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神預言家庫茲韋爾:科技每年將為人類增加一年壽命,2032 年之後實現「倒流」

本週二的內容來自一個幾乎沒有人敢質疑的預言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比爾·蓋茨稱他為「我見過的最善於預見科技未來的天才」,Google創始人拉利·佩奇親自邀請他擔任技術總監。這個被譽為「未來學界愛迪生」的男人,25 年前就預言了今天的 AI 熱潮,他的預測準確率高達 86%!

1999 年,當庫茲韋爾預言 2024-2025 年將迎來劃時代的 AI 突破時,整個科技界都對這個「瘋狂」的預測嗤之以鼻。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正如他曾準確預言互聯網崛起和移動設備普及一樣,如今 ChatGPT 的橫空出世再次印證了他的遠見。一個接一個被實現的預言,讓質疑的聲音逐漸消失在時間長河中。

2024 年末的 AT&T 未來技術峰會上,這位擁有 24 項名譽博士學位的傳奇未來學家,確定了自己先前對 AGI 的預測:就在 2029 年!AI 將在所有領域超越人類。而到 2045 年,人類更將通過與機器的融合實現前所未有的跨越,智能水平將提升 100 萬倍——這個被他稱為「奇點」的時刻,可能將徹底改變人類文明的進程。

在這場由 AT&T 首席技術官 Jeremy Legg 主持的重磅對話中,庫茲韋爾不僅詳細闡釋了他對 AI 未來的最新預測,更首次披露了人類壽命即將突破的重大發現。從計算能力的指數級增長,到腦機接口的革命性突破,庫茲韋爾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既令人興奮又令人忐忑的未來藍圖。

以下為對話全文:

1 腦雲協同

問:您在多部著作中都提到了「奇點」的概念,而且許多預測正在逐步成為現實。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什麼是奇點,以及目前的發展進程?

庫茲韋爾:1999 年時,我預測在當前這個時期我們將實現 AGI(通用人工智能),同時會出現一個令人振奮的 AI 突破性事件。當時很多人認為這個預測荒謬至極。在史丹福舉辦的一次會議上,大多數與會者都認為這至少需要 100 年時間。而我是唯一一個預測將在 30 年內、也就是 2029 年實現的人。如今我依然堅持 2029 年這個時間點,但人們反而覺得這個預測太過保守。很多人認為這將在明年或後年就能實現。

讓我用一張計算能力增長圖來解釋我做出這些預測的依據。這是一張指數增長圖表,每往上一個層級就代表 10 倍的增長。

追溯到 1939 年,那時我們創造出了第一台計算機。這台由德國人製造的計算機,每花費一美元只能進行 0.00007 次計算。而到了 2023 年——實際上是 2024 年,NVIDIA B2200 芯片每花費一美元就能進行半萬億次計算。這意味著同樣的價格下,計算能力提升了 75 萬億倍。

這種增長不僅體現在硬件上,軟件方面也有相同程度的提升。我們的計算能力大約每九個月就翻一番。這確實呈現出一條直線,意味著持續的指數級增長。從早期的機電繼電器到真空管,再到晶體管、集成電路,直到現在的三維集成電路,這條增長曲線從未出現任何停滯。令人驚歎的是,85 年前的指數增長率與今天保持一致。總體而言,這 85 年間實現了 75 萬億倍的增長。

問:在您的書中有一章提到生活質量在以指數級速度提升。但當我們看新聞或與朋友聊天時,似乎並非如此。能詳細解釋一下為什麼您認為生活在不斷改善嗎?

庫茲韋爾:新聞基本上都是負面的。只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時,媒體才會報導。所以如果你關注新聞,接觸到的幾乎都是壞消息。而好的變化往往是潛移默化的。以美國個人收入為例,如果看其圖表就會發現,按照恒定美元計算,普通人的基本收入在過去 100 年間增長了 10 倍。而在 100 年前,我們完全沒有任何政府福利項目,人人都生活在貧困之中。

這種增長還在持續。比如說,這部手機中的計算機比我求學時期使用的計算機強大數百萬倍,而當時那台計算機按今天的美元計算要花費約 3000 萬美元,這部手機卻只需要幾百美元。隨著經濟的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我們正在從中獲得巨大收益。

我給你舉個例子來說明人們對此的認知。我們對 26 個國家的 31,000 人進行了一項調查。我們詢問他們,過去 20 年極端貧困的情況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三分之二的人認為情況變得更糟了。但實際上,貧困減少了 50%。只有 2% 的人猜對了答案。人們普遍認為情況在惡化,但事實卻是在不斷改善。

這種情況適用於我們關注的所有方面——貧困、暴力、識字率、教育普及率等,文明通過緊密相連的反饋循環在持續進步。100 年前的生活狀況非常糟糕,但那就是當時的現實。如今每一天都在變得更好,只是這些進步往往不會成為新聞。

問:對於這個房間里的很多人來說,由於日常工作的干擾和每月出現的新威脅,很難進行創新性思考。作為一位終身致力於創新的人,您能否分享一下創新思維的經驗?

