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AI醫療公司宣佈倒閉
大廈一夜崩塌。
近日,AI醫療企業鷹眼智慧中醫突然宣佈解散。根據一張流傳的截圖顯示,鷹眼智慧中醫戰略管理部總經理兼總裁辦公室主任呂繼有,在企業微信全員群裡發佈瞭解散通知,全體員工解聘。
鷹眼智慧中醫所處的正是火爆的AI醫療賽道。公司基於中科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等科研團隊的理論基礎,定位於智慧中醫大健康服務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去年年底,鷹眼智慧中醫被港股上市公司江山控股收購了69.45%股權,代價為600萬元。
但好景不長,AI行業不光有造富神話,同樣也有破產和倒閉。
放眼望去,一大批AI創業企業正在倒下:年初,國內AI創企竹間智能對於部分虧損業務進行優化,進行了少部分崗位的停工;部分海外AI企業也走向「倒塌」,亞馬遜、英特爾等投資的兒童AI機器人品牌Embodied AI,宣佈將停止運營;美國AI獨角獸Afiniti,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這無疑給當下萬千AI創業公司敲響警鍾——做好現金流管理,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
背靠上市公司,它宣佈解散
沒有一絲預兆。
12月9日晚,港股上市公司江山控股旗下的AI 醫療企業鷹眼智慧中醫宣佈解散,全體員工解聘。
根據網傳的截圖,鷹眼智慧中醫戰略管理部總經理兼總裁辦公室主任呂繼有,突然在企業微信全員群裡發佈瞭解散通知。通知稱,因公司經營遇到巨大問題,資金無以為繼。
經股東研究決定,自2024年12月9日起公司解散,全體員工解聘。所有員工的薪酬核算到2024年12月9日,社保公積金繳納至11月。對於之前月份的社保、醫保、個稅及公積金,公司承諾後續完成補繳。未支付的薪金將根據離職情況分批發放。
通知提供了一些補償方案,並表示如員工不接受以上協商方式,則自2024年12月10日,由公司單方解除勞動關係,後續根據資金情況另行協商。
據新浪科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員工表示,公司此前已經拖欠了他四個月的薪金,對於新的方案,他質疑這是否只是一次戰術性的拖延,因為薪金發放仍存在不確定性。
截至發稿前,鷹眼智慧中醫尚未就解散發佈官方消息,獵雲網就此致電鷹眼智慧中醫,但電話未能接通。
根據官網介紹,北京鷹之眼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鷹眼智慧中醫)成立於2020年,是國內領先的智慧中醫大健康服務與解決方案提供商。
鷹眼智慧中醫成立之時,正值數字醫療行業的爆發,國內醫療AI再次回歸大眾的視野。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醫療AI應用市場規模已接近300億元。
基於中科院劉忠齊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李洪娟教授及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等科研團隊20餘年的理論基礎,經研究成果轉移,鷹眼智慧中醫獨創了「中醫紅外熱成像+中醫AI多參算法」技術,並開發出了「鷹眼智慧中醫可視健康服務系統」(簡稱鷹眼系統)。
鷹眼智慧中醫董事長向軍曾表示,「中醫的精髓在於個性化的辨證論治,鷹眼智慧中醫系統通過分析個人的身體狀況,提供個性化的中醫調理方案,實現了‘千人千方’。」向軍稱,「這一突破不僅幫助個人更好地管理健康,也為醫療機構提供了精準、高效的輔助診斷工具。」
目前,鷹眼智慧中醫的產品廣泛應用於全國800餘家醫療機構、百餘家大型企業以及湖南、新疆等多個縣域,已沉澱積累了1100餘萬的中醫紅外數據,2200餘萬醫療健康問診對話數據,800餘萬中西醫文獻、醫案、知識庫數據以及200億+醫學數據。
時間來到2023年12月,港股上市公司江山控股收購鷹眼智慧中醫69.45%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江山控股是一家主要從事電力業務的香港投資控股公司,收購事項將加強集團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多元化發展。
江山控股表示,公司將繼續發展其現有業務,同時加快向其他能源及健康領域的新業務轉型,增加輕資產及高科技業務的比例,以儘量提高資產回報及股東價值。
這不是江山控股首次佈局健康領域。2023年,江山控股成立北京江山永康智慧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醫學研究及實驗發展、健康諮詢服務、藥品批發及互聯網資訊服務。
