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創投研究院發佈《2023-2024年度科技與製造投資競爭力研究報告》

21世紀創投研究院研究員 趙娜

資本與技術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我國高端製造業與科技創新的升級。

全球競爭加劇、新技術快速迭代和可持續發展需求推動產業升級,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議題。在這一進程中,國家戰略聚焦高端裝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領域,力圖實現技術自主創新和產業鏈協同,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隨著科技競爭日益加劇,私募股權(PE)和創業投資(VC)在推動科技與製造業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企業早期孵化到產業鏈核心環節的資本賦能,投資機構的資本逐漸聚焦於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興科技領域,這些技術將影響未來的產業競爭力與發展方向。

本報告深入分析高端裝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領域,探討PE/VC資本在科技與製造業中的投資機遇與前沿熱點,旨在作為行業記錄者和觀察者,提供對創新資本與產業協同發展新路徑的思考與洞察。

隨著硬科技的崛起,創新資本已成為支撐長期技術突破的重要力量。他們加大對前沿科技的投入,並優化早期投資與長期資本的結合,以推動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21世紀創投研究院團隊走訪發現,產業資本和PE/VC機構結合技術趨勢、國家戰略及地方產業規劃,進行高效、精細化的資本配置。他們正在加入到聚焦重點領域與地方特色產業的進程中,共同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發展。

21世紀創投研究院研究員 趙娜

第一部分2023-2024年度科技與製造投資重點數據解讀

科技與製造領域已成為投資機構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全球供應鏈重構和數字化轉型的加速推進,中國PE/VC行業也在經曆前所未有的變革。這些變化帶來了新的挑戰,也催生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資本佈局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成為推動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關鍵動力。

在全球競爭壓力和技術迭代加速的背景下,科技與製造領域的機會與挑戰都在增多。國際貿易複雜性、地緣政治變化和資源分佈不均,均對傳統製造業和高科技領域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正是在這些挑戰中,科技與製造業的跨界融合為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與此同時,高端裝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領域前沿技術的突破,不僅推動了行業格局的重塑,也為中國科技製造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援。這些技術的應用促進了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並增強了企業的創新能力。資本在這些領域的投入也進一步推動了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產業資本和PE/VC投資人正加大對這些高成長性領域的佈局,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援與創新動力,助力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

在科技與製造行業,哪些細分賽道最受資本青睞?哪些階段的企業最吸引投資者?哪些地區的科技與製造投資最為活躍?通過分析2023年7月-2024年6月的投資數據,我們洞察到前述行業領域的一些變化趨勢。

21世紀創投研究院基於CVSource投中數據統計發現,2023年7月-2024年6月間,中國科技與製造領域共發生融資事件9791起,總融資金額約14567.18億元。從融資事件的數量上看,統計期間內,2024年1月融資最為活躍,共有融資事件1096起,2024年5月則最為低迷,僅有625筆融資。

從融資金額上看,統計期間內,2023年12月的總融資金額量最大,單月融資額達到約2332.43億元。2024年5月總融資金額量最低,單月融資額約613.85億元。

從投資階段看,創投機構向兩端投資的趨勢愈加明顯。一方面,創投機構更加註重投早、投小。在統計區間內,A+輪及以前的早期投資合計為2490起,占已披露總數量的30.08%。早期投資交易數量的增加,同時受到政策鼓勵、產業創新和技術驅動的共同影響。隨著政府對創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的支援力度加大,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領域的政策推動下,資本市場對早期科技創新項目的需求日益增長。同時,產業的不斷創新和技術的快速進步,也為早期投資創造了更多機會,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關注和投入。

另一方面,由於IPO退出渠道的不確定增加,併購投資正愈加活躍。統計區間內,包括buyout投資、非控制權收購在內的併購投資達到3051起,占總數量的36.86%。併購逐漸增多,尤其作為退出方式的探索,主要源於當前中國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問題以及融資環境的變化。隨著利率下降和估值調整,企業面臨的壓力仍然很大,許多投資者和創始人轉向併購尋求退出。併購提供了一個較為靈活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流動性不足和A股市場上市機會有限的情況下,成為了許多投資機構和企業的首選途徑。