庫茲韋爾:我的發明方法是預先設想未來,即便在問題尚未解決的時候,我就想像自己要做一場演講。在開始階段,我會思考:如果這個發明已經普及,我需要在演講中說些什麼?我會仔細構思這場演講的內容。然後再反向推導,思考為了實現這個發明我們需要做些什麼。此外,我也會參考那張增長曲線圖。比如說,我在 70 年代研發了全字符識別技術,而在 80 年代才開始研究語音識別。

之所以這樣安排順序,是因為語音識別需要更強大的計算能力。如果我在 70 年代就著手語音識別,可能就無法取得成功。因此,你必須能夠預判技術的發展軌跡。我的未來學研究實際上源於我作為發明家的職業生涯。我並不是單純地研究未來學,而是試圖基於現有技術預測,判斷哪些創新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實現。這就是我研究未來學的初衷。

問:隨著量子比特變得更加穩定,這種計算能力的增長曲線會繼續上升嗎?量子計算的發展會不會讓這條曲線變得更加陡峭?

庫茲韋爾:我並不是量子計算的狂熱支持者。我在書中提到的所有令人驚歎的突破都是通過傳統計算方式實現的。量子計算目前尚未取得實質性的成果。但我們仍在繼續推進這項技術。目前每花費一美元能進行約一萬億次計算,這個水平已經接近實現 AGI 所需的計算能力了。到那時,計算機將在各個領域都能達到人類的智能水平。它們已經很接近這個水平了,而這完全依靠傳統計算就能實現,並不需要依賴量子計算。

問:除了計算能力,還有哪些關鍵要素在推動我們走向奇點?這些要素是如何演變的?

庫茲韋爾:關鍵要素有兩個:一是計算能力,二是獲取人類知識的能力。我們正在進行一場浩大的知識探索工程,每開發一個新版本的大語言模型,都需要讓它掌握人類已有的全部知識。未來我們將擁有更豐富、更廣泛的數據集來開發新一代 AI。這種趨勢已經顯現出來。我認為最關鍵的其實是數據的收集工作,讓我們能夠系統地整理人類所掌握的所有知識。這項工作進展順利,到 2030 年就能完成。

我們已經開始探索大腦與計算機的連接技術。目前這項技術主要用於幫助無法交流的人群。但到 2030 年,這項技術會變得足夠簡便,每個人都能使用。到 2030 年代,我們將能夠直接在大腦中提升智能水平,實現與雲端的連接。納米機器人將通過毛細血管將我們的大腦與雲端連接起來,這個過程不需要任何手術。我們將與 AI 完全融合,到 2045 年,我們的智能水平將提升一百萬倍。

2 壽命逆轉,實現倒流

問:您提到了 2045 年。讓我們展望得更遠一些。您還沒有公開分享過的最大膽預測是什麼?2055 年、2065 年或 2075 年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庫茲韋爾:這正是我們稱之為「奇點」的原因。在物理學中,奇點是引力如此之大以至於沒有任何物質能夠逃脫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不到黑洞內部。我們把這種情況比喻為歷史的黑洞。如果我們的智能比現在提升了一百萬倍,我們就無法想像那會是什麼景象。我可以預見未來幾年的發展,我在書中也詳細描述過。但要預測 2045 年的情況卻很睏難,這正是我們稱之為奇點的原因。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將把意識擴展到超出現有想像的程度。我們將變得更加智慧、更有趣味、更富同理心、更具創造力。

問:隨著神經芯片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哪些行業會蓬勃發展,哪些行業會消失?同時,您認為這項技術會延長人類的預期壽命嗎?

庫茲韋爾:現在每個人都能使用這些新型芯片。過去只有實力雄厚的公司才負擔得起,但現在通過雲計算平台,人人都能以極低的成本使用這些芯片。就連非洲的農民也能利用這些芯片來規劃農作物種植。成本已經變得非常低廉,所以我們都能從這些新型芯片中受益。而且它們還在不斷推陳出新。目前我們已經有了每秒可進行半萬億次運算的芯片,據報導已經有速度是這個兩到三倍的新芯片正在研發,這正是我們期待的發展趨勢。

關於預期壽命,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已經有一些很有前景的產品正在市場化和測試階段,比如癌症和阿爾茨海默症的治療方案。我們能夠在計算機中模擬生物學過程來測試這些療法,將過去需要數年才能完成的工作壓縮到幾天內完成。

