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薯條啃下國際市場

出品 | 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 | 陳姚戈

編輯 | 苗正卿

頭圖 | 視覺中國

薯條,這個西式快餐廳最賺錢的配菜,正在引領一場貫穿種植到生產的產業變革。而中國本土工廠正借助這一趨勢,在全球市場贏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今年前十個月中國雪藏薯條出口量達到15.51萬噸,超過2023年全年雪藏薯條出口量。自2015年以來,中國雪藏薯條出口量持續上升。2022年,中國首次成為雪藏薯條淨出口國。隨著生產能力提升,淨出口趨勢有望持續。

中國雪藏薯條產能的崛起可以說是發生在食品工業領域的「市場換技術」——龐大的消費市場在上世紀吸引外資投資,他們在這裏開門店培育消費者對薯條的需求,建立供應鏈、引進加工技術,在上遊培育農戶發展訂單農業。直到需求不斷增長,新的國產玩家入局,一篇新的故事啟幕。

全球疫情是其中一個轉折點,一個重塑亞洲薯製品供應鏈市場格局的轉折點。

疫情、俄烏衝突和自然災害打亂了全球雪藏薯條供應鏈,歐美貨輪難以進入亞洲,給中國和印度帶來了擴張市場機會。2021年起,亞洲各地的西式快餐巨頭紛紛傳出缺貨消息:新加坡肯德基不得不改售土豆餅,日本、馬來西亞和印尼的麥當勞則暫停供應大份薯條。

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危機促使各國和品牌尋求更穩定的供應商。自2020年起,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薯條消費大國從中國的進口量迅速增長,而來自歐洲和北美的進口量增長顯著放緩。疫情後,中國與印度共同取代比利時、加拿大,成為菲律賓、印尼等國進口雪藏薯條的主要供應來源。

數據來源:UN Comtrada Database
數據來源:UN Comtrada Database數據來源:UN Comtrada Database

中國本土企業也抓住了疫情帶來的市場缺口。在全球和中國都面臨薯條短缺、中國馬鈴薯價格飛漲的2022年,國產薯製品加工的領軍企業凱達恒業決定將1/3的產品出口海外,成功攻入國際市場。目前,凱達恒業的收入結構中,40%來自海外,60%來自國內。

但這背後更重要的是,國產新玩家的入局與新效率模式推動了供應鏈的「提質降價」,價格優勢創造市場機會。美國農業部援引Trade Data Monitor的數據,2022年前六個月,菲律賓從中國進口的雪藏薯條平均價格為922美元/噸;而從美國進口的雪藏薯條平均價格為1128美元/噸。

1.  中國製造

據瞭解,在外資品牌主導的時代,國內雪藏薯條的價格一直在百元以上每箱。而凱達恒業等國產品牌大幅度提升產能後,國內雪藏薯條的價格被打到了百元以下。

以凱達為代表的國產薯製品加工企業的價格優勢,依靠的是中國產地與中國製造的雙重優勢。

在亞洲,中國和印度被認為是最適合種植雪藏薯條所用馬鈴薯的國家。雪藏薯條對原料要求嚴格,需要馬鈴薯高澱粉、低糖分,並且大小均勻、表面光滑。這類馬鈴薯適合在北緯40-50度的冷涼區域生長,如中國的內蒙古、甘肅、寧夏、河北等地。這些地區的氣候與加拿大、美國北部相似,能滿足優質加工馬鈴薯的種植需求。印度雖不在雪藏薯條加工馬鈴薯的”黃金緯度”內,但其高原地區和北方平原氣候接近溫帶,同樣為種植高幹物質、大塊莖的馬鈴薯提供了理想條件。

西式快餐及其供應鏈進入亞洲後一直在尋找合適的馬鈴薯種植地。上個世紀80年代,麥當勞的供應商辛普勞曾考察泰國、南韓和菲律賓等地的種植條件,但直到來到中國,辛普勞才發現適宜的氣候和環境。

