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回答2024丨Soul App CTO 陶明:AI將成為“類真人”形態,輔助“人與人”社交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即將過去的2024年,“百模大戰”正走向AI產業專業化分工,直觀的表現是向各行各業應用落地。

抓住AI大模型發展機遇,企業紛紛將內容生產、交通運輸、科研探索等領域結合:歸根到底,都是把新技術和人類文明交融,希望間接地服務於人類生產生活。

社會是人與人關係的總和。那麼,當AI技術直接服務於人類社會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又有哪些表現形式?近日,Soul App CTO 陶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和人類一樣,AI也是要有情商的。讓AI輔助“人與人”社交,形成更好的社會關係,就需要AI具備“擬人化、感知推理、多模互動”等端到端實時對話的能力,以最終實現“類真人”的形態。

封面新聞:回顧2024年,這一年的感悟是什麼?

陶明:發展AI,要服務於用戶和市場,實現“應用落地”。

AI前期開發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尤其大模型急需大量算力及資源,而商業化的路徑短期又不算明朗,所以在今年,我們看見行業技術的爬坡曲線有明顯的放緩趨勢;但與此同時,行業也在積極地尋求一個拐點 —— “大模型應用落地”。因為只有落地,才能帶來新一輪的融資和增長,最終又再反哺到大模型的開發及新的技術點。這是一個產業演變進化所必須經曆的“正循環”,也是為什麼今年大家在耳邊反複聽見“PMF(Product Market Fit)”的原因。

而我們作為“AI+社交”的踐行者,本身就是PMF的一個範例。平台上目前有近八成的月活用戶是中國Z世代,是與“Z世代”消費符號強捆綁的平台。今年上半年,我們通過調研試圖瞭解Z世代對AIGC的態度,結果發現:有6成年輕人認為AIGC相關產品可以幫助緩解孤獨感,約1/3年輕人更願意與AI成為朋友。隨著“後物質時代”的到來,為年輕人情緒賦能,就是眼下應該去承接的市場需求。

為此,我們繼去年推出自研大模型Soul X,今年又進一步升級了AI能力,整體迭代為“多模態端到端”大模型,支援文字對話、語音通話、多語種、多模態理解、真實擬人等特性,實現了更接近日常生活的對話交互。此外,我們更把AI能力迅速落在了平台的多個功能和場景中來,例如把AI NPC引進狼人殺小遊戲“狼人魅影”,明年初更計劃推出“AI全雙工視頻通話能力”。

我們所追求的是,AI要做到有“擬人化、感知推理、多模互動”等端到端實時對話的能力,以最終實現“類真人”的情感陪伴。

封面新聞:你覺得在2024年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陶明:歲末年初之際,大家難免感慨:“啊,又一年過去了。”

但儘管時光匆匆,相信我們中的大多數也迫切地想迎來2025年,想看看新的一年會是怎樣的光景。這是人的好奇心所天然驅使的,是一件很興奮和開心的事。

回顧當然是必要的,但我不建議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眼前“得失”上。我們不妨把目光放長遠些,只要確信我們在一條對的路上,在“想成為的人/企業”這個大方向上前進即可。

我們從2020年開始擁抱AIGC,這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打開了更多的想像空間。當然,作為人與人之間連接的社交應用,用戶的“正反饋”對平台來說才是最棒的 —— 如今我們可以看到,用戶自發地在平台高頻搜索各類AI應用功能;此外,人均對話消息數、app使用時長等平台用戶黏性指標,在高基準上又斬獲了新一輪增長。而這其中,AI的應用落地功不可沒。

封面新聞:對於你的企業來說,2024年的關鍵詞是什麼?

陶明:“人機互動” 是近幾年的重點。

我們所說的“互動”並非簡單的“一問一答”;因為在社交軟件上,AI是要有情商,能陪伴療愈、緩解孤獨,和年輕用戶做朋友的。當然,在推進這項工作時,我們也碰見過這樣的質疑:“AI陪伴究竟是情感療愈,還是把人推往另外一個極端,變得更孤獨?”

需要重申的是,“人機互動”只是社交的一個“切面”,最終還是要輔助“人與人”社交,提升社交效率,做好關係維護和沉澱的。

比如,狼人殺是和社交強關聯的遊戲娛樂活動,今年,我們把AI NPC引進平台自有的遊戲場景“狼人魅影”中來豐富用戶的互動體驗。AI賦能下的NPC如今可以靈活地進行偽裝、推理,極大地豐富用戶遊戲體驗之餘,更讓遊戲當中的其他真人用戶收穫了快樂等正面情緒,輔助了他們彼此間更好地社交。

和AI對話,讓用戶重獲了社交自信,又再次回歸到人與人間高活躍的互動中來,這是我們所樂於見到的。我們希望AI可以幫助用戶提供情緒出口、打破孤獨。

封面新聞:展望未來,您有什麼樣的想法和期望?

陶明:2023年,我們經曆了世界範圍內的“百模大戰”;2024年,應用市場又迎來了模型落地的“百花齊放”。

明年,我們希望公司在產品模式上會有新一輪的創新和突破 —— 特別是圍繞互動體驗方面,我們目前正在做重點佈局,例如即將上線的“AI全雙工視頻通話能力”。AI互動繼文字、語音,再到視頻交互,這是“多模態端到端”的一次次技術升級。

當然,在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作為企業,我們也需要時刻沉下心來思考:年輕人的社交行為變化有哪些?他們的核心訴求是什麼?哪方面的供給已經飽和,哪些還有待開發?我們要在紛繁複雜的市場需求中剔除紛擾、做減法,在明確的方向上精心增益、做加法。畢竟,只有緊貼市場及用戶的社交需求,Soul才能更好地成長。

封面新聞:“請回答”從2020年啟動至今已五年了。對於過去這五年,你有什麼想說的?

陶明:衷心感謝封面新聞在年末之際的邀請。

這不僅是一個讓我深入反思過去一年並展望未來的機會,作為該欄目的忠實擁躉,我更期待在文章發表後品讀來自各行各業、不同企業高管的精彩見解。我相信這些多元的聲音可以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和靈感,為新一年帶來更多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