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十年,走到新的起點
快看漫畫於本月舉辦了諸多活動,慶祝自己的十歲生日。
十年似乎很長,這家從零起步的創業公司,已經穩穩站到行業頭部,成為“一站式漫畫生活方式平台”。十年又好像很短,期間中國漫畫行業經曆的巨變可以一句話梗概:紙媒式微,網漫從極速擴張邁入了增速放緩的階段。
無法否認,冷靜下來的國漫行業暴露出了一些需要直面的發展問題。針對行業現狀,有平台退場,有作品停更,有創作者轉行離開,也有愛好者半開玩笑地說著“我們國漫要完蛋啦”……
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一直有從業者相信漫畫的價值和可能性,他們在不斷尋求突破點,渴望在國漫的下一個十年,帶給人新的期待。
中國網漫的十年起伏
最早的漫畫論壇有妖氣,轉型成原創漫畫平台的隨後幾年,是中國互聯網漫畫快速湧現的時期。紙媒遭到互聯網的顛覆性衝擊,雜誌上一些成熟作品與作者順勢搬家到網絡。同時由於網絡平台能提供更多連載機會,一時間,各種題材的漫畫橫空出世。
網漫的關鍵節點約在2014年。一方面,移動互聯網逐漸普及,眾人的娛樂方式向手機端傾斜,快看這類以條漫為主的漫畫平台,與年輕人新的閱讀偏好相匹配。另一方面,市場上已經出現《十萬個冷笑話》這類高人氣漫畫IP,隨著資本入局,行業快速膨脹,大量漫畫平台與漫畫工作室湧現。
漫畫家北巷曾回憶道:“網絡漫畫最火的那幾年,市場空前繁榮,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漫畫APP(平台)出現,各種不同平台瘋狂砸錢搶作者搶資源,稿費水漲船高。”資本看好、熱錢湧入,有潛力的創作者與作品獲得可觀回報,市場在平台競爭中不斷擴張。
不少平台,發掘新的作者和內容、推進IP的衍生開發,最終都指向燒錢。於是這股熱潮持續了幾年,資方投資便漸趨理性。2018年之後,國漫行業較有影響力和話題度的事件,包括咪咕動漫、大角蟲、左岸卡漫等平台被爆欠薪,網易漫畫、有妖氣等平台易主、關停,行業拐點悄然而至。
預想中的轉機並沒有到來。隨著用戶的娛樂方式更多元化,短視頻、短劇、遊戲等娛樂方式帶來了更加激烈的競爭,穩中求進成為各漫畫平台的首選。
這種狀況下,產業鏈上各環節的問題被放大:站在消費端的讀者認為市場同質化,優質內容產出不足;作者創作壓力增加,收入減少;漫畫平台則焦慮用戶增長,以及有待完善的商業模式。
短短幾段話,很難完全概括各方的艱辛與難處。巔峰時期,愛好者們立馬叫得出名字的漫畫平台至少都有十幾個。行業經曆一輪長達幾年的淘汰賽後,如今留下來的,只有快看、騰訊動漫、嗶哩嗶哩漫畫三家常被讀者提及。此等落差,屬實叫人感慨。
獨立漫畫平台,如何成長?
網絡漫畫經曆數年的行業洗牌,現有漫畫平台已然形成各自不同的內容風格。
比如背靠互聯網巨頭的騰訊動漫,漫畫類型比較齊全,在原創國漫IP的開發方面進行了諸多嚐試。被閱文收購之後,未來雙方業務註定聯動得更為緊密,會推出更多小說IP改編作品。
嗶哩嗶哩漫畫手握不少日漫資源,還有一部分承襲自有妖氣的優質國漫資源,能夠結合平台現有生態展開衍生開發。
快看則聚集了大量年輕用戶,雖然男性向漫畫亦有優秀之作,但整體看來,平台的女性向作品更受歡迎,同時在積極推動佳作出海。
憑藉自己的風格優勢,三家平台在國漫市場站穩腳跟。不過其中的快看顯得尤為特殊,作為唯一沒有大公司兜底的獨立漫畫平台,它面對市場環境變革做出的應對策略,更加敏銳靈活,當然也更有挑戰。它突出重圍的曆程,如今倒是值得拎出來單獨回顧一番。
誕生初期,快看便已找準自己的獨有切入點,“第一家條漫APP”“女性向”的創新標籤,既跟上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又正好填補了彼時國漫市場的空缺。那時候甚至少有“國漫愛好者”一說,漫畫創作者與讀者,受日本少年漫影響頗深。快看憑藉條漫迅速跑到網漫市場前列,同時用內容差異化,吸引許多非日漫核心讀者加入“看漫畫”的行列。
隨著短視頻浪潮興起,快看推出了漫劇,並付諸社區化建設與運營,希望突破用戶瓶頸。“國漫第一平台”的地位,在快看的各方嚐試中加以鞏固,截至去年年底,快看已經聚集3.8億用戶,漫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融入年輕人的日常。
今年,穀子經濟進入大眾視線,快看在商業衍生的幾年前佈局,加上線下漫展、快閃等活動的順利舉辦,讓平台順利抓住了這一風潮。有報導顯示,今年快看周邊電商僅用Q3一個季度,就完成了去年全年兩倍的銷售業績。
重溫快看的崛起和發展之路,不難發現,在行業發展的關鍵節點,平台進行創新嚐試的必要性。“我們是中國現存唯一仍獨立的國漫平台公司。我們做著前人還沒做過、不敢想的事,我們做出了很多改變。”在發給內部的十週年全員信上,快看創始人陳安妮寫道。
扭轉國漫現狀可謂任重道遠,平台理應探索順應時代的創新,或許並非所有嚐試都收穫理想成績,還有的嚐試無法在短期內看到成果,但邁出舒適圈的每一步,都有助於平台建立完整的內容生態體系,解決行業的現實困境。
誰能擔起國漫下一個十年?