從細分賽道來看,統計期間內,半導體領域的投融資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均為最高。按投融資交易數量計,緊隨其後的熱門賽道是信息化服務、機械設備、新能源與環保;按投融資交易金額計,吸金最多的熱門賽道為半導體、新能源與環保、汽車整車與零部件。其他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和機器人賽道的熱度不減。

最後,從項目融資區域上看,統計期間內,超一線城市和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科技與製造項目融資較多,其中江蘇省企業數量最多,超過1500家企業的融資或募資總額近2000億元。廣東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緊隨其後,其中廣東和浙江均有超千家企業完成融資或募資。

第二部分2023-2024年度科技與製造領域投資趨勢分析

在2023-2024年度,科技與製造領域的投資趨勢深刻受到產業政策、技術創新、商業化落地及科技成果轉化等因素的推動。隨著全球經濟和技術的快速發展,產業和PE/VC投資機構都朝著更加精準與高效的方向轉型。政策引導的力度加大,跨界技術的創新不斷打破行業邊界,企業商業化進程愈加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早期投資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性愈加凸顯。這些趨勢不僅影響了投資機構的決策,也為製造業及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和機遇。 

本文將深入分析四大關鍵趨勢,探索它們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演變和影響,為投資人、產業企業以及相關決策者提供參考。 

趨勢一:政策引導和退出路徑優化

政策導向在2023-2024年度科技與製造領域的投資中扮演了愈加重要的角色,政府產業政策和引導基金通過提供資金支援和風險共擔機制,引導資本流向具有高潛力的技術創新領域,促進了資本的流動性和市場效率。PE/VC機構與政府引導基金的合作逐漸成為投資的重要模式,尤其是在聯合投資或引導基金先行投資的情況下,一定程度上為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市場提供了資金供給。

在投資策略上,PE/VC機構越來越注重與政策導向的結合,政策支援成為選擇投資領域的重要考量因素。通過密切關注政策導向,投資機構能夠識別出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行業賽道,並根據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趨勢製定投資計劃。

隨著科創板的推出和註冊製的實施,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包容度和重視程度顯著提升,更加註重企業的成長性、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能力。這一變化促使PE/VC機構加大了對科創領域的投資力度。與此同時,北交所進一步拓寬了退出路徑,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資本市場服務,增強了資本市場對科創領域的投資吸引力。這些平台的發展不僅為科創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機會,也為投資機構提供了更為通暢的退出路徑,進一步激發了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和專精特新企業的投資熱情。

趨勢二:企業尋路技術創新與跨界融合

技術創新與行業跨界融合正推動製造業的轉型和效率提升。隨著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轉型的加速,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正在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這不僅促進了傳統產業的升級,還催生了新興商業模式,提高了行業競爭力。

智能化與自動化的融合在製造業中尤為突出。人工智能與高端裝備的結合提升了生產系統的自適應能力,推動了智能製造的升級。智能工廠不僅優化了生產線,還通過數字化管理整合產業鏈,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數據驅動的生產優化,依託物聯網、大數據和雲計算,精確調控工藝參數,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跨行業技術的滲透也是重要驅動力。新能源與高端裝備、集成電路、材料等領域的融合,促進了電動汽車產業和能源產業的創新,推動了綠色經濟的發展。在這種環境下,產業投資方和PE/VC投資人關注技術創新和跨界整合的潛力,相信技術將成為推動未來投資機會的核心力量。

趨勢三:場景落地仍是重中之重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投資機構更加關注創新技術的商業化落地能力,而不僅僅是技術研發和理論突破。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儘管技術潛力巨大,但若無法有效實現商業化,將難以為企業帶來可持續的經濟效益。因此,投資機構和產業企業在投資決策時,愈加重視技術創新的實際應用場景和市場化進程。 

