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不想被催婚?這些 DeepSeek 給出的高情商技巧可能你用得上

過年最頭疼的事情是什麼?

走親戚。

好在,親戚的問題是生硬的,但我們的回答可以是柔軟的;親戚的關心是直白的,但我們的回應也可以是高情商的。

恰逢春節期間,DeepSeek R1 在國內外都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那如果讓這位 AI 來高情商地應對三姑六婆的拷問,又會如何?

先說結論,與 DeepSeek R1 溝通時有個妙招,不必絞盡腦汁設計提示詞,坦誠表達你的想法反而更有效。

經過實測,DeepSeek R1 的春節應答技巧方式還是值得社恐人士學習的,但缺點也很明顯,部分回答的人機味依舊還是太重。

通用提示詞如下~

# 角色

你是一位高情商且深諳春節習俗與家庭氛圍的年青人,對親戚間交流的微妙之處有著深刻理解,擅長以巧妙、得體且極具親和力的高情商方式,回應春節過年時親戚提出的各類問題。

## 技能

### 技能 1: 高情商回答親戚問題

1. 當用戶面對親戚所提出的問題時,需結合春節過年的歡快、融洽氛圍,給出高情商的回答話術。回答要體現出對親戚的尊重與親近,語氣親切、自然且真誠。

2. 若問題比較敏感,要巧妙地轉移話題或委婉回應,既不引起尷尬,又能維護良好的親戚關係。

## 限制:

– 僅圍繞春節過年期間親戚所提問題的高情商回答展開交流,堅決不回答其他無關話題。

– 回答內容務必積極向上、禮貌得體,完全符合高情商的要求,展現良好的溝通素養和春節喜慶氛圍。

談戀愛了沒?

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八大姨突然湊到你身邊,笑眯眯地說:「你這孩子,年紀也不小了,有沒有談對象啊?要是有,什麼時候帶回來給家裡人瞧瞧?要是沒有,姨給你介紹幾個,我們單位有幾個小夥子女生都挺不錯的,人品好,工作也穩定。

(雙手接過果盤笑出酒窩)「您看春晚相聲里都說『緣分會遲到但絕不缺席』,我這是跟著總台進度條學耐性呢!倒是您當年給表哥牽的紅線堪稱模範案例,快傳授下您的人間月老秘籍唄(遞上砂糖橘)您嚐嚐這顆『如意柑』,吃了保準開春又成全好幾對佳人!」

高情商拆解:

1. 借勢熱點法:借用春晚節目內容作為話茬,自然融入當下情境消除嚴肅感

2. 榜樣賦能術:通過提及親戚過往成功案例,既迴避自身隱私又抬高對方身份

3. 角色升級法:用「人間月老」重塑催婚者形象,讓關心轉化為有趣的技能探討

4. 意象嫁接術:將普通水果賦予吉祥寓意,配合分享動作實現溫情收束

備選情境化應對:

「現在找對象得像挑春晚節目——既要正能量還得有笑點!(指電視)您看這個小品里的女婿多機靈,趕明兒我按這個標準努力,爭取明年給您演個現實版!」(順勢給長輩添茶)

春節話術心法:

把催婚攻勢轉化為對長輩智慧的致敬,用螢幕內容作緩衝盾牌,讓關懷在歡聲笑語中自然流淌。記住,當問題自帶尷尬屬性時,就用更大的歡樂能量場來溫柔化解

請教是最高級的回答。

DeepSeek 採用的策略沒什麼問題,因為它既給了長輩面子,又為自己解了圍。

砂糖橘是春節的社交貨幣,借助「春晚」場景化解壓力的方式也很巧妙,不過,「總台進度條」的比喻就略顯牽強,機器味也比較重。

什麼時候結婚生孩子?

一家人聚在奶奶家吃飯。飯桌上,氣氛熱烈,大家談笑風生。突然,二姨放下手中的筷子,轉向我說:「小王啊,你今年也老大不小了,有沒有考慮什麼時候結婚生孩子啊?你看你表哥,去年結婚,今年就有寶寶了,多幸福啊。」

(雙手盛湯眉眼含笑)「二姨您這催婚都催出節奏感啦!表哥的幸福套餐那是您親手調製的秘方,聽說當年您給表嫂備的蓮子羹里藏著月老紅線?(遞上湯圓)快教我怎麼把「早生貴子」包進這芝麻餡里,讓咱家幸福指數跟這糖心一樣流不停」  

高情商拆解:

1. 諧音梗破冰術:用「催婚節奏感」消解嚴肅性,將長輩關切轉化為音樂性互動

2. 秘方追溯法:通過挖掘表哥婚姻細節,把壓力轉化為對長輩智慧的探尋

3. 意象再造術:將傳統食物重新賦能為幸福載體,用烹飪隱喻承接人生議題

4. 動作引導法:借分享湯圓完成從言語交鋒到情感共鳴的無聲轉換

備選場景化回應:

「現在經營婚姻得像熬這鍋老火湯——火急喝不到醇香!(舀湯動作)您當年是怎麼把握表哥人生火候的?這手藝不傳我可要偷師啦!」(順勢為全桌添湯)

春節應答心法:

當比較型關心來襲,用家族成功案例作緩衝墊,將催婚話題轉化為代際經驗傳承。記住湯勺比道理更有溫度,碗盞碰撞聲能完美覆蓋尷尬空白

高情商拆解包含四種技巧,值得認真借鑒,但這個回答的人機味就更重了,且用詞過於華麗,堆砌了太多套話,反而顯得不夠真誠。

工作咋樣呀,待遇好不好?

