分領域可能有爆發性的機會,顛覆傳統產業生態,催生新的經濟業態。人工智能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新高地,世界各國紛紛將人工智能作為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力圖在新一輪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導權。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將深刻影響全球經濟和產業格局的變遷。
第三,創新生態體系仍有待進一步完善。技術創新成果的價值在於應用,從0到1的科技創新是原始突破,成果轉化則是從1到無窮大。中國創新指數已經從2011年全球第二十九位上升為第十一位,但有大量的創新成果仍無法有效轉換,難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只有真正形成以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為主體的創新生態,才能讓創新成果轉化變成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
對企業而言,技術創新沒有捷徑,只有依靠自主研發人才儲備和長期的投入,通過持續提高技術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未來競爭中奪得先機。
必須要堅持以下發展戰略。首先,堅持長期主義,提升技術戰略能力。企業的戰略能力決定著未來發展,積極秉持長期主義發展理念,在深入洞察行業經濟發展趨勢與市場競爭態勢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發展情況,製定有前瞻性的經營戰略規劃,在AI領域TCL通過長期的發展規劃,推動AI技術在研發製造等高價值產品落地並應用,年效益超過5.4億元。未來TCL還將繼續堅持面向未來的前瞻性AI技術研發,聚焦核心,發揮自己的優勢,不撒胡椒面,在關鍵方向構建核心能力,解決實際業務需求,推動技術高效落地。
其次,加大創新技術突破,實現關鍵領域的彎道超車。中國企業要實現關鍵領域的彎道超車,最重要的是在原創性顛覆性的科技創新上搶先突破。在印刷OLED領域,TCL華星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在技術無人區探索,已實現了首支印刷0LED專顯產品正式量產。最後,還要以工程、商人思維為導向,加快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必須要一直倡導工程、商人思維,我們強調產品技術研發最終是要通過提高產品溢價和增加銷售收入,實現更高的商業價值。
第四,通過技術創新改善產品結構,突破中高端。在當前實行市場競爭中,低價競爭是沒有出路,只會陷入無窮的內卷,要超越對手,就必須爭取更多的中高端產品突破。必須要堅持以技術創新改善產品結構,提升產品競爭力,TCL始終依據引領LED和超大屏顯示技術,成功在中高端突圍,呈現斷層領先。(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