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複獨家回應:盲目堅持負擔不起的東西,並不是健康的選擇 | 智湧獨家

「我們做的是商業公司,不是‘零一萬物技術實驗室’。」

放棄模型?被阿里全盤收購?2025年的第一週,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零一萬物」深陷輿論漩渦。

2025年1月7日,《智能湧現》與漩渦中心的零一萬物創始人李開複,進行了一場對談。這位「最資深的AI創業者」,回應了近日零一萬物的人員變動和業務拆分:

「創業公司第一年打法未必合適第二年,調整和轉型是創業之必然。今年是商業化的決勝之年,零一萬物的業務優先級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李開複對《智能湧現》表示。

就在一天前,流傳在網上的一則消息,直指零一萬物「將卡和預訓練團隊賣給了阿里」。當日晚,李開複親自在朋友圈闢謠。

李開複在朋友圈的回應。李開複在朋友圈的回應。

這次變動的關鍵,在於零一萬物預訓練和Infra團隊的去向。

李開複告訴《智能湧現》,願意繼續訓練超大參數模型的成員,加入了零一萬物和阿里雲成立的「產業大模型聯合實驗室」

《智能湧現》瞭解到,2024年12月中旬,兩個團隊陸續收到調整通知,而後在12月底,預訓練團隊收到阿里「通義」的offer,Infra團隊則收到了阿里智能雲團隊的offer。

「阿里收編」的背景,源自零一萬物的一個判斷:初創公司投入超大模型預訓練的性價比,太低了。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只有大廠能夠燒超大模型。」李開複告訴《智能湧現》,零一萬物2024年以來的目標,是做小參數、適中的行業模型,「超大模型的用處在於可以教較小的模型,所以我們就需要一個訓得起大模型的大廠合作。」

李開複口中的「大廠」,就成了零一萬物的老股東阿里。「零一萬物中還有不少成員有AGI的夢想,這部分成員就可以選擇加入實驗室。」李開複提到。

而至於「卡被收購」的傳言,李開複直言,零一萬物是通過雲服務的模式訓練模型:「我們自己也不擁有卡,我們怎麼去賣?」

如何賺錢,成了這家獨角獸2025年最重要的命題。除了模型訓練策略的調整,零一萬物還將遊戲、金融等AI業務考慮拆分,進行獨立運營和融資。

拆分的邏輯,來源於創新工場時期孵化項目的經驗。李開複告訴《智能湧現》,當團隊非常聚焦在一個垂類,他們更能做深做透。

當然,零一萬物拆分業務的邏輯也相當現實,「先去找投資人聊,看有沒有人願意投」。

「創業公司的生存之道是要考慮怎麼樣去善用每一塊錢,而不是弄更多GPU來燒。」李開複總結。

以下是《智能湧現》與李開複的對話,略經編輯:

超大模型,交給阿里訓

《智能湧現》:圍繞事件的焦點,零一萬物的預訓練團隊和Infra團隊,到底發生了什麼?

李開複:我們跟最大的投資者阿里一直在溝通,也成立了一個聯合實驗室(產業大模型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會是做更有Scaling Law方向性的工作,這個是阿里來主導。

那我們有一些成員擅長和願意投入Scaling Law ,所以部分團隊會通過聯合實驗室和阿里深度整合。

《智能湧現》:意味著預訓練團隊和Infra團隊可以自行選擇去阿里,或者留在零一萬物?

李開複:這些細節就先不多說了。

能透露的是,現在有一個做超級大模型的巨大機會,阿里決定要往前衝,我們也為阿里鼓掌。在過去的一年半里,我們確實有一些優秀的成員還對這件事情抱有很大熱情。那雙向選擇是很自然的。

《智能湧現》:預訓練和Infra團隊加入阿里,是不是意味著零一萬物正式放棄預訓練了?

李開複:我們理想化的「預訓練」是做務實的、小而快的,然後以商業性價比來評估的模型。

之前OpenAI 前聯合創始人Ilya說,Scaling Law已經到了盡頭。意味著巨大的模型要花很多的錢,得到的效率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遞增。所以必然只有大廠能燒超大的模型。

隨著Yi-Lightning(零一萬物的20B模型)獲得了比較好的市場反饋,我們也看到以後零一的角色應該是做相對快而小,而且便宜的模型。以後訓練的模型不會比Lightning更大了。

《智能湧現》:1月初零一萬物和阿里雲成立實驗室訓練大模型,兩方的角色定義是什麼?

李開複:超大模型的用處在於它可以教較小的模型,我們叫做「teacher model」,大模型用數據蒸餾、數據合成等方法,教小模型能力,是訓練模型的一種策略。

雖然大模型可能很貴,也比較慢,但是它是中國大模型在應對科技封鎖時,必須要佔據和堅守的創新生態位和安全底線。

所以我們覺得要和一個燒得起大模型的大廠合作,以後超大的模型由阿里訓練,我們就可以用小而精的團隊來做小而便宜的模型,擁抱應用的爆發。

很多人還是抱著超大模型的夢的,那麼這些人就非常適合加入阿里主導的聯合實驗室。

《智能湧現》:傳聞中零一萬物的卡(指GPU)賣給了阿里,是怎麼回事?

李開複:卡的事情我不知道是哪裡出來的。我們自己也不擁有卡,怎麼去賣啊?所以卡的事情無法回應。

《智能湧現》:不自己買卡建集群,購買雲服務,是AI初創公司的常態嗎?

李開複:大家認為小公司不適合超大模型,所以那些有上萬張卡的小公司,可能要重新考慮,不燒大模型的話,卡要不要減少。

我覺得這是一個行業通用的思考。我們不再做這件事情不是說不相信Scaling Law,而是說我們把用更多卡燒超大模型這件事情,交給能夠做 Scaling Law的大公司,比如說阿里,然後我們跟它合作,這才是生存之道

七成收入來自B端

《智能湧現》:您的闢謠朋友圈提到,2024年零一萬物的確認收入已經有一個多億了。這主要來源於哪些業務?