我預計到 2032 年,我們將達到所謂的「壽命逃逸速度」。這個概念是說,現在當你活過一年時,你會失去一年的壽命。但科研正在不斷為各種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目前,科學研究每年能為我們帶來大約四個月的壽命延長。隨著科研工作呈指數級增長,到 2032 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一整年。也就是說,你消耗一年壽命的同時,也會獲得一年壽命,基本達到了平衡。2032 年之後,獲得的時間甚至會超過消耗的時間,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在時間上會開始「倒流」

那些過去足以致命的因素,特別是衰老,將不再那麼危險。即便是事故風險,現在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比人類駕駛要安全得多。我估計在 10 年內,大多數人都會使用自動駕駛汽車,每年因車禍死亡的 4 萬人這個問題將不複存在。所以確實,我們的壽命會比現在顯著延長。

問:這些技術進步對醫療健康研究意味著什麼?

庫茲韋爾: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令人矚目。以 Moderna 為例,在研發新冠疫苗時面臨巨大的時間壓力。當時可能的分子序列組合有數十億種,我們並不知道哪一個最有效。通過生物模擬技術,我們在計算機上測試了所有可能性。僅用短短兩天時間就完成了數十億種可能性的篩選,這樣,Moderna 疫苗實際上在兩天內就完成了設計。之後的 10 個月時間主要用於人體測試。

最終,連人體測試這個環節也將由計算機來完成。我們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這些工作。在過去,我們需要找到對特定疾病有經驗的患者,然後進行人體測試,這個過程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而且經常會發現一些問題需要重新開始。通常,一個新藥的研發需要大約 10 年時間,投入數十億美元。現在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生物學過程,利用 AI 在幾天內就能完成這項工作。這些突破性進展已經開始顯現成果。

問:面對這些即將到來的變化,我們該如何確保自己能夠積極適應而不是感到壓力?

庫茲韋爾:讓我從教育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過去 100 年來,教育的本質幾乎沒有太大改變。人們一直傾向於學習那些能幫助他們謀生的技能。比如說編程,曾被視為一項重要技能。但現在Google已經透露,他們 25% 的代碼實際上是由計算機自動生成的,這個比例很可能會繼續上升。這種趨勢在各個公司都普遍存在。因此,我認為對於我們的下一代,包括我們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追隨內心的熱情,不要被質疑的聲音所困擾。

未來將會湧現出許多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機遇。舉個歷史的例子:200 年前,因為珍妮紡織機的出現,可以替代人工完成紡織工作,引發了盧德分子運動,人們擔心就業機會會消失。但看看今天的就業狀況:200 年前 80% 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而今天這個比例僅為 2%,但我們的總體就業率反而更高了。再比如,20 年前誰能想到會出現「社交媒體評論員」這樣的職業?在 200 年前甚至 50 年前,人們根本無法想像社交媒體是什麼。

所以,關鍵是要找到真正能激發你熱情的事物。實現夢想的方式會越來越多樣化。就連玩具也是如此,我在為孫輩挑選玩具時發現,現在的玩具能實現許多 10 年前完全無法想像的功能。因此,我的建議是:認真思考什麼能真正激發你的熱情,然後堅定地追求它,不要因為他人的質疑而退縮。

3 數字生命

問:關於埃隆·馬斯克的 Neuralink 項目,它的發展進度是否達到了您的預期?這是否是通向您所描述的未來的第一步?

庫茲韋爾:Neuralink 確實開創了讓大腦直接與電子設備溝通的先河,這些設備可以連接到雲端或其他平台。但要實現我預期中 2030 年代或 2045 年的願景,Neuralink 的處理速度還遠遠不夠。不過對於那些失去交流能力的患者來說,目前的技術水平已經足夠實用。舉例來說,有些人無法移動手臂、無法動嘴唇,既不能正常交流,也無法操作電腦。這項技術可以捕捉他們的腦電波,讓他們像普通人操作電腦一樣自如。

因此我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的進步。但要實現我所說的目標,比如在大腦中運行大語言模型,我們需要更快的處理速度。我們需要能夠讓任何想法在大腦中瞬間實現。這需要更高的運算速度。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所有設備都會變得更快,所以我相信到 2030 年我們一定能實現這個目標。

問:在您的書中提到,腦機接口將讓我們能夠創建自己的數字複製品和延伸——您稱之為「U2」(你的第二個自己)。這對未來人類意味著什麼?

