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瀕死到全球市值第一,英偉達30多年逆襲傳奇!

新智元報導  

編輯:編輯部 HYZ

【新智元導讀】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英偉達最終走向全球市值第一。這不僅僅是一個傳奇的商業故事,更是黃仁勳用行動詮釋絕地反擊的「教科書」。

如今的時代是英偉達的時代。

作為美股乃至全球資本市場備受矚目的公司,英偉達當之無愧是網民們口中的「宇宙硬核第一股」。

英偉達股價由2018年12月的3美元上漲到2024年10月的144美元,6年累計上漲48倍,在今年6月就已經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蘋果用了35年才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企業,英偉達只用了30年。

英偉達的盈利能力也足以讓幾乎所有科技企業相形見絀。近幾年大部分全球性的技術風口,雲計算、加密貨幣、元宇宙、人工智能、雲服務,英偉達全都是重度參與者。

Jon Peddie Research(JPR)的數據顯示,英偉達在獨立顯卡或集成顯卡上的市場份額已經連續十年保持在80%左右。

2023年,在包含GPU等公開銷售產品以及Google、亞馬遜等雲服務商自研加速器在內的整體AI市場,英偉達拿下了85%的市場份額。

而在全球AI訓練領域,英偉達以超過95%的市場佔有率壟斷了市場,你聽說過的大部分AI模型,幾乎都是用英偉達的顯卡訓練出來的。

英偉達的創始人黃仁勳說:「我們是AI的世界引擎。」

英偉達早在十年前就堅決地押注了人工智能,它不是在時代浪潮來臨時做好了準備,它本身就是掀起浪潮的人!

這樣炙手可熱的公司,叫人難以想像它曾經遭受巨大失敗,幾次瀕臨破產。

「失敗是成功之母」對於英偉達來說不是一句雞湯,而是大實話——如果它沒有在推出第一款產品時慘敗,就不會有今天的英偉達了。

創業直達破產邊緣

當黃仁勳決定建立英偉達時,他是那麼志在必得:他的合夥人是兩個傑出的計算機科學家,柯蒂斯·普里姆和基斯·馬拉科夫斯基,有豐富的架構師和工程師經驗,並且他們還非常信任他,把公司全權交給他來管理;他們瞄準了當時還少有人涉足的個人電腦市場,黃仁勳測算後覺得公司至少能取得5000萬美元的年收入。

但是英偉達推出的第一款產品就栽了個大跟頭,差點讓這個初創公司短命而亡。

1995年,經過兩年的研發和生產,英偉達的第一款產品NV1在萬眾矚目中上市,所有人都覺得它會成功。

NV1擁有成功的所有要素——

  • 它作為一款單核心多媒體加速器,有著獨特的市場切入點,並且擁有多種新的紋理和渲染功能。

  • 它的初期銷售量也很可觀,英偉達主要的板卡合作夥伴帝盟多媒體公司訂購了25萬顆產品,然後將它封裝在品牌為「Edge 3D」、售價為300美元的顯卡中。

  • 此外,英偉達還擁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合作夥伴世嘉,世嘉不僅支持當前的產品,還承諾支持英偉達的下一代產品,購買了500萬美元的英偉達優先股。

然後災難降臨了。

在NV1從設計到最終上市的這兩年里,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原本是作為巨大賣點的能節省內存的新技術「前項紋理映射」,由於內存價格驟降而變得雞肋;而這項新技術又要求軟件在開發時必須使用一項新的圖形標準,否則就會運行效果不佳,但大多數遊戲廠商都不願為了一款顯卡重寫軟件。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NV1為了獲得更優質的遊戲音頻能力,沒有兼容當時最常用的音頻產品聲霸卡,而是加入了高質量的波表合成單元以期可以通過真實樂器的錄音來重新創建數字化音效,最終導致NV1在需要使用聲霸卡的熱門遊戲上無法正常運行,只能頻頻發佈補丁,不然玩家就只能忍受糟糕的音效。

單從技術來說NV1是成功的,它創造了領先行業的技術和標準。但偏偏就是太領先了,流行的遊戲沒有跟上它的腳步,換句話說,它沒有跟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遊戲的腳步。