李開複:實際上我們一開始以To C為主,而且To C我們一開始就做出海。我們有明確的認知,2024年在國內做To C比較難商業化變現,所以國內我們基本上堅決不燒錢獲客,去做To C產品。

在C端,我們去年達成的業績,大概有2-3成來自出海的付費產品,比如PopAi,它是一個生產力工具。

《智能湧現》:那意味著也有七成的收入來自B端?

李開複:To B是在2024年下半年,我們經歷了半年的戰略轉型。因為我們先打磨了大模型技術,過程就像是通過技術在找場景。

所以To B我們也做了多種嘗試,其中一個就是遊戲產業,下半年整體也有比較好的增長。我們在金融和能源行業也有不錯的增長。

《智能湧現》:從上半年的To C轉到下半年的To B,業務形態的變化是相當大的。

李開複:可能外界會感覺2025年1月初開始變動比較大,實際上我們已經規劃了數月時間。我們整體的組織、資源的配置、項目優先級的排序,哪些做和不做,其實經過了系統性的整體梳理,在年末開始有了一些里程碑的體現。

比如我們和阿里談聯合實驗室,也談了一段時間,近期才官宣。

《智能湧現》:近一年來,零一萬物整體的組織、資源的配置,有哪些變動?

李開複:我們的組織架構調整主要在於增加To B的功能,能夠帶來更多行業大模型的合作。

所以我們內部團隊也做了相應的調整。比如落地要有非常強的售前,以及聆聽客戶需求、跟進策劃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團隊。我們還要有強的工程研發,因為這些應用需要標準化、平台化。我們堅持不做接一單賠一單的To B生意。

《智能湧現》:零一萬物專注訓練小模型,怎麼做商業化?

李開複:我們認為極速的、高性價比的模型特別適合做產業模型。這不是說我們要做3B、4B的模型,這些過小的模型在很多場景是不work的。

同時我們也不會繼續做超大參數的模型,因為這些超大模型在車企、金融、遊戲等很多領域也不適用。我們要做的是和Yi-Lightning相似規模,或者更小一點的模型,能夠適用於更多行業場景。

《智能湧現》:零一萬物在行業To B起步是比較晚的,怎麼彌補後發劣勢?

李開複:我們會主打幾個業務。我們不像有些AI公司,能夠雇300個銷售。我們會用我個人的人脈去切入一些非常好的領域和公司,然後去找到可以做標配解決方案的領域。

同時,我們可以跟創新工場聯動,創新工場孵化的很多領域的公司,跟我們都是非常互補的,可以合作。

以及我們覺得行業模型還不夠細分,比如我不認為金融是一個賽道。我們會在行業的基礎上再向下細分賽道。這裏我就不能講細節了,因為講了別人就知道你在做什麼了。

我們是商業初創公司,不是技術實驗室

《智能湧現》:我們瞭解到,2025年1月初的一次內部會上,你提到零一萬物要「全面嚮應用看齊」。

李開複:一開始我們肯定帶著追求AGI的理想,吸引了非常多有強大技術魂的同事,驗證了我們能夠做出世界級的技術。

但某種程度上,今年會是大模型公司商業化的淘汰年。如果大家不能走過這個坎,不能去驗證技術能夠真正落地到應用,就會面臨淘汰的可能性。

《智能湧現》:「真正落地到應用」的評判標準是什麼?用戶數?營收?還是利潤?

李開複:我們覺得的核心就是這個應用必須要能夠賺錢,要能夠帶來收入,而不是盲目的做這個增量,盲目的做用戶數。

所以要「全面嚮應用看齊」,是指:當你真的有技術,沒有應用的時候,這基本上只是一個實驗室。

我們做的是商業公司,不是「零一萬物技術實驗室」。

《智能湧現》:聽說公司對部分業務做了拆分,成立子公司獨立運營和對外融資。

李開複:這其實很像創新工場run了很久的孵化模式。比如前陣子被報導的「零一綠洲」(零一萬物AI遊戲子公司)的拆分,這個業務我們也run了幾個月,覺得它能夠跑起來。

《智能湧現》:為什麼拆分?

李開複:當你的團隊非常聚焦在一個垂類,而且這個垂類是你預測是可以做大垂類的時候,他們會更專注,更可能把這個行業做得更深、更透。

所以相比於在一個想做多行業的團隊裡面,獨立之後能夠更專注,也能夠接觸專有的資源。

《智能湧現》:評判業務要不要拆分的標準是什麼?

李開複:先去找投資人聊,看有沒有人願意投。

如果盲目地拆分,萬一團隊自己沒辦法充分的造血,實際上是沒有必要的。

《智能湧現》:很少有初創企業一下子同時做這麼多業務方向,會分散精力嗎?

李開複:我們還是希望未來能夠實現一個To B的平台。其中有不少中央研發的成本,是由業務線來共同分擔的,可能20%花在這條,30%花在另一條,50%做大家通用的工具鏈等。

同時,業務跑出來,有時候是因為風口,有時候是因為概念,很難去規劃,不同方向得邊做邊看。當然希望我們今年可以做出幾條明星產品線。

《智能湧現》:經歷這一年半,你對AI創業有怎樣的新理解?

李開複:要勇於主動調整,看清什麼是對的戰略路線。創業公司第一年的打法未必適用於第二年,此時如果盲目堅持一些負擔不起的東西,對初創公司來說並不是正確和健康的選擇

我們希望我們的未來是有更強的確定性,這樣我們也更有信心去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