馬鈴薯的加工和種植業培育了許多「中國薯都」,烏蘭察布就是其中之一。烏蘭察布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擁有適宜的氣候條件、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土地,以及悠久的馬鈴薯種植歷史,並已形成了從育種、種植到深加工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世界三大雪藏薯條供應商之一的藍威斯頓,以及凱達恒業的加工產業園都選擇落戶烏蘭察布,讓這個常住人口不足165萬的地級市有望成為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薯條加工基地和馬鈴薯澱粉生產基地。

不僅是種植條件,薯種的選擇與質量也會影響薯條的質價比。當時中國種植的馬鈴薯大部分更適合中餐烹飪,澱粉含量低、糖分含量相對高,辛普勞認為其不符合雪藏薯條加工需求。隨後,辛普勞引入了布爾班克(Russet Burbanks)等品種,並於1993年在中國合資成立了首家雪藏薯條工廠。

隨著連鎖快餐巨頭在中國的擴張,愛味客、辛普勞、麥肯等國際企業相繼將先進的馬鈴薯品種、加工技術和設備引入中國,推動了雪藏薯條供應鏈的本地化。自2005年起,本土企業藍頓旭美、雪川、明傑、凱達恒業逐漸嶄露頭角,並開始與國際巨頭爭奪市場份額。

除了臨近北緯41-43度黃金種植帶的優勢,中國製造的能力也逐漸外溢到薯製品加工業。國產玩家在學習與消化外資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垂直一體化的供應鏈,進一步提升供應鏈效率。例如就近種植基地修建加工產業園,引入配套企業與服務,降低運輸成本;利用內蒙古當地的能源優勢,降低能耗成本;薯製品加工自動化程度高,人力依賴度低等等。

公開信息顯示,雪川目前年產法式雪藏薯條約15萬噸,產品已出口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凱達恒業則向虎嗅透露,其烏蘭察布產業園年加工馬鈴薯67萬噸,未來太仆寺旗產業園建成後,公司總加工能力將提升至140萬噸,雪藏薯條產能預計達70萬噸。這一產能規劃將使凱達在兩年內有望成為亞洲雪藏薯製品加工能力最強的企業。

雪藏薯條的消費,也帶動了我國馬鈴薯種植結構的變化。連鎖快餐巨頭需要大批量、標準化、穩定供應的產品,倒逼工廠開發、使用符合薯條加工標準的馬鈴薯品種,並通過訂單農業與大規模種植戶、合作社合作。根據Mysteel農產品調研數據,2024年北方一作區(主要包括內蒙古、黑龍江、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陝北、寧夏、甘肅等地)的馬鈴薯總種植面積較2023年增長約6.10%,增長大多來自「大西洋」、「麥肯」等訂單加工薯的種植。

2. 薯條大市場見證中國產能崛起

國產玩家掀開了亞洲市場的一角,但薯製品加工仍是高度集中,且全球分佈不均的行業。

從出口數據來看,全球雪藏薯條出口量高度集中於少數發達國家,前五大出口國(比利時、荷蘭、加拿大、美國和法國)長期佔據全球出口總量的80%以上。

這不僅反映了生產和技術能力的集中,還揭示了國際產業鏈中的不平等關係:發達國家主導生產和出口,而發展中國家則更多依賴進口,處於產業鏈的下遊或市場消費端。國家基金項目「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的文章指出,馬鈴薯速凍薯條生產不僅要求原料專用化,對成套生產加工設備也有較高的要求,長期以來我國大型成套馬鈴薯速凍薯條生產線完全依賴進口。

受製於原材料的品種、產地和生產規模,以及連鎖快餐巨頭對供應鏈的要求,亞洲大部分國家只能選擇進口雪藏薯條。

然而,隨著近年來外資企業在亞洲的投資、擴張,以及本土市場需求增長推動本土工廠的迅速崛起,中國和印度不僅實現了雪藏薯條的本地化供應,還逐步在亞洲市場佔據一席之地,成為新興薯條出口大國。

