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中國聲明稱「斷供」傳聞不實,三季度中國區收入佔比超15%|鈦媒體AGI
AI計算巨頭英偉達中國非常罕見對於當前市場傳聞進行回應動作。
12月12日晚,英偉達中國在向鈦媒體AGI展示的一份聲明中稱,近日社交媒體上,傳英偉達「斷供」中國為不實傳聞。中國是英偉達公司(NVIDIA)重要的市場,英偉達秉持以客為尊的初衷,將持續為中國客戶提供最優質、高效的產品與服務。
受消息印象概念股,截至週三(12月11日)美股收盤,英偉達股價漲幅3.14%。
當前,英偉達面臨中國反壟斷立案調查,引發關注。據央視新聞12月9日晚間報導,近日,因英偉達公司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及《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英偉達公司收購邁絡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權案反壟斷審查決定的公告》(市場監管總局公告〔2020〕第16號),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英偉達公司開展立案調查。
隨後有消息指,英偉達天貓旗艦店商品有下架現象。但鈦媒體AGI瞭解到,該消息不實,英偉達從未在天貓等電商渠道銷售消費級NVIDIA GeForce品牌的終端產品,並不銷售任何產品或服務,基本是「展示」作用。一般來說,英偉達都是通過七彩虹、技嘉、華碩、聯想等合作夥伴客戶方面進行銷售。
事實上,這是英偉達為了符合國內相關法律做出的合規流程。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等法律規定,一些美國企業通過合資企業的方式,在中國實現巨大收益。有消息人士向鈦媒體AGI表示,目前英偉達依然向中國市場正常供應符合規定的消費級顯卡產品,因此並不存在「停產」可言。
此外,12月12日有報導稱,英偉達今年在中國大幅增強了其研究團隊,特別是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通過增加數百名新員工來實現這一目標。據知情人士透露,到今年年底,英偉達在中國的員工總數預計將從2024年初的約3,000人增加至約4,000人,其中北京地區新增約200名員工以強化自動駕駛研究。此外,公司還擴大了售後服務和網絡軟件開發團隊,體現了其在華的全面擴張戰略。
據悉,英偉達目前佔據全球 AI 算力芯片市場90%以上的份額,在訓練芯片市場上的份額高達98%以上,是目前全球 AI 大模型企業必須要使用的算力產品。
根據英偉達財報,受美國升級出口管製影響,在數據中心業務上,英偉達來自中國客戶的營收佔比已經從2023財年的19%,降低至2024財年的中個位數百分比。
鈦媒體App編輯統計了2021年至今英偉達每個季度在中國區的收入總額佔全球營收佔比,顯示出中國市場對於英偉達至關重要。最新2025財年第三季度(2024自然年第二季度),英偉達15.4%佔比、約54.16億美元收入來自中國市場,僅次於美國。
今年8月的財報會上,英偉達CFO Colette Kress稱,當季來自於中國的數據中心業務營收環比增長,中國市場仍是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的重要貢獻者,但佔比低於出口管製前的水平,英偉達在中國的競爭也會很激烈。
最新財報顯示,英偉達第三財季營收達350.8億美元,同比增長94%;淨利潤193.09億美元,同比增長109%。
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Blackwell芯片目前已全面投產,預計該產品將在未來幾個季度都供不應求。
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報告顯示,預計2024自然年英偉達GPU產品線中近90%將屬於Hopper平台,包括H100、H200、H20、GH200方案,主要針對HPC(高性能計算)特定應用AI市場,而H200 GPU將於2024年第三季度後成為英偉達供貨主力。
近期一場活動上,黃仁勳闡述了英偉達保持領先地位的總體戰略。黃仁勳指出,英偉達已經從過去的以遊戲業務為主「轉型」為以數據中心業務為主,公司還希望開闢新的AI市場,例如工業機器人,並計劃與每一家電腦製造商和雲提供商合作,「下一波AI浪潮將使價值50萬億美元的重工業實現自動化」。
黃仁勳指出,中國在美國科技產業的全球市場中是不能被取代的,美國政府出台的種種限制,只會對美國企業造成巨大損害,若無法與中國貿易,美國企業將遭受「巨大損失」。
對於即將到來的2025財年第四季度,英偉達給出了375億美元的營收指引,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371億美元,但未能觸及部分分析師的最高預期(410億美元)。
黃仁勳強調,英偉達將繼續「完全遵守」美國政府的貿易法規。他直言,芯片產業鏈依然處於全球化狀態,美國芯片製造商距離供應鏈獨立至少還有10年-20年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12月11日,《China Daily》(中國日報)針對英偉達被調查事件在一篇評論文章中指出,對英偉達展開反壟斷調查,不僅不能抹煞中國為在華外企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的努力,反而凸顯出中國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正如中國在各種場合多次重申的那樣,中國將繼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歡迎外企來華,共享中國發展紅利。
(本文正選於鈦媒體App,作者|林誌佳,編輯|胡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