在這一趨勢下,產業界和投資界普遍加強了與市場需求對接的力度。企業不僅要推動技術研發,還需要關注如何將技術快速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與服務。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前沿技術的成功應用,依賴於技術精準對接行業痛點,並提升生產效率或降低成本。投資機構在項目評估時,更加註重企業的市場驗證能力、客戶基礎和商業化路徑的可行性,確保項目能夠在技術成熟後迅速進入市場並實現規模化生產和盈利。 

創新資本的推動作用對於技術商業化落地至關重要。PE/VC機構在早期階段給予的資金支援,不僅能幫助技術研發團隊實現產品迭代,還能為企業提供市場拓展所需的資源。投資者與企業的合作關係變得更加緊密,雙方在產品研發、市場拓展、商業化路徑等方面高度協同,以確保技術儘早實現盈利。 

趨勢四:投資機構加碼科技成果轉化 

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成為PE/VC行業的重要投資方向。儘管科研機構和高校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領域積累了大量潛力巨大的技術成果,但將這些技術從實驗室推向市場並實現產業化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在早期轉化階段,技術、資金和市場等方面的不足,往往成為製約產業化的瓶頸。

在這一過程中,PE/VC機構的早期介入至關重要。通過提供資金支援和戰略資源,投資機構不僅彌補了資金缺口,還為技術團隊提供技術評估、產品設計、市場定位和合作夥伴引薦等全方位的支援。特別是在產品從概念驗證到原型開發,再到市場推廣的過程中,PE/VC機構發揮著橋樑作用,幫助科技成果快速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

此外,PE/VC機構通過與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的緊密合作,推動技術的產業化進程。通過政策引導、市場拓展和技術協同,投資機構不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市場化,還幫助其在產業鏈中找到合適的落腳點,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需求的深度融合。這種全流程的參與,使得PE/VC機構不僅僅是資本提供者,更是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推動者,加速創新技術走向市場並實現產業化。

2023-2024年度,科技與製造領域的投資趨勢在政策引導、技術創新、商業化落地及科技成果轉化等多個方面經曆了深刻變革。這些趨勢不僅塑造了行業的發展方向,也為投資者、企業和政府決策者帶來機遇與挑戰。隨著技術突破的不斷湧現、跨界融合的加速以及市場化進程的持續推進,投資決策變得愈加精準和多元化。 

未來,資本市場與政策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尤其是在高端裝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關鍵領域,持續創造豐富的投資機會。投資機構如何順應這些趨勢,並通過優化技術創新與商業化路徑實現可持續增長,將成為其成功的關鍵所在。

 第三部分

2023-2024年度科技與製造領域投融資熱點掃瞄

隨著高端裝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與新材料等前沿領域的科技突破,製造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這些技術不僅為製造業提升效率、優化流程提供了機會,也為投資領域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捕捉這些技術趨勢並在投資中獲得成功,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2023-2024年度,數字化、智能化與綠色化的加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傳統製造業的深刻變革。跨行業技術突破和融合加速了產業升級,為製造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投資潛力。

21世紀創投研究院團隊結合走訪調研信息,整理了科技與製造領域多個熱門賽道的技術及投資風向,並基於2023年7月到2024年6月期間已披露的投融資交易,列舉前述賽道的投資案例以作說明。需要特別提到的是,此處列舉的項目中,有多個已再完成新一輪融資。

高端裝備:智能化與自主可控引領行業轉型

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正迎來一場以智能化和自主可控為核心的技術革新。人工智能(AI)與物聯網(IoT)結合,使設備能夠實現自適應生產和狀態預測,提高生產效率並減少故障停機時間。同時,政策的推動加速了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進程,促使該領域的投資重點轉向技術突破與供應鏈穩定性。投資機構尤其關注智能工業機器人、先進交通裝備和智能航天器等領域的發展。

其中,典型代表如:2024年5月,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及數字化智能裝備提供商金麥特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元璟資本領投,長興經發等跟投,老股東東方嘉富、海邦投資等大比例追加投資。2023年8月,新能源智能重卡企業零一汽車完成1.4億元Pre-A輪融資,天善資本與聯想創投聯合領投,新宜資本跟投。

