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黃仁勳選中的中國公司
出品 | 虎嗅科技組
作者 | 王欣
編輯 | 苗正卿
頭圖 | CES黃仁勳開幕演講
據虎嗅獨家獲悉,具身智能公司傅利葉已完成新一輪融資,E系列融資⾦額合計達到近8億元。本輪融資由國鑫投資、浦東創投、張江科投、張科垚坤基⾦、Prosperity7、鈞⼭資本等機構共同參與。
在本輪融資之前,傅利葉CEO顧捷與虎嗅進行了一對一交流,分享了他們從康復機器人向人形機器人轉變的過程,以及他對於行業2025年的展望。
巧合的是,在今天的「科技屆春晚」CES上,黃仁勳登台發表了開幕演講,並再次cue到了傅利葉的新一代通用人形機器人GR-2。同時,傅利葉也成為首批使用英偉達世界基礎模型——NVIDIA Cosmos的機器人公司。
這並不是英偉達與傅利葉的第一次「牽手」,在與虎嗅交流時,傅利葉CEO顧捷就回想起了在2023年的GTC大會上,黃仁勳眉飛色舞地介紹了英偉達在具身智能的佈局。在他身後,九個人形機器人一字排開,其中有波士頓動力、Figure AI等全球知名廠商,還有來自傅利葉的人形機器人GR1。英偉達與傅利葉達成合作,為其提供了計算平台,並與這九家公司聯合開發了全球首款機器人通用基礎模型——「GR00T」項目。
那時顧捷強烈感受到「矽谷達成了對具身智能可能性的共識」,近來這個共識在矽谷更為大行其道,甚至OpenAI都重燃了對人形機器人的興趣,重啟四年前解散的內部機器人軟件團隊。
顧捷對人形機器人的信念源於22年前——還在上海交大求學的顧捷參加了首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電視大賽,主題為「搶攀珠穆朗瑪峰」。
5年前,顧捷帶領主攻康復機器人的傅利葉,轉向攀登人形機器人的新高峰。
這個有些理想主義的選擇,讓他體會過,如愚公移山般解決機器人一千個問題點的漫長,也體會過面對未知黑盒——神經網絡的痛苦,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仍是每一代人形機器人首次組裝完成後,全身點亮開始動起來的時刻。
不止是傅利葉,行業里的主流公司都在探索轉型人形機器人的道路,但並非每家公司都能夠順利通過這扇「窄門」。傅利葉的優勢在於,之前所專注的康復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對於人形機器人有借鑒意義,最初他們就堅持雙足的形態,並且在2023年成為行業中第一家量產雙足通用人形機器人的公司。
01
理想主義的選擇
2015年,顧捷辭去美國國家儀器工作的高管工作,回到上海浦東張江成立傅利葉智能。
最初,他們想做幾十釐米左右的小型人形機器人。但那時首要目標還是「要能夠生存下來」,於是他們是選擇切入商業化前景明朗的康復機器人。
2017年3月,公司研發的第一代下肢外骨骼康復機器人Fourier X1誕生,成為國內首款有「觸覺」的外骨骼機器人。這也是康復機器人中最接近人形機器人的形態。
但局限依舊存在——行動不便的患者穿上外骨骼機器人後,需要借助枴杖才能實現穩定平衡。如何讓機器人更好地服務人類?答案仍然指向人形機器人。
在2019年,工程師出身的顧捷敏銳地捕捉到技術的變革——無框電機取代伺服電機、電機和執行器的能力大大提升,這使得構建完整靈活的人形機器人形態成為可能。
但顧捷也清楚地意識到,「這是一件理想主義的事情」,當時這個選擇的商業化場景並不廣闊。
好在先前傅利葉在外骨骼康復機器人的許多經驗,也可以複用到人形機器人,比如步態、重心的控制和傳感器的核心技術。
與其他從上肢做起的公司不同,得益於外骨骼康復機器人的下肢技術突破,傅利葉則以下肢為切入點,再逐漸向上肢發展。
因為傅利葉認為,雖然輪式更易落地,但技術的最終成熟的完整形態一定是以雙足的形式去呈現的。這樣人形機器人可以去適應不同的環境,發揮技術本身最大的價值。
