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評價AI PC銷量不及預期,聯想VP回應了 | CES 2025
LG 發自 CES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2025 CES上最具話題性的兩家公司,都談到了AI PC的核心話題。
在通過新一代Blackwell 架構的英偉達 RTX 5090 顯卡炸場後,黃仁勳徹底點燃了CES開場情緒。但其後,他依然不得不在會後交流中回應關於AI PC「銷量沒能起飛」的尖銳話題。
老黃承認AI PC在過去一年的市場銷量確實差強人意,但他也給出了原因——出在了PC適配的AI生態系統上。
同一時間,通過一系列新產品備受關注的PC之王聯想,負責人也隔空回應了黃仁勳的評價,他坦承AI PC從銷量增長上確實相對平穩,老黃沒有說錯,但他同時強調——
AI PC的換機潮正在到來,關鍵時間點就是2025年。
AI PC是偽需求嗎?
在英偉達的CES發佈會後,黃仁勳回應了一系列提問,其中他明確認為「好問題」的是一個關於AI PC為什麼沒能在2024年銷量起飛的問題。
黃仁勳承認了現狀,確實差強人意,或者說增長不如過去的樂觀預期。
但他將至歸因於AI生態在PC終端上的不健全。
黃仁勳說,AI技術最初是在雲端環境下發展起來的,AI模型及其部署應用,更多也是通過雲端、調用API的方式進行。
然而對於很多潛在的AI PC受眾來說,比如設計師、軟件工程師、創意人員和極客群體,目前PC終端側的AI生態系統投入遠遠不及雲端,需求尚未得到滿足。
老黃還強調,情況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Windows PC正在通過WSL2(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2)這個強大的虛擬化平台,將原本為雲端打造的AI技術引入到PC中,確保雲端能用的AI能力也在批量進入PC系統生態,甚至是雲端AI系統生態被完整地帶到個人電腦上。
黃教主的觀點,也很快被作為問題拋給了聯想AI PC的負責人——Luca Rossi。
Luca Rossi,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智能設備業務集團(IDG)總裁,其掌舵的業務線涵蓋了個人電腦、手機、平板電腦、工作站和顯示器等……是聯想最核心的業務之一。
而AI PC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經過近兩年的全方位佈局,AI PC成為了「焊死」在聯想身上的新標籤,AI PC的風吹草動,聯想都無法置身事外。
所以Luca怎麼看老黃的觀點?
他說老黃說的沒錯,因為2024年PC市場確實相對平穩,數據表明沒有明顯的增長。
但Luca也強調,他並不為此擔憂,因為AI PC正在來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催化時刻。除了老黃提到的端側系統生態問題,他還從「換機週期」論證樂觀的理由——
首先,Windows 11或Windows 10的生命週期將在2025年10月結束,這必然會帶來大量的設備更換需求。此外,還有 4億台設備是疫情期間採購的,這些設備到現在已經使用了4到5年,也到了更換的時間節點。
而更重要的是,AI PC的一系列核心能力也已經就緒,會在換機週期中完成最後的臨門一腳。
Luca說,AI PC面臨的問題並不是「是否會發展」,而只是「何時全面普及」。他對2025年和2026年的AI PC市場表現充滿信心,屆時將看到AI PC市場的顯著增長。
另外,關於AI技術的應用和部署,Luca還認為「混合AI」才是確定趨勢,有些任務需要在雲端處理,而有些任務則需要在邊緣設備上完成。
稍微展開來說,有些在邊緣設備上處理低延遲需求,或者涉及高度私密的內容時,用戶就可能不會願意將這些內容上傳至任何雲端,而是更希望在本地完成。而有些不存在隱私風險的圖片生成且需要大算力支持,就會轉向雲端。
綜合起來,Luca認為AI PC的「叫好又叫座」時刻,已經在不斷逼近。
在這種進程中,聯想的PC份額還會被持續增強,Luca透露,現在全球每三台激活的Windows電腦中,就有一台是聯想電腦,形勢非常良好。
