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萬+用戶!測測CEO任永亮:一個行業既不能離AI太近也不能離AI太遠 | MEET 2025

編輯部 整理自 MEET2025大會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原來困擾行業的很多技術難題一次性就被大模型解決了。」

測測,一個AI驅動的泛心理APP,如今已成為擁有約4000多萬用戶的垂類應用。

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

本次量子位MEET 2025智能未來大會上,心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任永亮「從泛心理行業看垂直行業如何AI化」這個話題分享了他的經驗見解。

對於公司核心產品測測,任永亮表示,早在2019年,測測就上線了首個基於BERT的泛心理領域問答模型,獲得了超出預期的用戶反響。談到AI轉型歷程,他認為一個行業既不能離AI太近也不能離得太遠,關鍵是找準平衡點,「如果太遠的話沒辦法用這樣的服務,如果太近的話很容易被淹沒」。

為了完整體現任永亮的思考,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量子位對演講內容進行了編輯整理,希望能給你帶來更多啟發。

MEET 2025智能未來大會是由量子位主辦的行業峰會,20餘位產業代表與會討論。線下參會觀眾1000+,線上直播觀眾320萬+,獲得了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與報導。

核心觀點梳理

  • 很多趣味測試可以更高頻地和用戶建立連接,從而解決需求端問題;

  • 心理問題有一個天然的特點,或者說優勢,它和AI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基於語言給用戶解決問題;

  • 一個行業既不能離AI太近也不能離AI太遠

  • AI非常適合做demo,做60分很容易,但做到90分往往很難,需要做好期望管理;

  • 具身化與主動交互是泛心理服務的AI化新方向;

以下為任永亮演講全文:

泛心理這個垂直行業如何AI化

大家下午好!我分享的主題是從泛心理行業看垂直行業如何AI化

首先聲明,我們只是AI領域的一個應用者,也就是把先進技術和具體需求相結合,所以可能沒有太酷炫的技術分享。只期望幫助大家由點帶面地看:AI時代下,一個行業裡面發生了哪些事情以及如何應用AI。

具體而言,我們的核心產品叫測測,相信大家也或多或少聽說過。我們把它定義為AI驅動的泛心理APP,以科技驅動泛心理在線服務的平台。

目前,測測約有4000多萬用戶,如果從應用市場排行榜來看,我們算是中國最活躍的泛心理在線社區。

測測於2013年正式上線,當時移動互聯網也剛興起,我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做測測這款APP。

為什麼做這樣的APP?

首先從本質上來說,我們解決的是泛心理領域的問題。什麼是泛心理?根據馬斯洛需求模型的五個層次,最底層是生存,生存之上是安全,安全之上是愛和歸屬,愛和歸屬再往上是尊重,尊重再往上是個人實現、自我實現。

泛心理需求是指在愛和歸屬層面上去滿足用戶的一個心理需求,加「泛」字是因為我覺得專業心理諮詢太過於嚴肅,或者太難以落地,為了讓更多用戶能夠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我們定義成泛心理。

所以從馬斯洛需求模型上可以看出,越底層的需求越可能是一個更大的產業,或者在經濟發展早期階段更重要的產業。 比如說生存,生存涉及到衣食住行,我們可以看到「衣食住行」這每一個字背後都是一個或者幾個萬億級公司。穿衣有淘寶,吃飯有美團,住的房地產更不用多說了,出行有滴滴等等。

我們名義上解決泛心理需求更高層次的需求,但是我們的發展只有建立在前面需求被滿足基礎之上才有可能。

所以從泛心理需求來說,經濟快速發展以及社會現代化導致泛心理需求的擴張(一般所有國家都是在人均GDP超過1萬美金以上),才會出現這樣一個需求,或者說這個需求才被重視。

數據顯示,中國是在2019年才實現了人均GDP一萬美金,如果對比1978年,這增長了66倍。這是兩代人的一個差距,這一快速增長過程導致了很多泛心理問題的出現,而我們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髮展。

從成立初的2013年~2016年,我們先解決的是PMF問題(Product Market Fit,產品市場匹配度)

我們發現,傳統心理諮詢服務並沒有在中國這個市場通過PMF認證。原因包括認證門檻比較高,很多做心理諮詢的用戶會反饋,「為什麼心理諮詢師只是聽我說說話,我就要給他付這麼貴的費用」,諸如此類各種各樣的問題。

而且從文化基因來說,我覺得基於東方儒家文明的中國的精神世界,也和西方不同,以致於所衍生的心理諮詢形式也不同,這也是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需求端需要去驗證的問題。

還有服務理念。我本科專業是預防醫學,對應就是臨床醫學,臨床醫學直接解決問題,預防醫學通過宣教,通過社會化的方法以更低的成本去幫助更多人解決問題。

所以說種種因素綜合起來,2013~2016年我們主要就在解決市場匹配問題,我們發現很多趣味測試,比如MBTI測試,或者各類娛樂測試,它可以更高頻率地和用戶建立連接,從而解決我們需求端的問題。