九鼎投資團隊認為,中國企業正在不斷通過更優的產品性能贏得市場。其中,對“市場需求”的把握是突圍的關鍵。中國既是全球最大的生產製造業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因此,本土企業的優勢在於對市場需求的理解和及時響應,同時通過快速反饋,不斷優化產品性能。

集成電路/半導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Chiplet技術引領變革

2024年,中國半導體行業進入新增長階段。2023年,儘管全球經濟放緩,行業市值回升。數字化轉型和智能應用推動了對算力、存儲和運力半導體的需求,尤其是先進封裝、存算一體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和Chiplet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如氮化镓、碳化矽)已成為高效能器件的關鍵,Chiplet技術則優化了芯片設計和封裝,提高了集成度和性能。儘管國內在設備、製造和材料方面面臨挑戰,但加大自主創新和技術升級將推動產業鏈的完善與高質量發展。

其中,典型代表如:2023年11月,北京晶飛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晶飛半導體)完成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為數千萬元,由無限基金See Fund領投,德聯資本和中科神光跟投。2023年8月,北極雄芯完成超億元股權融資,豐年資本領投,磐衡資本跟投。

雲岫資本團隊指出,2023年全球經濟減速、終端消費疲軟,半導體行業持續處於去庫存的階段,目前行業庫存已經逐步回歸合理水平,疊加下遊AI需求強勁,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回升,有望開啟積極備貨,步入上行週期。同時,規模高達3,440億元人民幣的國家大基金三期設立,彰顯了中國對打造本土半導體供應鏈的決心,一級股權投資市場估值調整,催化新一輪投資機遇。

人工智能(AI):大模型與智能決策重塑行業格局

AI技術正在從大模型、智能體到自動化決策等多個維度推動應用場景的創新,涵蓋生產力工具、創意生成、智能硬件和企業AI等領域。技術上,大模型架構不斷優化,突破自注意力機制的瓶頸,推動AI在數據處理和自主決策上的能力提升。同時,硬件與軟件的融合催生出新型智能終端,尤其在具身智能和類腦技術方面展現巨大潛力。投資層面,隨著AI從實驗階段向市場化邁進,投資者愈加關注AI與具體行業的結合,推動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並創造新價值。

其中,典型代表如:2024年5月,AI醫學影像企業深智透醫完成B+輪近千萬美元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五千萬美元。2023年10月,百川智能宣佈已完成A1輪戰略融資,融資金額3億美元,阿里、騰訊、小米等科技巨頭及多家頂級投資機構均參投了本輪融資。 

啟明創投團隊將AI看為一項跨領域的賦能技術,是將廣泛滲透到各個行業的“基礎能力”。他將人工智能與微處理器、互聯網並稱為過去五十年以來全球科技發展史上最大的三個浪潮,其各自的意義在於,微處理器把計算的邊際成本降為零,互聯網將信息和產品分發的邊際成本降為零,人工智能將把數字化內容創作的編輯成本降為零。

新能源與儲能:氫能與儲能技術加速實現綠色未來

新能源與儲能技術在“雙碳”目標實現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固態電池與鈉離子電池作為下一代儲能技術,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而氫能產業鏈的技術突破,特別是在綠氫製備與儲運方面的進展,正在為綠色製造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同時,新型儲能技術如壓縮空氣儲能與飛輪儲能等,也在為能源領域的綠色轉型提供多樣化選擇。

其中,典型代表如:2024年1月,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旗下醇氫科技完成首輪融資,引入多家戰略投資者和知名投資機構,融資金額1億美元,投前估值10億美元。2023年7月,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C輪融資,總額超45億元,融資由國壽股權和金融街資本共同領投,中銀資產、金石投資、國投招商等多家機構聯合領投。

CMC資本團隊表示,新能源行業的規模足夠大,除了鋰電和光伏這些大家關注的賽道外,還有其他不那麼引人注目的領域。鑒於碳中和和新能源是全球性的議題,這些領域都值得深入挖掘。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具有明顯的優勢,利用資本市場的低穀期,我們或許能夠發現更多投資機會。