2015年和2022年,印度和中國先後首次實現雪藏薯條出口量大於進口量。

根據聯合國數據,2023年,中國和印度分別出口134399噸和116077噸雪藏薯條,佔全球雪藏薯條出口總量的1.51%和1.31%,分別位列第九和第十大出口國。此外,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雪藏薯條出口量也呈現顯著增長。2023年,在雪藏薯條出口量排名前10的國家中,增速最快的分別是中國和印度,相比2018年分別增長1565%和551%,而同期全球雪藏薯條總出口量僅增長9.88%。

數據來源:UN Comtrada Database數據來源:UN Comtrada Database

國產玩家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內蓬勃的消費市場,這裏既有擴張的外資企業,還有崛起的國潮品牌。下遊市場的需求擴張正在推動上中遊的供給能力提升。

上世紀80年代西式快餐第一次進入中國時,商品經濟剛剛開放,連鎖餐飲店並不常見,西餐更是稀缺品,支撐連鎖西式快餐的食品工業也尚未在中國建立——據說肯德基在北京開第一家店時甚至要在菜市場採購食材。

如今,中國餐飲業已發展出六個”萬店品牌”,其中西式快餐佔據兩席,分別是2001年始於福建的華萊士和1987年進入中國的肯德基。

連鎖品牌的規模和效率需要紮實的供應鏈支撐。隨著西式快餐的擴張,泰臣、嘉吉、麥肯、辛普勞等國際食品巨頭相繼在中國紮根,同時也催生了聖農、千味央廚、寶立等本土食品生產商。

紅餐大數據顯示,中國餐飲的連鎖化率在2023年已達21%,未來將繼續增長。無論是肯德基、麥當勞這樣的老牌連鎖品牌,還是華萊士、塔史甸這樣的新興本土品牌,都需要能夠穩定、大規模供應且質量安全有保障的產品供應商。餐飲行業的集中化和規模化,加上新興品牌的湧現,為食品供應鏈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為了保證亞洲地區的市場份額,麥肯、辛普勞等巨頭也紛紛在中國擴建工廠。2023年,麥肯食品在陝西楊淩建成第二個生產基地,佔地419畝,一期投資2億美元。同年,藍威斯頓的第二個中國工廠投產,總投資約2.5億美元,年產雪藏薯條可達10.8萬噸。

薯條是具有潛力成就百億市值企業的大單品。靠著全球各地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等連鎖品牌的訂單,主營雪藏薯條業務的美股上市企業藍威斯頓市值約110億美元,年銷售超過70億美元;家族企業麥肯食品年收入則超過100億加元。

近日,投出了泡泡瑪特、老鋪黃金、元氣森林等消費品牌的黑蟻資本宣佈完成對馬鈴薯加工企業凱達恒業的領投,建發新興投資跟投,總額近四億元。這筆資金將用於凱達的產線建設、育種研發和品牌營銷,推動馬鈴薯全產業鏈優化整合。

普華永道今年2月發佈的《中國消費行業併購趨勢:2023年回顧及2024年展望》顯示,”食”賽道已成為消費行業最受資本青睞的細分領域。其中,農副產品賽道在2023年獲得的投融資金額位居首位,在”食”賽道前三十大交易中佔據二十席。這是因為,「農副產品具有一定的規模效應,同時部分上遊行業存在週期性,因此階段性產生整合機會」。

中國雪藏薯條產業從依賴進口到逐步實現本土化和出口躍升,背後是貫穿農業、工業與全球貿易的深刻變革。

雪藏薯條的發展由西式快餐業的擴張而被助推,但同時,它也極易被快餐業的變化影響。今年10月,藍威斯頓受到美國麥當勞需求的影響,宣佈裁員400人,並暫時關閉部分生產線以減少成本支出。未來,緊跟快餐業態變化、突破生產技術限制將是中國雪藏薯條企業成為麥肯、辛普勞一樣的「百年品牌」必須應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