同時,顧捷也看到了人形機器人在醫療複健領域的未來:可以像治療師一樣,陪伴不會吃飯喝水的腦卒中患者,通過教患者說話和動作,來鍛鍊患者大腦。
但立項時,顧捷卻將人形機器人目標設置得很低,只是希望它能夠走起來,為未來的產品打下基礎就夠了,甚至沒敢確定能夠讓機器人產生泛化的能力。因為那時顧捷沒有預料到最大變量的出現——2022年GPT的發佈改變了機器人行業進程。
02
漫長的考驗
GPT帶來的大模型浪潮催熟了人形機器人行業,甚至推動了波士頓動力從液壓轉向電動等里程碑事件,「這是在十幾、二十幾年都不敢想的事情。」
這也加速了傅利葉的人形機器人進程——2023年,傅利葉發佈了首款全尺寸人形機器人GR-1,並率先實現量產交付。2024年,傅利葉發佈了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通用人形機器人GR-2。
但回首五年的打磨過程,對傅利葉來說仍是一場漫長的考驗。
第一代產品成型後,團隊在測試後列出了接近一千個問題點。顧捷清晰地記得,「那是一個非常長的list,需要一點點去改進」,為此他們對GR1迭代了八個版本,每一代都嘗試了不同的結構和種類的排列組合。
雖然每次迭代都能看到新的問題產生,但對顧捷來說「看到問題,知道要改什麼,其實已經是最開心的時候了」。
因為判斷出問題卡點在哪裡後,解決只是時間和工程的問題。比如加強結構或修改設計。
而壓力最大的時刻,反而是排查不出問題所在的時刻。
人形機器人是一個牽一髮動全身的整體,從走起來到穩定的過程,依靠的是神經網絡。
神經網絡就像一個黑盒,有的時候調試好算法去測試,卻怎麼都不work。「機器人就是不走」,有時候顧捷會覺得「一點招都沒有」,只能直面未知的痛苦。一點點排查,調試改進算法。
但每一代機器人全身點亮的時刻,讓顧捷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機器人第一次動起來的瞬間,給顧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感受。「這時候你推它一下,它會馬上做出條件反射般的動作」,看著眼前通過神經網絡控制全身電極的矽基生命,能夠展現出像動物一樣的運動本能。這時候感覺奇妙又震撼。
過去22個月機器人行業的創新,要比過去這個行業出現的年都要多。然而顧捷也看到了局限仍然存在:「機器人的泛化能力還沒有在真正機器人上能夠產生,這個需要一些時間。」
再往前,需要人才、數據、很好的本體去支撐下一步。
幸運的是,GTC大會之後,顧捷也感受到了一些外界的變化:更多優秀的工程師加入傅利葉,逐步構造出更強的團隊。銀行、工廠等下遊的場景逐步開放,GPU、傳感器等上遊產業也在加速進化。
這種變化還在發酵,2024年傅利葉已實現了小規模量產的目標,截至9月交付超百台。
他認為2025年行業人形機器人產量能夠以10倍速度增長。但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量產仍需時日,但這個時間一定會比預想之中來的更快。
這個飛速增長的階段,也吸引了資本紛至遝來,這讓一些團隊能夠快速拿到融資,但同時內卷的跡象開始在行業中出現。顧捷認為資本的關注對於行業而言是好事,畢竟人形機器人是條曲折艱難但又充滿希望的道路,需要糧草先行。但無效的內卷和競爭沒有意義。
在他看來融資只是一個助燃器,「我們可以融到錢,但是我們融不到時間。」而機器人的每個環節都需要時間去驗證,「或許可以在短時間內通過仿真能夠得到經驗參考,但是距離真正落地第一台、第一千台仍然存在巨大的壁壘和時間差。」顧捷希望這個行業的所有的從業者有長期主義的心態,願意去花五年、十年、二十年的時間紮根下去,一步一個腳印去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