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市場,生成式AI現狀如何?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做AI的企業,有60%的企業已經將戰略轉向了做AI出海業務,而日本更是熱門國家之一。那現在日本市場,到底生成式AI使用現狀如何,下面我們通過日本TDB最新的調查報告一起來看一下。
一、使用率與使用趨勢
使用率:約17.3%的企業在實際業務中使用生成式AI,其中86.7%使用企業表示生成式AI在業務中產生了一定的積極效果。
使用趨勢:中小企業更傾向於使用生成式AI,大型企業(1000人以上,1000億日元以上)使用率較高(36.9%)。近半數(48.4%)的企業尚未計劃使用。
個人解讀:雖然生成式AI的應用潛力巨大,但總體使用率僅為17.3%,顯示出AI應用仍處於初期階段(主要存在技術門檻、成本壓力和認知不足等方面問題)。此外,還有26.8%的企業正在評估或計劃使用,說明AI應用的未來增長空間巨大。使用了AI的那些企業,絕大多數(86.7%)都感受到正面效果,特別是在提升效率和支持決策方面,AI技術能夠顯著優化工作流程。所以使用AI成功的那些企業如果可以推廣一些生成式AI的成功案例,相信會吸引更多企業進行嘗試。
中小企業因為靈活性高,決策鏈短且創新意識強,更容易快速採納生成式AI,他們對提升生產力有更強烈的需求,AI正是其解決資源不足問題的重要手段。大型企業則是擁有豐富的資源、資金、技術人才儲備,有更多的預算投入到AI技術中,並能通過製定規則、開展培訓來推動技術落地,所以使用率較高(36.9%)。未來計劃使用的企業佔比48.4%,接近一半,顯示仍有大量企業對AI持觀望態度,但是這部分企業未來的潛力巨大。
二、行業趨勢
使用比例最高的行業是「服務與其他」類(28.0%),IT相關行業,例如「軟件開發」(55.3%)尤為突出。
個人解讀:IT相關行業天然具備技術優勢,能夠快速理解並應用生成式AI工具,所以使用率偏高,超過了一般(55.3%)。但有的行業使用率偏低,例如傳統建築和製造業,業務流程依賴實際操作和工地環境,所以AI對這些物理工作環節的直接幫助有限。而一些其他的傳統行業則受限於技術人才、認知和使用場景等多方面因素,投入產出不明確,所以企業因其效益仍有保留。
使用率最高的服務與其他行業(28.0%),涵蓋IT服務、教育培訓、市場營銷等,生成式AI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場景,IT相關的不說了,其他類似於文案創作、客戶服務、數據分析等。
三、使用目的
90.9%的企業用於提升效率,其次是應對人手不足(44.3%)和提升營業能力(32.5%)。
個人解讀:利用AI增效提質還是首要目標,通過AI減少人力和時間成本,同時提升準確性,滿足企業降本增效的核心需求。AI還很好地應對了人手不足的問題,例如日本老齡化嚴重,人力資源短缺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瓶頸,利用AI打造數字員工,為企業解決人力不足提供了現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同時,企業還希望通過生成式AI的應用實現更精準的營銷和客戶分析,從而直接推動收入增長,例如生成式AI可以根據用戶行為和數據生成個性化推薦,提高轉化率;通過AI對客戶反饋、購買行為進行分析,調整銷售策略等。
四、主要用途
信息收集(59.9%)為主,隨後是文案總結/校對(53.9%)、創意啟發(53.8%)。
個人解讀:信息收集是首要用途(59.9%),因為生成式AI能夠快速整理海量信息,並提煉出關鍵內容,顯著提高信息檢索效率。無論是市場調研、行業分析還是競品比較,AI都能提供多層次的信息支持,快速收集行業趨勢數據,為決策提供依據。
其次是文案總結/校對層面(53.9%),AI能夠快速提煉文本核心信息,或對語法、邏輯進行檢查,減少人工審閱時間,企業日常大量的報告、郵件、營銷文案都需要高效處理。
創意啟發層面,AI通過生成新穎的觀點或方案,彌補人類創意瓶頸,尤其適用於需要大量創意輸出的領域,特別適用於營銷策劃、產品設計等方面。
五、使用範圍
33.5%的企業僅限於特定個人使用,只有20.7%實現全公司範圍內的應用。多數企業依靠內部團隊推動AI應用(57.6%),僅20%左右依賴外包。AI專職人員不足,46%的企業完全或主要依靠非專職或兼職人員推動AI應用。
個人解讀:約1/3的企業(33.5%)將AI應用限制在「特定個人」範圍,表明生成式AI的使用尚未成為企業的主流工具,造成的原因可能因為AI在部分場景中可能無法滿足高標準的需求,員工的接受程度和適應程度也是差異較大。現在只有約1/5的企業(20.7%)在全公司推廣,說明生成式AI的普及還需時間和資源支持。依靠內部團隊推動AI的應用,可以更快速地製定和落地生成式AI的應用場景,內部驅動降低依賴外部服務的長期成本,如果企業自身能力有限,可以考慮依靠外包的力量,彌補內部團隊技術能力的不足,尤其是在試點階段。
六、面臨挑戰
「不知道在哪些領域應用AI」和「系統導入所需資金不足」是最大的障礙。
個人解讀:已經使用生成式AI的企業可能已經明確了技術應用的方向,至少對初期試點有一定成果,因而在這些問題上的困惑較少。但是未使用AI的企業則缺乏具體經驗,因此對技術的適用性和投資回報率持有更多懷疑。所以未使用AI的企業往往需要從基礎業務梳理開始,才可以明確應用AI的場景,但是技術和預算的雙重門檻可能導致未使用AI的企業在短期內難以邁出第一步。這也反映了生成式AI推廣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即如何幫助企業邁出第一步。
AI運用的人才和技能不足(54.1%),員工思維能力下降(40.7%),23.8%的企業表示不會增加AI相關投入。法律問題(如數據泄露和版權)也是企業的主要顧慮(著作權和隱私保護相關問題30.6%,信息泄漏29.4%)。
個人解讀:AI運用的人才和技能不足(54.1%):企業在生成式AI應用過程中,缺乏相關人才和技能儲備成為最突出的瓶頸問題,特別是對於中小企業,由於資源有限,AI專職人員缺乏,現有員工難以承擔技術實施和應用工作。
員工思維能力下降(40.7%):企業擔心生成式AI在優化工作效率的同時,可能削弱員工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企業對AI的長期影響持有一定保留態度,特別是在涉及複雜決策和創造性工作的領域。
23.8%的企業表示不會增加AI相關投入:儘管有超過一半的企業意識到人力和技能不足的挑戰,但在未來的人力戰略中,23.8%的企業選擇「不做任何強化措施」,這一比例揭示了企業對AI人力資源投入的矛盾態度:認知到問題的重要性,卻缺乏應對行動。
法律問題:著作權和隱私保護佔30.6%,信息泄漏佔29.4%,雖然沒有在首位,但確實被列為企業顧慮的核心問題之一,尤其是對數據敏感的行業,如金融、醫療等。因為AI生成的內容(如圖像、文本)或分析數據時,版權歸屬、隱私泄露等問題容易引發爭議,企業對此格外謹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極客e家,作者:匙亮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