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洽會訪談|丁國富:打造“成都造”工業軟件研發、生產高地,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製造大國,要進一步實現製造強國,亟須加快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工業軟件是賦能產業轉型、驅動數實融合的核心工具。
12月30-31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電子科技大學主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軟件合作洽談會(以下簡稱軟洽會)將在成都世紀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本屆軟洽會,來參展的既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西南交通大學複雜裝備智能製造與工業軟件研發團隊負責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丁國富及其團隊是第一次參加軟洽會。在自主研發工業軟件和裝備方面,丁國富率領團隊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丁國富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專訪。
借軟洽會平台展示近20年成果
使團隊能夠得到快速發展
中國國際軟件合作洽談會創辦於 2003 年,已連續舉辦 21 屆,是成都市深入實施高端軟件與操作系統產業建圈強鏈行動、加快培育提升國家先進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服 務)集群、深化中國軟件名城建設、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工作平台之一,為助推成都、中西部和全國軟件產業的發展發揮了積極重要作用。
近20年來,丁國富率領團隊全面開展自立自強的自主科技創新研發。多項成果為整體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國際領先,形成了複雜裝備智能定製設計、智能製造虛擬重構、複雜刀具數字化設計與製造、五軸機床精度控制等多項理論,攻克了大量的核心關鍵技術,研製了多項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致力於解決“卡脖子”問題,並將科研成果主動轉化,逐步應用於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車等重大裝備領域,服務企業超100家,產生經濟效益20多億。
丁國富坦言,“前期團隊主要結合企業需求,致力於產教融合,不停地開展研究,完善理論和方法,進行工業軟件產品的迭代、中試等,參加外界的交流較少,今年開始,團隊全面圍繞成果和產品開展宣傳,這次軟洽會就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在成都市相關政府部門的指導下,丁國富率領團隊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從成果簡介、企業宣傳、視頻宣傳、軟件演示等各方面進行了精心準備,目的就是要在軟洽會上更好地展示團隊近20年的成果和產品。
“通過軟洽會,一方麵糰隊可以瞭解所研發的成果在學術界、產業界、工業界的位置,並找到諸多需求,不停反饋回團隊開展更適應行業的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尋找客戶以及上下遊可以合作的企業,並期望得到產業資金的關注,以使產品能夠更好推廣使用,團隊和創業公司能夠得到快速發展。”丁國富稱。
破解卡脖子難題
三項技術被鑒定整體達到國際先進
工業軟件,作為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支柱,已深入融合至各類工業領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製造業綜合實力的核心標尺。
本屆軟洽會,丁國富將率領團隊重點展示其在自主研發工業軟件和裝備方面開展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據丁國富介紹,團隊主要圍繞複雜裝備智能設計、智能製造、智能運維方面開展數智融合的理論、技術研發和自主可控工業軟硬件研發。目前在複雜數控刀具CAD/CAM及精密磨削檢測一體化關鍵技術、工業軟件及裝備;基於數字孿生的複雜離散車間智能製造系列工業軟件及工業解決方案;複雜裝備譜系智能定製與柔性製造關鍵技術及工業軟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三項技術被鑒定整體達到國際先進,部分國際領先水平,十年內連續2次主持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參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形成近10款工業軟件,大部分軟件對標國外行業領先的工業軟件及裝置。
在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方面,丁國富也率領團隊作出了靚眼成績。丁國富告訴記者,工業軟件成果轉化是非常難且週期長的過程,必須長時間坐冷板凳,不停地投入。團隊就科研成果工程化應用落地開展了長期的探索,2016年和學校通過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製的成果轉化“科技小崗村”改革,開展成果產權分割。團隊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埋頭骨幹,在沒有得到外部投入的情況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目前自主研製的複雜數控刀具磨削工藝CAM軟件已經裝機100多套,五軸數控溝槽精密成形磨床實現訂單近30台套,複雜車間工業互聯數智底座及生產仿真、智能MES、孿生管控等成套工業軟件在各種離散產線、車間中逐步得到應用,並可交互虛實結合的物理、數字產線。所有成果已經逐步解決工業化進程。
打造“成都造”工業軟件研發、生產高地
為區域經濟和國家裝備製造作出貢獻
作為全國首批綜合型中國軟件名城,軟件產業是成都的支柱產業,也是成都首個萬億級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近年來建立健全規劃和政策體系,構建起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生態,創新創業氛圍濃厚。
在丁國富看來,成都人傑地靈、底蘊深厚、宜居宜業,雖處盆地,但創新動力強。目前高校眾多,科研院所眾多,大型央企多,成果迭代場景多,因此在成都創新創業,具有多重優勢:一是人力資源豐富,尤其是電子信息、軟件等方面的人力資源多;二是先進製造產業群較多,能夠很好開展產教融合,尤其與大型國企合作開展技術攻關,可以跟蹤和掌握前沿技術,高起點形成成果和產品;三是政策環境持續優化,創新創業活力更足。
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新型工業化是推進成都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和重要抓手。接下來,丁國富將率領團隊從哪些方面發力,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及成都市深化“中國軟件名城”建設、打造世界級軟件和信息服務先進製造業集群貢獻更大力量?
“團隊主要從事複雜裝備全生命週期數字化研究及相關成果轉化工作,是將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充分融入工業系統的典型代表,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力軍,也是新質生產力科技供給和產生的典型代表。”丁國富表示,接下來,團隊一方面將繼續加強理論研究、技術攻關和工程技術開發,另一方面將再次拓展成立工業軟件相關的創業公司,加強軟件開發隊伍建設,尤其在成果向產品轉化過程的開發隊伍建設,以及產品實施定製開發隊伍建設,進一步將所掌握的工業軟件、解決方案和技術推向市場,並緊密地和複雜裝備、工業母機、複雜生產系統等裝備結合,提升裝備的能力,在成都先進製造產業集群中打造“成都造”工業軟件研發、生產高地,為區域經濟和國家裝備製造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