漫畫行業的未來還可期嗎?答案是肯定的,畢竟世界上已有成功先例。行業發展目標很明晰,且不說全世界文娛公司都想看齊的迪士尼,離中國地理位置更近的日本、韓國,其漫畫市場也已經成熟,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
在日本漫畫市場,我們不妨看看集英社的內容調整。上世紀90年代“黃金期”之後,《少年JUMP》等雜誌銷量猛跌,網絡平台JUMP+、條漫平台JUMP TOON應運而生,如今集英社人氣新作越發契合網絡閱讀習慣,情節一波三折、故事線推動速度加快,再押寶漫改動畫,兼顧全球化需求。日漫出版社、動畫各大出品方經過幾十年的共同摸索,已然打通角色、故事到IP授權的盈利模式,讓內容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有所緩衝。
再看韓漫,身為網絡時代逆襲的後來者,它的迅速成長離不開發達的娛樂產業加成。韓漫頭部網絡平台有Naver、Kakao等娛樂巨頭支援,助力平台熬過吸納用戶、養成付費習慣的時間段,後有韓劇幫助漫畫引流,完成變現。近幾年“卷”本土市場之餘,韓漫的海外市場爭奪戰也打得如火如荼。
理想很美好、目標很明確,但在暢想詩與遠方之前,國漫需要蹚出一條自己的路。此前的國漫被按下加速鍵,成長得有些措手不及。當代文娛內容本質是對用戶注意力的競爭,流量越來越低,內容同質化越發嚴重的背景下,行業到了必須創新的關鍵節點。
對漫畫平台來說,二次元風口不容錯失,比如技術更新、全球化趨勢的還有新的消費熱點,這也是當前漫畫平台正在關注的事情。
漫畫形態還能創新嗎?在快節奏著稱的網生內容時代,閱讀漫畫仍是一件需要用戶付出耐心、“慢慢感受”的事情。作為漫畫運營方,平台應堅守長篇連載漫畫需要的慢節奏,又須適應時代的快節奏。過去十年,條漫的創新適應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未來是否可以進行類似短視頻的某種創新,以滿足讀者輕量閱讀的需求?
AI會是行業的答案嗎?儘管AI技術還不夠成熟,儘管很多人抵製、看衰AI,儘管AI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備,但技術發展的趨勢滾滾向前,在各行各業都在探索AI應用的當下,漫畫從業者應該秉承著包容的態度,去探索新技術,找到最優的落地路徑,讓漫畫行業跟上時代的發展。
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商業化創新。以尚在野蠻生長的穀子經濟為例,中信證券指出,根據對國內泛二次元領域的測算,IP衍生市場規模有望超5000億元。前文提到的快看,就在緊跟外部環境的變遷,不僅在出版行業成了最大的漫畫出品方之一,單IP周邊年銷售額還突破了千萬級。穀子經濟的火爆,讓大家看到了商業化創新給行業帶來的巨大活力。
可以預見,國漫的下一個十年,屬於通過創新率先從當前困境突圍者。
過去的國漫,也曾經曆斷檔、紙媒式微等困難節點,一步步走到網絡時代,如今的階段自然也要行業各方並肩走過。我們相信,只要有人腳步未停,國漫就擁有繼續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