同時聯想的PC在消費市場和商用市場也均位居第一,與第二名的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Luca預測,AI PC的普及率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達到40%-50%,甚至高達80%。可以預見,在未來的三到四年內每一台PC都會成為AI PC。
這位聯想VP還分享了戰術打法,他明確不會搞價格戰,而是提供多元化的創新產品來滿足不同層析的需求。
他認為行業正在發生變化。與五年前相比,如今的技術選擇更加多樣化:從只有一個或一個半的芯片供應商,到現在有三到四個選擇;從X86架構到ARM架構;以及AI Agent的加入,這將是一個全新的戰場。聯想相信,在這個新世界中可以實現差異化。用戶可以選擇不同的芯片、AI Agent,甚至在設備形態上也可以進行更多創新。
Luca還罕見霸氣外露:友商之中有哪一家擁有聯想這樣廣泛的產品線?從Windows到Chrome,再到Android,從6英吋屏幕到30英吋的一體機設備;從隨身攜帶的設備到企業級雲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他說聯想已經為迎接AI革命做好了最充分的準備。
不過,在現場,依然有從根上質疑的問題——
AI PC或者AI手機,是真需求嗎?
Luca笑了。他說不認為這是一個偽需求,原因再簡單不過,AI PC和AI手機能賦予人類「超級能力」,對吧?它能讓你在2分鐘內完成之前可能需要25分鐘甚至2小時才能完成的事情。當你按下一個按鈕,機器能在2秒內為你完成之前需要2小時才能完成的PPT,這就是一種人類的 「超能力」 。
無法想像如此「超能力」會是一種 「偽需求」 。
AI會讓PC告別鍵盤??!
Luca也被問到了AI如何持續變革PC的話題。
他認為當前的創新速度讓很多事情難以預測,新事物新物種正在不斷湧現。
但對於PC,有一個趨勢他非常確信,他認為隨著時間推移,當前限制PC形態和發展的「鍵盤」,可能會消失。
他認為隨著自然語言技術的發展,人們不再必須依賴鍵盤,這會釋放設備形態創新的潛力。
另外,Agent也會是確定的趨勢。
Luca劇透下個月就會上一個帶有混合編排功能的Agent,用戶個人知識庫會被保存在設備本地。
這個Agent或者說入口,實際上已經以「小天」應用對外展現。Luca則更進一步明確,希望小天能成為人機交互的首選入口,用戶可以通過「小天」 與互聯網互動、提問,完成所有這些操作。
此外,眼鏡也是他好看的AI終端平台。
但Luca聲明,這個平台可能不會再2025就成熟,因為目前存在許多障礙,比如電池、熱管理、性能,還有設備的形態設計。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他還認為應該從過去的一些經驗中吸取教訓。比如多年前,3D電視曾被認為是一個全球趨勢,大家都覺得未來所有人都會購買帶有3D眼鏡的電視。但事實證明,這是當時行業里最大的失敗之一。原因在於人們不願意佩戴笨重且讓人感到不適的設備。
如果想讓眼鏡非常輕薄且舒適,人們願意佩戴,那麼需要的技術遠遠超出今天的水平。
在2025年,AI眼鏡有一些進展,但市場仍然會很小,只是剛剛起步。某些應用場景可能會更成熟,而另一些則會較不成熟。
例如,一個較為成熟的應用場景可能是在工廠或裝配線上執行特定任務時的生產力場景。因為在這些場景中,佩戴眼鏡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可能你只需要佩戴1個小時,但它能顯著提升你的工作價值。所以這樣的場景是有可能實現的。
還有一種場景針對的是「極客」的用戶。這類用戶數量不會達到數百萬,可能只有幾十萬,但他們非常熱愛這項技術,即使設備不是特別舒適,他們也願意使用。
所以如果問他,AI眼鏡能否與智能手機競爭,成為數億用戶的一個主要平台?
Luca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不會是在2025年或2026年。那是一個更加長遠的願景,需要技術真正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