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TCL實業CTO孫力:機器人做家務,還需要多長時間?丨科創100人
文丨新浪科技 周文猛
期數:No.62
嘉賓:TCL實業CTO孫力
“AI在一些領域可能有爆發性的機會,顛覆傳統產業生態,催生新的經濟業態。”這是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對未來3~5年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的預判。基於這一預判,TCL旗下TCL實業正積極將AI技術引入到家電產品和內部經營管理中。
近日,TCL實業CTO孫力在與新浪科技《科創100人》溝通中,分享了TCL實業目前圍繞AI展開的佈局和相關思考。孫力指出,“挖掘AI在家用電器的價值一定要回到家庭場景,AI的價值一定要在某個家庭場景顯現出來,如果不顯性化就對不起‘家 ’這個事兒。”
近年來,伴隨越來越多智能家電產品的出現,如何從家電產品的單體智能走向整體智能——全屋智能,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在孫力看來,實現全屋智能最為關鍵的一環,是實現跨品牌協同。“AIoT發展到2.0時代,正從被動智能轉到主動智能,但如果協同做不到,大模型也沒什麼用。”
在談及將人工智能技術引入家電產品中所面臨的PMF考驗時,孫力指出,“現在大模型來了之後,的確有很多新的機會,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幻覺等問題,還遠遠沒有到對現實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階段。”
“挖掘 AI 家電價值,要回到家庭場景”
在剛結束的2024 TCL全球技術創新大會上,TCL介紹了公司圍繞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與階段性成果。
據悉,目前TCL已經有200萬台智能電視基於大模型實現人機交互,到2025年一季度,這一數量將提升到1700萬台,至2025年年底,所有TCL電視都將能支撐家用大模型。此外,通過推動AI技術在研發製造等高價值產品落地並應用,TCL圍繞AI相關的年效益,已經超過5.4億元。
據孫力對新浪科技介紹,作為TCL科技三大業務集團之一,目前TCL實業在AI方面的佈局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產品使用AI,TCL空調、電視、AI眼鏡等終端產品,無論是交互還是語音識別方面,都在嚐試與AI結合。在這方面,TCL不會跟風做大模型,而是要做應用,自己開發小模型。第二,在組織內部使用AI,比如通過AI編代碼、做自動化測試,用AI做售後服務。
在家電產品與AI的結合上,孫力指出,“如果要挖掘AI在家用電器上的價值,要回到家庭場景,AI的價值一定要在家庭里的某個場景顯現出來,比如降低電器功耗,又或者通過AI增強或者改變食物、衣服、空氣等某一方面的狀態,要把‘用’體現出來。”
在孫力看來,AI的本質是要有感知(傳感器),比如空調,你在睡眠的時候自動調節,AI對知識有感知才能產生智能,全真的感知是AI的前提,有了空間的全真感知以後,AI要知道你的意圖。以前,人們會測試人與AI能夠聊幾輪,但現在人和大模型聊兩個小時都聊不完,大模型對用戶意圖的識別不一樣了,這對AI+家電而言非常重要。
“我覺得無論AI技術如何先進,能夠真正轉化成為讓普通消費者能夠感受並接受的產品體驗,才更為重要。”孫力表示。他進一步指出,伴隨海外Google、蘋果、亞馬遜等機構聯合推出Matter 協議,以及國內歐拉在智能家電互聯互通方面的努力,現在智能家電互聯互通正變得越來越好。
“AIoT 從 1.0 發展到2.0,從被動智能到主動智能,如果這些協同做不到,大模型也沒什麼用。”孫力表示。
對於如何將AI技術用於公司內部的管理中,孫力認為,只有正確定位AI,才能把它用好。“AI會方方面面改變一個家電製造企業,不僅僅是賦能的工具,不僅僅是終端應用的技術,它是一場革命,從業務部門到生產側到後台賦能部門,都應該積極思考AI技術怎麼樣幫助企業改變業務運營模式。”孫力表示。
此外,他還指出,企業還要能夠駕馭AI技術能力,AI不是過去新出現的賦能技術,不是 IoT、物聯網或者常用的新技術,企業很重要的能力是能駕馭它,我們不能簡單依賴外部大模型公司或者AI公司幫助我們驅動AI變革,這肯定能夠真正讓企業使用AI成功。
“機器人做家務,還需要很長時間”
溝通中,孫力還談及了家電行業佈局AI大模型的PMF問題。它指出,“任何技術在出來之前,PMF都要回到這個技術帶來的新體驗,無論再高大上,最後都要回歸消費者購買意願時,還要綜合體驗的顯性化程度,也就是AI要有用處。”
他以語音在手機上的使用為例指出,“人們在手機上不太用語音,是因為語音的效率和生產力效率,未必比得上Touch ,所有App的生態都是圍繞Touch,Touch的驅動從芯片一直到操作系統都是這樣,還有 UI你點一下,UI 層級馬上視覺就呈現了,綜合效率遠勝於語音。”但是,空調就不一樣了,空調沒有 Touch,語音一出來了,也不是說把遙控器幹掉了,但是它是競爭的,所以就要找PMF。
“新生事物來了,你不能太保守,你要去嚐試,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你要好用他才會買單。”孫力表示。他指出,“現在大模型來了之後,的確有很多新的機會,比如空調以前的語音, 如果模型太小,有時候調到26度它聽懂了,但是說‘我現在有點熱你調低一度’,它就聽不懂了,現在就能解決了。”
當然,孫力也指出,“現在大模型也存在一些幻覺現象,且模型只有文本、圖像等,這與人比的話,我們還有皮膚、溫度,各種模態的數據,甚至還有第六感,現在的大模型,還遠遠沒有到對現實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階段。”
談及伴隨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爆發而走紅的具身智能技術,孫力認為,“具身智能非常火熱,但是在學術上還沒有收穫,像擦一個馬桶、倒一個熱水對它來說非常難,因為它需要這個領域的數據,在家庭的事務當中,有很多場景它都幹不好。”他還指出,“具身智能如果長出一個人形,人們就會期待它真的像一個人,但是它的行為能力就會讓你很失望,如果它長得像一隻小貓, 它搖搖尾巴,超出我們的預期,消費者反而會願意購買”。
在孫力看來,“機器人未來2-3 年進入家庭場景,對於重複性的掃地機器人也許可以,但在家務方面可能需要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