由於缺乏真正兼容的遊戲,以及大多數遊戲開發商繼續支持儘管技術落後但被廣泛採用的舊標準,因此NV1最終走向失敗。

NV1銷售情況慘淡,而且大部分在節假日售出的產品還被退貨了。到1996年春天,帝盟多媒體公司幾乎將它訂購的25萬顆產品全部退還給了英偉達。

NV1的失敗同時也危及了英偉達與世嘉的關係,原本世嘉承諾把下一代遊戲主機交由英偉達開發,如今他們撤回了這個委託。

這次失敗使得英偉達瀕臨破產,黃仁勳不得不裁掉了60%的員工。公司銀行賬戶里僅剩300萬美元,只夠維持9個月的運營。

在英偉達深陷泥潭的時候,新的競爭對手強勢崛起。3dfx公司於1996年秋宣佈推知名為「Voodoo Graphics」的首款圖形核心,這家小型初創公司成功地在消費級個人電腦顯卡上實現了與矽圖相媲美的3D圖形,引起搶購熱潮。

3dfx知道英偉達正處於嚴重的財務危機,考慮收購這個逐漸衰落的競爭對手。儘管英偉達的前兩款產品都失敗了,但該公司仍擁有矽谷最好的圖形工程師團隊之一。

然而,3dfx的高管最終決定再等一等,他們相信英偉達的破產不可避免,那時可以用更划算的低價獲得其人才和資產。

他們失算了。因為英偉達有黃仁勳。

從絕境一步登天

黃仁勳意識到,從定位到產品策略,英偉達在NV1上犯了幾項致命的錯誤。他們過度設計了這張顯卡,加入了許多沒有人關心的功能。最終,市場只想為最好的遊戲提供最快且價格合理的圖形性能,其他東西都無關緊要。

NV1沒辦法和那些設計得更狹義的顯卡競爭。英偉達意識到,它不能再開發那些客戶不願買單的功能。

要想生存下去,他們不僅需要創造一款優秀的產品,還必須憑藉現有的製造和內存技術創造出最高效的圖形核心,才能抵擋住3dfx的衝擊。

為了擊敗勁敵,英偉達必須重新設計其整個產品開發的方式,乃至調整公司的組織架構。

NV1的設計是基於英偉達工程師的願望,而不是市場需求。黃仁勳看到了行業的發展方向,並要求英偉達的工程師順應市場,而不是逆勢而為。

為了體現英偉達的雄心,也可能為了暗示與過去的設計理念的徹底決裂,公司決定給NV3起一個不同的名字:RIVA 128。

基於英偉達當時岌岌可危的財務情況,RIVA 128必須在一個快到可以創紀錄的時間內完成。

標準的產品開發週期通常需要2年,因為需要多次修訂來識別錯誤、修復錯誤。為了縮短時間,英偉達需要縮短測試週期。

一家小型公司IKos製造了一種冰箱大小的仿真器,允許工程師直接在數字核心原型上運行遊戲和測試,省去了製造一顆真實產品來測試和修復錯誤的步驟。

不過,IKos價格不菲,每台售價高達100萬美元。

黃仁勳堅決果斷地購入了這個設備,但英偉達的資金可維持時間也從9個月縮短到了6個月。

研發的另一個挑戰是產品必須兼容當時的VGA標準,可公司內部並沒有設計VGA內核的專家。

不可思議的是,黃仁勳成功地從英偉達的競爭對手Weitek公司獲取了VGA內核的設計許可!

黃仁勳用他驚人的商業談判技巧拯救了公司,此後這樣的事又發生了很多次。

最終,RIVA 128在1997年4月的遊戲開發者大會上首次露面,它的性能超越了市面上最好的顯卡,英偉達強勢重返3D圖形市場。

在發佈後的短短4個月內,英偉達就出貨超過100萬顆RIVA 128,佔據了個人電腦圖形市場份額的1/5。

《個人電腦》雜誌授予RIVA 128「編輯推薦獎」,《電子與電腦》則將其評為1997年「年度產品」。

包括戴亞、Gateway 2000、美光電子和NEC在內的大型個人電腦製造商,都將該產品集成到其電腦中以趕上假期銷售季。英偉達在1997年第四季度實現了140萬美元的利潤,這是它成立4年以來的首次單季度盈利。

RIVA 128是英偉達首款大獲成功的產品。它獲得的美譽徹底消除了人們對NV1的糟糕印象。

但NV1和RIVA 128的餘震,長久地影響了英偉達。

被危機塑造

瀕臨破產的危機感深深埋在了黃仁勳心底,他也致力於向每一位員工轉播這種危機感。在公司每月例會上,他都會說:「我們距離破產只有30天。」

NV1讓英偉達意識到,在科技行業,僅僅一個錯誤的決策或失敗的產品都可能是致命的。英偉達僥倖度過危機,勉強從絕境中熬了過來,最終在僅剩的幾個月內依靠RIVA 128的成功才挽回了局面,而這種好運氣並不會永遠都在。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英偉達的憂患意識幫它度過了後來的很多次危難。

