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 放狠話,雷軍兩字回應

沒有任何預熱和徵兆,特斯拉 Model Y 煥新版突然公佈了售價,並在標題上明確「煥新 Model Y,儘管對比」。

有意思的是,雷軍直接在個人微博回覆「好的」,火藥味是不是一下就上來了?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一切還要從競爭關係說起,現款 Model Y 是國內市場不需要加任何定語的銷冠,火爆的表現,也催化了國產新能源的「圍攻」,對車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應該還記得去年末的名場面吧。

樂道 L60、極氪 7X 和新款智己 LS6 等新車紮堆上市,並紛紛將競爭對手鎖定 Model Y,這也被網民戲稱為「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

更刺激的是,小米首款 SUV ——YU7也在剛剛完成了申報,大概率也是奔著 Model Y 來的。如今國產新車上市、更新的頻率加速,對於已經發佈多年的 Model Y 來說,及時推出新款也是保持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咱們來看看新車的表現如何?

首先是售價,Model Y 煥新版共有 2 個配置,後輪驅動正選版售 26.35 萬,長續航全輪驅動正選版為 30.35 萬,分別比現款漲價了 1.36 萬和 1.26 萬。

可以看出,特斯拉很自信,在價格戰如此慘烈的當下,新款「加量不加價」基本是常規操作,但 Model Y 煥新版竟然直接逆勢漲價了。

接下來就是產品實力了,新款的主要升級點是外觀、內飾、配置、續航和懸架。

其中,外觀的變化是最明顯的,包括:前後貫穿式燈組、輪轂,並新增了冰河藍車漆等,融入了一些時尚元素,但相比現款,看起來似乎少了些個性和辨識度。

內飾的升級是比較實在的,配置看齊 Model 3 煥新版,增加了前排座椅通風和後排屏幕,後排座椅加長 15mm,頭枕加寬 17mm,後排座椅也增加了電動調節,全景天窗還帶有鍍銀塗層,能夠提升防曬和隔熱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Model Y 煥新版和 Model 3 煥新版一樣,取消了轉向撥杆和電子擋把,換擋需要通過屏幕來操作,比較挑戰傳統的使用習慣。

安全性方面則是提升了高強度鋼的比例,並首次用上了遠端氣囊,發生側面碰撞時,乘員保護會更加全面。

續航和動力老狐想講細一點,相比現款,後輪驅動正選版電池容量僅增加了 2.5kWh,CLTC 續航卻提升到了 593km,長續航全輪驅動正選版的電池容量沒變化,但 CLTC 續航同樣有進步,達到了 719km。

這主要是風阻係數的降低和電控系統的升級,帶來了電耗的降低,後輪驅動正選版為 11.9kWh/100km,長續航全輪驅動正選版為 12.4kWh/100km,基本和現款的後輪驅動版持平了。

加速性能上,後輪驅動正選版與現款保持一致,5.9 秒破百,長續航全輪驅動正選版有進步,4.3 秒即可破百。另外,新車的懸架針對濾震能力也有所升級,底盤反饋預計會更偏向舒適風格。

至於大家最關心的智駕,國內市場什麼時候能開放還不確定,Model Y 煥新版已經全系標配了 AI 4 硬件,目前的消息是 FSD 有望在 2025 年上車。

參考在售車型來看,Model Y煥新版變的更加精緻、全面了,但如果只和同級別、同價位的國產競品「儘管對比」產品力,在座艙、續航和智駕等方面,Model Y 煥新版的表現應該算是中規中矩。

沒有特別誇張的噱頭,也不存在明顯的短板。

特斯拉就像是新能源時代的大眾和豐田,只要保持大的框架,其實怎麼改都不所謂,用戶選擇 Model Y 看重的還是穩定性、銷量和口碑,品牌的隱性價值在為產品競爭力賦能。

當然,特斯拉的高明之處在於,同樣學會了同堂擴容,老狐和銷售諮詢了一下,未來現款 Model Y 也會同步銷售,對於潛在用戶來說,如果接受不了漲價的 Model Y 煥新版,更加親民的現款車型同樣可以滿足。

翻看 Model Y 最近幾個月的銷量表現,儘管依然擁有斷崖式領先的優勢,但表現並不算特別穩定,去年 10 月,在國產競品的集中上市期,Model Y 的月銷就跌到了 3.6 萬輛左右,隨著年底一波兒加價和免息等銷售政策延續,12 月直接衝到了超 6.1 萬輛。

在價格戰的大背景下,想爆單多賣車,銷冠也避免不了加入。

橫向對比 20 萬 – 30 萬區間的純電 SUV,在銷量上真正能和 Model Y 匹敵的,目前還沒有出現真正的狠角色,表現不錯的樂道 L60 和極氪 7X,最新月銷分別也只有 1 萬輛左右。

未來比較有潛力的,可能還是要看小米 YU7 和小鵬 G7,前者繼續保持了家族化的高顏值路線,定位中大型 SUV,尺寸要比 Model Y 煥新版大了一圈,動力和續航等方面的性能預計不會弱。

再加上雷軍龐大的流量和小米粉絲群體,保證關注度是穩了,YU7 基本已經算是提前預定了爆款。

小鵬 G7 則是主打智能化和大空間,預計會和 P7+ 採用相同的純視覺智駕方案,來再次下放高階智駕的門檻,即全系標配,無需訂閱和付費。

老狐看好這兩家的原因,主要還是在轎車市場,小米 SU7 和小鵬 P7+ 已經突破了 Model 3 的統治,撕開口子的同時也擁有了成功的經驗。

不過,在真實的銷售體量上媲美Model Y,難度還是很大的

後者畢竟是整個國內市場的銷冠,所積累的品牌與口碑影響力優勢,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大方向上,漲價的 Model Y 煥新版,也提前預留了後續調整的空間。

包括現款 Model Y,一旦銷售速度下滑,老狐覺得門檻應該還會再次下探,這其實也給存在競爭關係的國產新能源寬了心,試想一下,如果 Model Y 煥新版平價或者降價推出,那麼春節前的車市廝殺,顯然會更加慘烈。

新的一年,您覺得誰能終結 Model Y 車系的斷崖式領先呢?

參考資料:

新浪微博

編輯: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