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起訴為敬? 光伏雙雄“專利戰”:利潤大跌、虧損加劇、暗藏技術博弈 | 能見派

文 | 新浪財經 劉麗麗

一邊是價格戰,一邊是專利戰,光伏龍頭們進入了“雙線作戰”時代。

近日,新浪財經獲悉,晶科能源全資子公司在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隆基綠能,要求隆基綠能立即停止侵害相關發明專利權,並賠償經濟損失,案件已被正式立案受理,將於2025年2月13日開庭。

值得注意的是,晶科能源還在一個月前,向美國地方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起訴一家日本光伏企業及其在美國和海外的相關實體,侵犯晶科能源的專利。

這一跡象表明,光伏龍頭企業們已經掀起一系列專利戰。分析人士認為,從商業角度看,這或許是企業之間在市場份額爭奪、技術領先地位競爭過程中產生的矛盾積累,是一種商業恩怨的體現。但從產業發展的宏觀視角來看,它更像是產業革新的導火索。

專利戰背後的恩怨

這場專利訴訟引發了外界對其背後是商業恩怨,以及技術路線革新標誌的爭論。

此次對隆基綠能的訴訟,原告是上饒新源越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為晶科能源全資子公司。除了隆基綠能之外,還有另一個被告為江西上為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還不滿一年,其主業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只有一位持股100%的自然人股東李嵩鬆。

作為TOPCon技術的領頭羊,晶科能源是光伏產業擁有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最多的企業之一。晶科能源曾公開表示,公司目前已獲得2,800多項已授權專利,擁有業內數量最多的462項TOPCon相關專利。鼓勵通過專利授權、付費使用的方法實現行業共贏,但對於“不打招呼,拿來就用”的做法,也支持堅決打擊。

晶科能源此次提出訴訟的專利可能都是買來的。在2022年,LG集團退出光伏製造行業並出售部分光伏專利,晶科能源的全資子公司上饒新源越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受讓了745件發明專利,覆蓋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授權專利達705件。這些專利涵蓋了太陽能電池及其製備方法、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模塊等關鍵領域。2024年,晶科能源將其中部分專利轉讓給了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

就是這批從LG買來的專利,成為2024年以來光伏行業系列專利戰的導火索。

2024年以來,光伏企業之間的專利訴訟日益增多,TOP 10組件企業中,已有6家捲入專利紛爭。2024年5月、10月,天合光能在美國地方法院相繼起訴潤陽股份、阿特斯專利侵權;2024年7月,晶澳科技在歐洲統一專利法院慕尼黑分庭起訴正泰新能。其中,天合光能起訴阿特斯涉及的US9722104和US10230009專利,以及晶澳科技起訴正泰新能涉及的EP2787541B1和EP4092759 B1專利均與TOPCon技術相關,專利原始申請人為LG電子株式會社。

專利訴訟背後,也折射出著光伏技術路線的發展態勢。在押注N型電池時,光伏巨頭已經分道揚鑣。通威股份等選擇HJT電池,隆基綠能押注BC電池,僅佈局了30GW左右的TOPCon產能。但晶科能源看好“效率上限高、低成本產業化、設備配套更優”的TOPCon路線,全力搞TOPCon電池研發,並逐漸進行全產業鏈轉移,是當前光伏市場主流的TOPCon技術路線的領軍企業。

作為市場占比最高的TOPCon技術代表企業,晶科能源最早吃到TOPCon紅利,營業額從2021年的400多億快速增長到2023年的超過千億。2024年,晶科能源也曾發佈多項實證數據,宣佈TOPCon組件在發電增益等方面比BC組件更具優勢。

但有接近晶科能源的人士透露,晶科能源也在籌劃BC產能,甚至謀劃BC產品與TOPCon產品同價。另有接近隆基綠能的消息人士透露,這次訴訟前,晶科能源希望能用TOPCon專利和隆基的BC專利進行互換而未果。但這一說法目前無法驗證。

專利戰打響前,也曾有隆基綠能內部人士表示,隆基綠能之所以全力研發BC電池,也和其他技術路線的專利風險較大有關。

產業革新的導火索?

晶科能源起訴後,隆基綠能方面表示,“公司會積極調查應對,必要時也會針對TOPCon及其他技術系列產品提起反訴。”

事實上,晶科能源和隆基綠能的財報數據都不太好看。2024年前三季度,晶科能源實現營收717.7億元,同比減少15.66%;歸母淨利潤12.15 億元,同比減少80.88%;歸母扣非淨利潤下降92.12%,毛利率和歸母淨利率也是下滑狀態。同期,隆基綠能的下滑程度更大,營業收入585.93億元,同比減少37.73%;實現歸母淨利潤-65.05億元,同比減少155.62%。

在納入Wind光伏板塊的92家公司中,隆基綠能前三季度的虧損額在所有公司中位列第一,和TCL中環一起,成為僅有的兩家虧損額超60億元的光伏企業。

分析人士認為,從商業角度看,這或許是企業之間在市場份額爭奪、技術領先地位競爭過程中產生的矛盾積累,是一種商業恩怨的體現。但從產業發展的宏觀視角來看,它更像是產業革新的導火索。

但專利戰一旦開打,可能就不會局限於直接當事人之間。因為行業之中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牽一髮動全身。

一邊是價格戰,一邊是專利戰,光伏龍頭們進入了“雙線作戰”時代。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價格戰這個最有效的武器打到今天,威力與自身消耗不成正比,雖然堅持也可取得戰果,但會“元氣大傷”,然而價格武器還會繼續維持消耗,因為有效。

“儘管這些專利都是買來的,但企業還是紛紛拿起了專利大棒,相對產品價格這個實線戰爭,專利產權虛線終於全面開打了。”上述人士認為,也不必去細究專利從何而來,只看官司到底怎麼判,“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多方和稀泥!因為那樣又會把進程拉長!”

該人士指出,相對TOPCon技術的poly氧化矽鈍化等核心,金屬化的LECO技術也是一大核心,這個技術現在國內各家企業都在用,核心技術卻在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和engineer公司。該人士還透露,弗勞恩霍夫和engineer公司之前本來也要打專利官司,可看到各家光伏企業虧損的樣子就滅了念頭,如今專利硝煙燃起,不排除他們也會發起專利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