新材料:資本聚焦技術突破與市場需求

新材料行業正在加速迎接技術創新的浪潮,尤其是碳纖維、石墨烯、功能性薄膜以及柔性電子材料等領域,吸引了大量資本的關注。隨著科技進步,這些材料逐步突破了傳統的物理與化學瓶頸,展現出在航空航天、汽車、電子、能源、醫療等多個領域的應用潛力。尤其在高性能材料、環保材料和可降解材料的研發上,市場需求不斷增長,推動著行業向更高效、更綠色的方向發展。

其中,典型代表如:2023年12月,天兆新材宣佈完成2億元A輪融資,由藍馳創投領投,紅杉資本跟投。2023年10月,華科睿智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由紅杉資本和IDG資本領投。

華興資本團隊認為,從產業鏈的邏輯上來看,新材料成為投融資熱點是必然。製造業都在經曆從最開始的產品、設備競爭,再到材料競爭的過程。資本的目光從趨於飽和的產品側向上遷移,“投材料”的時代已經到來。

2023-2024年度,科技與製造領域的投資風向呈現出加速轉型的趨勢,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成為核心主題。隨著全球科技進步和國家政策的雙重推動,高端裝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與新材料等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增長機會。尤其是在關鍵技術領域的突破,推動了產業鏈的升級和市場的深度發展。在這種大背景下,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結合,靈活調整投資策略,捕捉即將引爆的新一輪技術浪潮。

同時,資本的聚焦不僅幫助這些前沿行業加速發展,也在推動企業向自主可控、綠色低碳和高效智能的方向發展。展望未來,科技與製造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加速產業的智能化、綠色化,帶動全球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第四部分

2023-2024年度科技與製造領域區域投資洞察

在我國,不同區域由於產業基礎、政策支援和市場環境的差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與製造業發展模式。PE/VC資本在這些區域的佈局,除了要考慮產業優勢,還需緊跟政府政策導向和市場潛力。

在這個過程中,地方國有資本的作用尤為重要,特別是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和製造業升級方面。尤其在高端裝備製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領域,地方國資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創新驅動的深入,地方國資的作用愈加突出。地方政府和國資在推動科技與製造業創新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

地方國資不僅注重產業園區和科技園區的建設,還積極參與新興產業的培育和資本運作。它們成為PE/VC機構戰略佈局中的重要合作夥伴。特別是在早期投資領域,PE/VC機構需要緊密跟隨地方國資的政策導向,並在資本引導下製定精準的投資策略。通過深入理解地方國資的投資重點和需求,PE/VC機構能更好地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科技與製造業的雙輪驅動發展。

一、重點區域與產業發展分析

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帶和中部地區等重點區域,地方國資不僅提供資金支援,還在政策導向和產業發展上為PE/VC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推動地方經濟和高技術產業的雙輪驅動發展。地方國資通過資本投入、戰略合作及合規引導,促進區域內科技與製造業的融合,為PE/VC資本提供了穩定的投資環境,同時推動了地方產業的升級和創新。

在這一過程中,PE/VC機構需要關注特定領域的投資機會,如高端裝備製造、集成電路與半導體技術、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關鍵產業。地方國資不僅推動地方產業結構調整,還通過資本引導促進技術創新,尤其在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和科技突破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 京津冀:創新驅動與產業轉型的先行者

在京津冀區域,PE/VC通過投資科技創新型企業、支援傳統產業升級及推動綠色轉型,積極參與區域產業的升級。北京市的創新驅動政策為高科技公司提供了豐厚的資本支援,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借助地方國資的引導基金,助力初創企業快速成長。天津在智能製造和高端裝備製造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投資機會分佈在新能源汽車、智能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等領域。河北省的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為PE/VC提供了在新能源、智能設備、環保與節能技術等領域的投資機會。