用AI解決供給端瓶頸

在線平台是我們從2016年開始做的,原因是發現服務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數量存在很嚴重的不足。包括認證心理諮詢師,規範不統一,名義認證上百萬,但真正能夠提供服務的並不是很多。

心理問題有一個天然的特點,或者說優勢,它和AI本質是相同的——基於語言給用戶解決問題。當我們發現這些問題之後,我們很早就確定要用AI化的方式去解決這個供給端瓶頸的問題。

具體而言,我們在2019年就上線了第一個泛心理領域的問答模型。它是基於BERT去做的,大概2億參數,上線之後出乎我們意料,用戶對它接受度很高,看到了很多分享和傳播。我們一直在這個方向深耕,不過由於公司是一個應用型公司,所以我們有很多底層技術限制。

為了拓展,我們在2023年正式引入大模型,我們講大模型和行業領域知識相結合,升級我們的大模型。今年,我們的大模型也通過了國家網信辦備案,目前有接近50%的月活用戶和付費用戶,一半以上付費用戶都是使用AI服務。這個就是過去做過的一些事情。

總之,2023~2024年接近兩年時間,我們一直在做AI化的事情。期間有三種心態,最早是很震驚的狀態,原來困擾行業的很多技術難題一次性就被大模型解決了,也因此覺得移動互聯網又產生了一個新的發展空間,對我們個人的創業精神上也是很大的鼓勵。

但是馬上我們也開始擔憂,我們這個領域知識的內容是不是會被ChatGPT所替代,或者被其他大模型公司所替代。

後來我們也分析到底什麼樣的模式更合適,答案是一個行業既不能離AI太近也不能離AI太遠,如果太遠的話我們沒辦法去用這樣的服務,如果太近的話又很容易被淹沒了。

因此,後來我們定義說,自身的行業是有可能活下來的(雖然相關擔憂一直存在)。畢竟平台上有兩萬多名諮詢師一直活躍,而且用戶一直很喜歡我們的產品。

我們是一個有粉絲的產品,所以這些在AI時代都是變成了一個很難得的資源。

最後再加上開源技術比較成熟,我覺得我們的心態更加堅定了。在開源層面上,我們可以發揮原有的聚焦用戶的優勢,讓人和AI相互合作。讓AI能夠幫助我們的諮詢師更好為用戶服務,同時通過諮詢師為用戶提供服務,我們也能夠得到很多如何提升AI效果的Commonsense。

AI化是一整套組織工程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三個實踐感悟。

第一個是期望的管理。因為AI非常適合做demo,做60分很容易,但做到90分往往很難。

比如可能一開始我們看到一個案例會覺得,這個AI帶來的變化太大,所以決定All in AI,但隨之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我們首先需要注意管理期望,既包括自己的,也包括團隊的。

實際上,AI一上線必然對現有的業務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為了避免影響發生後團隊再跳出來質疑,所以核心是做好預期管理。從短期看未必能做好,但通過分析行業以及AI技術本身,它將在長期內成為一個核心動力。因此,不管是短期還是長期,我認為預期管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第二是一項組織工程。AI不只是算法工程師的事,需要集全公司之力。

分析過去兩年我們一些失誤或做得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之前移動互聯網的團隊在做AI這件事時,無法意識到AI本身的意義和價值所在,依舊在沿著慣性按傳統模式去零敲碎打,或者慢慢優化,並不能發揮AI最大的價值。

所以如果我們要決心做AI化,可能要注意讓整個組織全部圍繞AI展開,包括AI如何去影響產品、運營,以及技術,它是一整套工程。

最後一個是相信年青人。剛才我看VAST的產品(另一家做3D大模型的嘉賓)非常有創新,因為創始人非常年輕,我們在剛開始決定AI化的時候,對很多曾經有輝煌履曆的人產生一些迷信,後來發現還是沒有束縛的年青人才能驅動後面的創新。

具身化與主動交互是泛心理服務的AI化新方向

展望未來,我們還有更多需要探索的方面。

首先是具身化。從心理諮詢來看,諮詢師除了文字語音還需要表情動作、儀式感,未來泛心理服務不僅僅AI化,還要在AI基礎之上再往前走一步得到具身化。

從技術角度來說,我們也需要給AI輸入多模態,只有這樣具身化才能夠實現多模態。從國內外競爭來說,做大模型非常難,但到了具身階段,我們可以利用中國供應鏈優勢做出更多創新形態。

其次是主動交互。現在大多數AI服務都是響應式的,問它一個問題,它的回覆並不能主動結合情景去發問,或者提出它的訴求。就拿中國人見面常說的,「你吃了嗎」,這個問題本身並不是一個任務,而是代表一種情商。

所以更多需求是基於場景做一些主動提問,這也是為了打開後面的談話。我們覺得到了具身階段,是有可能達到主動交互的層面的。

最後是科技向善。如今AI的服務和移動互聯網不一樣,移動互聯網是連接,AI更多是整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需要關注AI帶來的外部社會效應。

以上為全部分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