除了危機感,NV1事件還讓英偉達把對時間和效率的追求刻進了DNA。

開發RIVA 128時,為了節約時間,黃仁勳要求在其物理原型還沒完成之前就開發驅動程序。這顛覆了傳統的流程,但在後來成為了英偉達產品開發的標準。

從那時起,英偉達就要求必須在生產初期準備好驅動程序:在所有的重要應用和遊戲上進行測試,並確保和之前的英偉達產品完美兼容。

RIVA 128的成功表明,英偉達能夠在1年內設計和推出一款新產品,雖然這是在破產的威脅下全力以赴完成的。

那麼,英偉達能否找到一種方法,把RIVA 128的生產速度轉化為可持續且可重覆的模式呢?

黃仁勳想到了一個方法可以令英偉達領先於對手,而且持續領先。他說:「我們要徹底重組工程部門,使其與市場的更新週期保持一致。」

英偉達將設計團隊分為三組。第一組負責設計新的產品架構,而其他兩組與第一組並行工作,開發基於新產品的迭代版本。這將使公司可以每6個月發佈一款新產品,從而匹配個人電腦製造商的採購週期。

從此,英偉達開始了它「永遠領先於行業對手」之路。

它在對手之前發佈產品更新軟件,在對手之前變革公司架構以適應發展,在對手之前建立新的行業標準,在對手之前投身人工智能……

而那個曾經將英偉達逼至絕境的3dfx公司,一步慢步步慢,所有戰略舉措和產品押注都失敗了,2000年被英偉達收購了。

英偉達能從圖形處理公司,成長為人工智能全產業核心之王,或許就是因為它不像3dfx那樣第一款產品就成功了。

如果NV1沒有失敗,英偉達不會有動力改變;英偉達如果沒有從早期的、更傳統的形式中進化,就不會發明GPU或創造CUDA,也就沒有如今的市值第一了。

難怪創始人之一普里姆說:「如果NV1沒有失敗,英偉達就會失敗。」

英偉達之道

英偉達經歷過瀕臨破產的時刻,但每一次,即使壓力巨大,公司也總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然後化為前進的動力。

這是英偉達獨特的文化。它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即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就必然會帶來巨大的回報。這是一種在逆境中堅持不懈的動力。

而英偉達的這一特點,是由黃仁勳賦予的,是黃仁勳的個人意志塑造了英偉達。黃仁勳是科技行業中任職時間最長的CEO,他自己還在不斷打破這個記錄。

因此黃仁勳是解讀英偉達的關鍵,《英偉達之道:黃仁勳和他的科技帝國》是首部採訪到黃仁勳本人的英偉達商業科技書。

科技金融記者金泰已經深度追蹤報導英偉達30年了,幾乎見證了這個公司的一生,他決心為這個企業寫一本書,而且是完整的企業故事。

為了撰寫這本書,金泰採訪了超過100位受訪者。其中許多人是英偉達的現員工或前員工,他們非常瞭解公司的內部運作模式。受訪者包括三位聯合創始人,以及大部分早期和現任的高級管理團隊成員,還包括最早投資英偉達的2位風投家、科技行業的CEO、幫助英偉達製造和銷售產品的合作夥伴,以及那些與英偉達競爭但幾乎總是失敗的對手公司。

當然,最重磅的受訪者還是黃仁勳本人。

《英偉達之道》以黃仁勳的果敢決策和戰略眼光為主線,全景呈現了全球市值最高公司英偉達30餘年的艱難發展歷程。

書中首次公開了英偉達從圖形處理公司到AI核心之王的商業創新模式,各個時期的核心產品研發與企業戰略佈局。書中還介紹了黃仁勳的人生經歷,他在技術革新、市場搏擊、企業管理中的獨特智慧和方法。

  • 英偉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卻未必不可複製。英偉達是如何塑造有別於其他科技公司的企業文化?

  • 多次瀕臨險境又如何絕地反擊?

  • 在人工智能技術爆發的大環境下,英偉達如何借勢而上,維持其引領地位?

或許,在這部《英偉達之道》中,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