2. 長三角:創新引領的科技製造中心

長三角地區的高端裝備、智能製造和集成電路產業為PE/VC提供了重要的投資機會。上海成熟的資本市場與地方政府的強力支援,使PE/VC在半導體、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型儲能和氫能領域都多有出手。江蘇和浙江省是智能製造與高端製造的中心,PE/VC在科技與製造領域的關注賽道包括機器人技術、新材料、環保技術等。安徽省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製造技術領域佈局較早,地方政府提供的產業基金為相關企業的早期融資提供支援。

3. 大灣區:跨境合作與產業多元化的創新高地

粵港澳大灣區具備跨境合作優勢,PE/VC機構在人工智能、5G通信、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多有出手。深圳作為全球領先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PE/VC在半導體、電子設備及機械製造領域的投資增速加快,市場化投資機構與地方國資產業基金合作,共同推動當地智能製造和高端技術的發展。

4. 成渝經濟帶:西部崛起的新興增長極

成渝經濟帶在汽車製造、航空航天、數字經濟和高端製造等領域為PE/VC提供了廣泛投資機會。重慶和成都的地方國資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發展智能製造和數字經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PE/VC與地方政府和產業基金合作,投資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創新型企業。

5. 中部地區:發展潛力巨大的新興市場

近年中部地區依託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PE/VC通過支援地方企業進行產業升級,推動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發展。湖北和湖南的地方國資在高技術產業方面的積極作用為PE/VC提供了投資機會,特別是包括智能製造和新能源等領域的創新型企業。

二、重點區域科技與製造業融資案例分析

地方國資的核心使命是支援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高技術領域的突破與創新。其主要目標包括:通過資本投入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協調政策導向與資源整合,注重風險控制與投資回報。在科技與製造業領域,地方國資通過整合資本資源,助力區域產業競爭力提升,並推動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

1. 科技創新背後的國資力量

地方政府和國資在推動科技與製造業融合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資本引導基金,地方政府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援,為區域產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PE/VC機構則借助地方政府的政策和資源優勢,開展戰略合作,推動區域科技與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在長三角等重點區域,產業資本與PE/VC機構通過與地方政府的合作,不僅推動了技術創新和產業鏈整合,還為本地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2. PE/VC機構與地方國資的協同效應

PE/VC機構不僅為企業提供資金,還與地方國資合作,通過其政策導向、市場資源和產業網絡,為項目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援。比如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地方政府通過設立產業引導基金、提供稅收優惠等措施,為PE/VC機構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助力創新型企業成長。

此外,PE/VC機構在製定投資策略時,會根據不同區域的產業基礎、政策支援和市場潛力調整投資組合,從而提升資金配置效率,優化投資收益。

3. 推動產業鏈縱向整合

產業鏈整合是PE/VC機構在科技與製造業投資中的重要方向。它們尤其關注智能製造、半導體、新材料等領域,幫助企業整合產業鏈上下遊資源,實現協同發展。通過與地方政府和國資的合作,PE/VC機構進一步推動產業鏈縱向整合,為企業提升競爭力提供支援。

隨著我國各區域科技與製造業的不斷升級,PE/VC機構將在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和創新發展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通過與地方國資的深度協作,PE/VC機構能夠整合資本、政策和市場資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強大動力。

未來,PE/VC機構將根據區域特點靈活調整投資策略,聚焦新興產業、數字經濟和智能製造等領域,推動科技與製造業的“雙輪驅動”發展。同時,地方國資將繼續作為關鍵力量,為PE/VC資本的佈局提供政策支援和資源保障,共同助力區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五部分

2023-2024年度科技與製造投資競爭力研究案例發佈

在以科技與製造投資作為重點關注方向的諸多投資機構中,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創投研究院通過對數百家投資機構的調研、走訪與問捲髮放,收集各基金募資,科技與製造領域投資、退出,及被投項目的後續輪融資等業績表現,同時參考第三方機構CVSource投中數據的數據,再結合行業專家評委會對參與調研機構在ESG等方面的考量,“2023-2024年度科技與製造領域投資競爭力研究案例”由此新鮮出爐。以下為具體案例名單:

返回21經濟網首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