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美國 AI 芯片限制最後一刀!英偉達 AMD 全球禁運,只配 5 萬塊

就在離任前幾天,拜登政府再次決定,對英偉達AMD等AI芯片的出口,進一步實施限制。

而這也是他為了防止美國技術落入中國手中的最後一搏。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希望在國家和企業兩個層面,限制AI芯片的銷售。也就是,將半導體貿易限制將會擴大到「整個世界」。

如此一來,美國不僅能將AI的發展集中在與其交好的國家和地區里,而且還能推動全球的企業與美國標準接軌,進而直接控制AI技術的傳播。

看來這次,美國是決心下死手了。

據悉,新規可能最早於週五發佈,並將設立三個層級(Tier 1,Tier 2,Tier 3)的芯片限制措施。

  • Tier 1的美國少數盟友,可以不受限制地獲取美國芯片

  • Tier 2的國家和地區,將面臨以國為單位的總算力限制

  • Tier 3的國家和地區,數據中心將被全面禁止進口芯片

限制全球AI芯片

據悉,總部在最後一組的公司,如果同意遵守美國政府的安全要求和人權標準,就可以突破所在國家的限制,獲得更高的限額。

如果通過認定,這些公司就會被授予「經過驗證的最終用戶」(VEU)資質。

由此,美國就可以建立一個由經過「美國認證」的實體組成的全球體系,並確保這些實體在可控的環境中開發和部署AI。

分級管製措施

根據知情人透露的信息,新規具體細節如下。

一級管控

新規確立的Tier 1包括美國及德國、荷蘭、日本、南韓等18個國家和地區。

企業可以在這些地區自由部署算力,總部設在這些地區的公司還可以申請美國政府的綜合許可,向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的數據中心供應芯片。

但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在Tier 1國家和地區以外的算力總和不得超過25%,且在任何一個Tier 2國家和地區的算力不得超過7%。同時,企業必須嚴格遵守美國政府的安全要求。

知情人士表示,總部位於美國的企業想要申請VEU資質,必須確保至少50%的算力留在美國境內。

這些監管措施的總體目標,就是確保美國及其盟國始終掌握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強大的算力優勢。

二級管控

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來說,都屬於Tier 2這一級別。

對此,美國政府也非常貼心地為他們設定了一個算力上限——在2025年至2027年期間,每個國家和地區只能獲得約5萬塊GPU。

不過,如果有企業為建設數據中心的每個國家,都申請到了VEU資質,則可以獲得更高的上限,並且還會隨時間的推移逐步提高。

為了獲得VEU資質,企業需要證明自己具有滿足美國政府安全和人權標準的過往記錄,或至少提供一個可信的方案來達到這些要求。

當企業拿到了某國的VEU資質,其芯片進口將不會計入該國的最大總量。

換句話說就是,刺激這些AI企業要與美國政府進行合作,並採用美國的AI標準。

三級管控

而Tier 3將面臨最嚴格的限制級別,適用於所有美國武器禁運的國家,總計約24個國家和地區。

向這些地區的數據中心出口芯片,將被全面禁止。

英偉達、半導體行業協會強烈反對

在一份聲明中,英偉達對該提案表示反對——

在最後時刻出台限制向世界大部分地區出口的規定,將是重大的政策轉變,這不僅無法降低濫用風險,反而會威脅經濟增長和美國的領導地位。

全球對日常應用中加速計算技術的廣泛興趣,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將促進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與英偉達一樣,半導體行業協會也對這一舉措表示反對——

在總統政府交接期間且未充分徵詢行業意見的情況下,不應匆忙出台規模和重要性如此重大的政策變更。

規避審慎的決策程序,風險實在過大。我們的國家只有確保這方面政策的正確,才能在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

模型權重管控

除了半導體管控外,新規還對閉源模型的出口進行了限制。

具體來說,企業不能在屬於Tier 3的國家和地區部署高性能的閉源模型;而在Tier 2的國家和地區進行部署時,則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標準。(對於獲得了VEU資質的企業,則可以不受模型權重的管控。)

相比之下,開源模型(或稱開放權重模型)並不受這些規則的限制;性能低於現有開源模型的閉源模型,也不在管控範圍內。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AI公司需要對通用開源模型進行微調,且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算力,那就必須要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才能在屬於Tier 2的國家和地區開展相關操作。

參考資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1-08/biden-to-further-limit-nvidia-amd-ai-chip-exports-in-final-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