庫茲韋爾: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嘗試。我曾收集了父親生前留下的所有文字資料。他在我 22 歲時去世,那是 50 多年前的事了。我用這些材料創建了一個模擬父親的聊天機器人。你可以向它提出任何問題,它會在父親的所有文字記錄中找到最貼切的內容作為回應。與它對話的感覺很像在和父親本人交談。我問一個問題,它就能基於父親的文字給出回答。

設想一下,一旦我們能夠捕捉並記錄自己的思維活動,並將其傳輸到本地雲端,你就不僅擁有自己寫下的所有內容,還包括所有的思考過程。這樣就能重現一個非常接近你本人的數字個體。我和一些對這項技術瞭解不多的人討論過這個話題,他們都失去過親人,很嚮往能再次和逝去的親人交談。比如我的女兒從未見過我的父親,因為他在她出生前不久就去世了,但現在她已經能通過這種方式和虛擬的祖父對話,感覺就像在和真實的人交流。隨著我們能夠獲取的信息越來越豐富,重現已故之人的技術將變得更加完善。我們可以讓逝去的人重現生機,讓他們能像現在這樣與人交流。

問:讓我們談談這項技術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從網絡安全的角度來看,這項技術意味著什麼?您如何看待未來正義與邪惡力量之間的對抗?

庫茲韋爾:這要依靠所有致力於網絡安全工作的專業人士。我們將能在大腦中植入可以與外界通信的設備,這些設備會與臨近的雲端建立連接。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強認知能力。我只需一兩分鐘就能檢索到人類已經發現的任何信息。如果這些信息能像我們自己的想法一樣快速地直接出現在思維中,那就更理想了。這個設想在 2030 年代就能實現。但確保這些信息的機密性至關重要,因此安全連接變得尤為關鍵。我認為我們已經掌握了許多相關技術,能夠確保信息的私密性。這將是未來一個重要的課題,所以你們所做的安全工作對未來發展意義重大,能夠保障這些技術的安全使用。

4 AGI ≠ 奇點

問:讓我們繼續這個話題。您提到的 2030 年代並不遙遠。您談到了納米機器人及其與人類的關係,用一個可能過於簡化的說法,這會把我們都變成某種集成電路。按照您的預測,最長還有 15 年,最短可能只需 6 年就能實現。

庫茲韋爾:我說的是到那時我們將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一台能夠完成任何人類工作的計算機系統,而且能比任何人做得更好。舉個例子,我會下圍棋,但水平並不高,而計算機已經能超越任何人的水平。它們將能勝任人類能做的一切工作,而且表現更出色。但人們常常把這理解為人類與計算機的對抗,認為這是在比拚誰更聰明。實際上,我們將與它融為一體,我們自身也會變得更加智慧。計算機所具備的各種能力,我們也將擁有。現在我們已經通過智能設備獲得了很多能力,而這些設備在十年前還不存在。現在我們能在短短一分鐘內獲取人類積累的任何知識,到 2030 年,這個過程將變得瞬間完成。

問: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我們準備好迎接這些變革了嗎?

庫茲韋爾:我認為我們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實際上,人們非常關注計算機能做到而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因此我們希望將計算機的能力整合到我們的大腦中,這樣我們就能獨立完成這些任務。我相信我們已經完全準備好應對這一切。不過您說得對,確保連接的安全性確實至關重要。但我們在維護安全連接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問:說到奇點,如果沒記錯的話,是在 2045 年左右。對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這個時間點似乎也並不遙遠。能詳細說說奇點的具體含義嗎?

庫茲韋爾:2045 年與 AGI 有所不同。AGI 基本上相當於一個人的智能水平,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它知道一切,但基本上還是一個人的水平。到 2045 年,我們將能夠將我們的智能提升約一百萬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奇點。它不僅僅是達到一個人的能力,而是真正擁有相當於一百萬人的知識。這是如此困難,以至於我們從物理學借用了這個「奇點」的比喻。

問:能談談奇點的各個組成部分嗎?您提到了計算能力,還有哪些其他關鍵要素?它們是如何演變的?

庫茲韋爾:一個方面是擁有計算能力,另一個是擁有人類的知識。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知識探索,創建每一個新版本的大語言模型都需要基本掌握人類所知道的一切。所以我們將擁有更豐富、更廣泛的數據集來創建未來版本的 AI。我們已經能看到這一點。我認為最重要的實際上是收集這些數據,這樣我們就能知道人類所知道的所有數據。這項工作正在順利進行,到 2030 年我們就能完成。

我們已經在將大腦與計算機連接。現在這項技術用於那些無法交流的人。但到 2030 年,這項技術會變得足夠簡單,我們所有人都會使用它。到 2030 年代,我們將能夠直接在大腦中擴展我們的智能,將其連接到最近的雲端。納米機器人將通過毛細血管將我們的大腦連接到雲端,這不需要任何手術。我們將完全與 A I融合。到 2045 年,我們的智能將提升一百萬倍。

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_DjlEUoWg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AI科技大班營」,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