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S賽道成為新風口,“膜法碳捕捉”黑科技受關注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宏大框架之下,幫助企業減排、綠色轉型的技術創新越來越受關注,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賽道更是成為風口漸熱的新興賽道。

在這一賽道,比爾·蓋茨、馬斯克等科技大佬重金押注,微軟、Google、騰訊等科技巨頭爭相佈局。早在2021年,馬斯克就宣佈捐贈1億美元獎勵最佳碳捕集技術,隨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通過自己的公司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投資了多個CCUS項目。騰訊則聯合產業夥伴、投資夥伴和生態夥伴共同發起“碳尋計劃”,這是中國在CCUS領域首個由科技企業發起的大規模資助計劃。

12月23日,記者從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獲悉,自今年霍普綠碳項目簽約落地大竹縣後,該CCUS項目又有了新進展。大竹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霍普綠碳項目從啟動洽談到簽約落地僅用了40多天的時間,創造了“大竹速度”。目前該項目正在穩步推進,即將投產。 立足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大竹縣將攜手霍普綠碳,逐“綠”前行共“碳”新路。

作為一家專注於碳減排、 碳轉化、碳捕捉、碳封存、碳利用的技術研發及生產的新興環保與能源公司,霍普綠碳帶來了什麼樣的技術創新呢?“目前,常用的二氧化碳氣體捕集方法有三種,最常用的是化學法,其次是低溫法,技術門檻最高的要屬物理法。霍普綠碳的技術採用的是物理法,即通過一種特殊的高分子膜在常溫常壓下捕捉二氧化碳,捕捉率能達到90%、二氧化碳純度超過96%。相比於化學法,物理法沒有二次汙染,更環保,同時比低溫法更節能、更利於規模量產與推廣。”霍普綠碳董事南錄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技術是由霍普綠碳自主研發,屬於國內首創,有效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實現了國產替代化。”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等機構發佈的《中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年度報告(2021)》預測,在“雙碳”目標下,中國在2025年的CCUS減排需求約為2400萬噸/年,2030年將增長到近1億噸/年,2040年預計達到10億噸/年。

業內人士表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如同一座未被發掘的富礦,為化工行業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潛在原料。事實上,這一排放量是2030年全球化工行業預期碳需求的16倍。CCUS作為工業領域的“煉金術”,能夠在電力、水泥、鋼鐵和化工等多個行業實現二氧化碳的捕捉與再利用,將其轉化為化學品、建築材料(如碳酸鹽)或合成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