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重拾造「人」計劃
看著別人家的機器人一個個活蹦亂跳,Sam Altman多少有點著急。
過去一年,科技公司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隔三岔五地安排自家機器人「登台獻藝」——一會兒是疊衣服了,一會兒是削黃瓜皮了,要麼就是Say Hi~凹造型,或者派對上斟茶倒水兒。
可OpenAI呢,早在2021年,他們就悄然解散了機器人團隊,原因是缺乏訓練機器人要用到的數據,導致研發受阻。
「不甘心」是第一生產力。蠢蠢欲動的OpenAI先是投資了現成的機器人公司,又重啟了內部機器人團隊。就在這個聖誕節前夕,有外媒曝出,OpenAI在考慮開發一款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t)。
OpenAI,歡迎回到機器人世界
OpenAI在近兩年里,投資了三家機器人軟硬件公司。
2023年,OpenAI領投挪威機器人初創公司1X,1X主要開發輪式機器人,上半身類人,下半身卻好像自動代步車。
產品EVE機器人,主要用於倉儲打包。工作起來,臉上掛著清澈但愚蠢的笑容,腳踩風火輪,手上二指禪,就憑不拖延和情緒穩定這兩點,我一輩子也學不來。
為了讓EVE看起來更「親民」一點,它被套上了針織連體衣,仔細一看,還有胸肌和翹臀(我十分懷疑裡面是不是套了個活人),哪裡恐怖穀了,純純搞笑男一個。
如今EVE內置了更為複雜的指令和動作庫系統,也接到了一些室內收納的活兒。
今年8月,1X推出了新款機器人NEO Beta,集成了GPT-4o的語音模式,就像一個大管家,做飯、衝咖啡、收拾衣服、雜物。
今年2月,OpenAI又注資了另一家機器人公司Figure AI。且很快交出了成績單。
3月,Figure01在演示影片里,表現出具備了大語言模型的常識和簡單的思維鏈能力,簡單說就是,看得懂、聽得見、做得到。
全鋁合金的「身體」里靠幾根黑色電管串聯到一起,還沒等人類說話,它就用充滿磁性的英音羅列了面前桌子上的所有物品。頭部顯示器里閃爍的加載動畫,好像它真的會思考似的。
對人類提出的要求,它會轉化為機器人指令序列,按步執行,比如「遞個蘋果」,「收下垃圾」,「衝杯咖啡」——打開咖啡機,把咖啡膠囊對準接口(如果沒對準,還會手動擺正,確保膠囊入倉),放好杯子等咖啡衝好後,平穩地端給人類。
操作過程中,還會和人類說話互動一下。反觀人類在做什麼?他就默默呆在一邊,也不搭把手。
就在上個月,OpenAI又剛剛領投了Physical Intelligence,一家機器人通用模型開發商,要將通用AI帶入物理世界,讓機器人像人類一樣理解環境。
不太能確定它們是否具備了任務泛化能力,但在動作控制上確實做得挺細。兩台粗獷、不加修飾的機械臂,能把硬卡紙折成餐盒,把短袖短褲疊得平整,把一打雞蛋在冰箱里碼得整整齊齊。
不是,人,我說你就干看著啊?丨Physical Intelligence
這些是OpenAI在外部的動作。而公司內部,機器人團隊也已經重啟。
原先機器人團隊的創始成員Peter Welinder,在團隊解散後轉為任職OpenAI產品副總裁,負責GPT的API服務。去年8月,Peter成為「新產品探索副總裁」,負責用OpenAI的模型探索硬件產品,其中重點之一就是機器人。
11月,OpenAI把Meta機器人和消費硬件團隊的負責人Caitlin Kalinowski挖過來,Caitlin同時也是許多機器人初創公司的顧問。
一切為了數據
與Figure AI等公司的合作,讓OpenAI看到高性能多模態模型如何一點一點推高機器人「智力」水平。
非常早期的探索中,OpenAI做了實體機器人,單手擰魔方是研究之一。而重新回來給機器人做「大腦」,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為了數據。
上週,OpenAI前首席科學家IlyaSutskever在NeurIPS 2024發表了觀點:大模型預訓練方式將走向終結。即人類只有一個互聯網,而互聯網的數據已經被大模型學得差不多了。
上述提到的機器人,都不是(或目標不是成為)執行單一重覆性指令的工業機器人。而是在開放環境中,解決開放式問題的可協作的機器人——與機器人協作,與人類協作。
將機器人置於更多真實環境中,它便能獲取到更多豐富和多樣的數據。
專屬於人類的「視覺」、「嗅覺」、「觸覺」等五感數據,此前需要可穿戴設備才能收集,現在換由身披無數傳感器的機器人來——一邊當生產力,一邊收集數據,反哺到更靈活大腦的開發中。
人們對於機器人能幹什麼早就想好了——你看看,大白、哆啦A夢、阿童木……人們只是在等。
另一位人形機器人狂熱愛好者馬斯克說,別急,他預計,到2040年,世界上將有至少100億個人形機器人投入使用。這被人說是給特斯拉市值畫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餅。
馬斯克恨不得走哪都帶著Optimus。而且,Optimus跳起舞來的歡脫勁兒比他本人可一點不差。
不知道,這一次誰會先造出那塊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黑石方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果殼 (ID:Guokr42),作者:糕級凍霧,編輯:沈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