即便背靠的上市公司已逐步積累醫療及健康相關業務的經驗,但鷹眼智慧中醫依然走到瞭解散的境地,給出的理由是「資金無以為繼」。AI企業研發需要大量資金,且在盈利前需要不斷融資維持運營,若資金鏈斷裂,將無法支撐公司的運營和研發。
今年三季度,江山控股營業總收入11.26億元,同比上升 21.08%;歸母淨利潤卻同比下降了98.85%,為72.33萬元;單季度扣非淨利潤也同比下降了91.93%,為462.43萬元。截至2024 年12月17日收盤,江山控股股價為0.023港元,市值3.44億港元。
江山控股的淨利潤和股價下跌,反映出市場對其經營狀況的擔憂,這可能進一步加劇了鷹眼智慧中醫的資金問題。
AI「冰火兩重天」:一邊熱錢湧入,一邊轟然倒閉
在當今科技領域,人工智能(AI)無疑是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然而其發展態勢卻呈現出極為鮮明的「冰火兩重天」景象。
一方面,熱錢如潮水般瘋狂湧入AI行業。全球範圍內,各大科技巨頭紛紛加大在AI領域的投資力度,不惜重金招募頂尖人才,開展大規模研發項目。風險投資機構也對AI初創企業青睞有加,一輪又一輪的巨額融資不斷刷新紀錄。
風險投資公司Accel的報告顯示,2024年雲計算行業預計將籌集792億美元(折合同5385.6人民幣),其中約40%的資金將流向生成式AI初創公司。
但另一方面,令人唏噓的是,不少AI企業卻在這看似蓬勃發展的浪潮中畫上句號。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明星AI企業,在短時間內從風光無限到黯然退場,讓人們看到了AI行業殘酷的一面。
鷹眼智慧中醫的倒下,就揭開了AI創企的發展之困。
儘管人工智能被視為未來發展的關鍵領域之一,但現實中,許多企業仍在商業化的道路上苦苦探索。儘管許多AI公司採取燒錢補貼的策略來爭奪市場份額,但這一策略並未能改變其虧損的現狀,難以落地的技術方案和幾乎為零的自我造血能力,讓部分AI企業的經營難以為繼。
今年10月,杭州的AI創業公司波形智能宣佈解散,波形智能成立於2023年3月,專注於個性化內容生成的技術研發,核心產品包括基於自主研發的Weaver大模型和網文寫作工具蛙蛙寫作。
早些時候,波形智能曾獲得千萬元融資,然而僅半年後便宣佈解散。
今年2月,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簡仁賢創辦的竹間智能,被曝突然宣佈因業務需求減少,開啟停工。此前,竹間智能推出了基於類ChatGPT技術的成熟AIGC產品,主打行業大模型與LLM行業解決方案。
對此,竹間智能回應稱,「目前竹間智能正對於部分虧損業務進行優化,其中涉及部分崗位的工作重組計劃,進行了少部分崗位的停工,而非全面停工停產。」
當然,兩家公司倒下,並不能斷言行業的「寒潮」,但實際上,真實的數據給出了更冰冷的答案。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內新註冊的AI企業超過23.7萬家,但與此同時,有超過8萬家AI企業陷入倒閉或破產的困境。
海外方面,也有多家獨角獸倒閉,在線設計領域獨角獸InVision決定在2024年底停止設計協作服務;曾經有10億美元估值的明星創企Stability AI,傳出資金鏈斷裂,正在尋求合併的消息……
此外,據IT桔子統計,國內34家AI上市公司中,有19家在2024年上半年依然處於虧損狀態,累計淨虧損為62.4億元。這表明,儘管AI技術發展迅速,但大多數AI公司仍未實現盈利,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創業企業面臨的困境將更加明顯。
2024年還剩不到一個月,AI行業已經歷多輪大洗牌。隨著市場成熟與競爭加劇,AI創業公司面臨多重挑戰。
首先,技術轉化與商業化落地是一大難關。眾多企業雖在技術研發上用力頗多且有成果,卻難以將技術轉化為市場所需產品或服務。如有的企業開發出複雜算法,應用時卻因成本高、操作不便、與現有系統不兼容等問題,陷入運營困境。
此外,市場競爭壓力巨大。AI 巨頭憑藉資金、技術和市場渠道優勢擴張版圖,擠壓初創企業。巨頭能持續投入研發保持領先,還可通過收購整合排除潛在對手。初創企業在與巨頭競爭時,在產品推廣、客戶獲取和價格競爭等方面均處於劣勢。
AI 初創企業倒閉潮的來襲,不僅給創業者們敲響了警鍾,也讓投資者們開始重新審視這一領域的投資風險。對於整個AI行業來說,這是一次必要的調整與洗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獵雲精選」,作者:韓文靜,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