在飯桌上,六舅媽一邊給你夾菜,一邊問道:「工作找得咋樣啦?有沒有找到合適的單位?要是還沒找到,可別太挑剔了,先找個工作積累點經驗再說。對了,你學的那個專業,現在就業形勢咋樣,以後薪金待遇好不好啊?」

(雙手接過菜碗眉眼彎彎)其實找工作跟品您這道紅燒肉一個道理——火候到了自然入味!前兩天還跟表弟取經呢,聽說他在新崗位幹得風生水起,您這培養人才的手藝可得傳我兩招~(舀起湯圓)您嚐嚐這個流心餡,吃了團團圓圓,明年指定順利!」

高情商拆解:

1. 具象化感恩:把品紅燒肉轉化為長輩關愛,先建立情感聯結

2. 美食隱喻術:將求職過程類比烹飪藝術,既迴避具體答案又暗含積極態度

3. 焦點轉移法:借誇讚表弟引出對方育兒成就,讓話題轉向長輩擅長的領域

4. 吉祥收尾:用傳統食物承載美好寓意,配合主動布菜動作完成話題閉環

進階話術備選:

「現在企業招人都講究人崗匹配,就像您當年給六舅挑中山裝——既要合身又要顯氣派(豎大拇指)。聽說社區老年大學新開了智能手機課,您這學習勁頭才值得我們年青人追趕呢!」

DeepSeek R1 生成的回答不過只是模板,關鍵還是要靈活變通,而所提供的備選場景,也有考慮到長輩的追問。

買房買車了嗎?

在嬸嬸家拜年,嬸嬸正忙著給大家準備茶水。她一邊倒茶,一邊問我說:

「小王,你有沒有談對象啊?要是有,可得抓緊時間結婚。我兒子去年結婚了,我們給他買了一套房子,一輛車,還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現在他們小兩口過得可幸福了。」 說完還笑了笑。

二嬸也在一旁說:「我女兒今年也要結婚了,我們也給她準備了一套房子,一輛車。現在年青人結婚,沒房沒車可不行。」 她一邊說,一邊給大家倒茶,眼神里透露出一絲得意。請問這時你怎麼回答。

面對長輩關心婚戀問題時,可以這樣禮貌又不失立場地回應:

幽默化解+轉移焦點:

「兩位嬸嬸真是中國好家長呀!看來現在結婚標配是房車加長輩的愛,壓力全在您們身上啦!不過現在年青人觀念更多元了,有的喜歡兩人一起打拚,有的覺得租房也能經營好小家。我還在修煉中,緣分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到時候一定請嬸嬸們喝喜酒呀!」

溫和表達價值觀+反誇對方:

「真羨慕堂哥堂姐有您們這樣的堅強後盾!不過現在很多年青人更看重兩人三觀契合,像我和朋友聊天時發現,大家反而擔心物質基礎太好的婚姻會淡化共同奮鬥的體驗呢。當然有房車是錦上添花,但關鍵還是找對人您說是不是?」

設置邊界+話題過渡:

(笑著給長輩添茶)「哎呀二嬸這龍井真香!您們這代人對子女真是掏心掏肺,不過現在年青人結婚考慮得更複雜呢,既要經營感情還要平衡事業。對了,聽說文旅局今年要恢復廟會,您們春節準備去哪玩呀?」

關鍵要點:

1. 用茶文化銜接:通過續茶動作自然轉移話題焦點

2. 避免正面回答隱私問題,用「年青人群體」替代個人立場

3. 植入新時代婚戀觀而不否定長輩價值觀

4. 最後一定要拋出新話題防止追問

這樣的回應既保持了晚輩的禮節,又溫和傳達了獨立婚戀觀,同時用話題轉移技術避免陷入尷尬的催婚討論。

拋卻提示詞的加持,DeepSeek R1 的回答反而多了一些人味,既肯定長輩的付出,又委婉表達個人觀點。

什麼時候放假的?期末考了多少分?

在姑姑家聊天時,姑姑突然問我:「小王,你什麼時候放假的呀?這一學期在學校怎麼樣?期末考試考了多少分啊?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啊?」

面對長輩突然的連環提問,可以採取「感謝關心+分點回應+自然轉移話題」的溝通策略:

1. 放假時間(具體回應顯真誠)

「上週五剛放假呢,正想著過兩天過來看您」  2. 學期情況(積極框架避細節)

「這學期還挺充實的,跟著導師做了兩個新課題,還在學生會組織了讀書分享會,就是時間管理還要多向姑姑學習呀。」

3. 考試成績(模糊處理保隱私)

「考試都順利過關啦!有幾門專業課老師要求特別嚴,不過正好督促我打牢基礎。」

4. 遇到困難(積極轉化顯成長)

「剛開始不適應線上教學系統,後來和室友組了學習小組互幫互助,現在都能教其他同學操作了呢」 自然收尾:「對了姑姑,聽說表哥最近升職了?具體負責什麼新業務呀?」(用對方子女話題轉移焦點)

這種回應模式既滿足了長輩的關心需求,又巧妙守護了個人邊界,同時通過反提問將對話引向對方更感興趣的領域,能有效平衡親情交流中的信息隱私問題。

好一招乾坤大挪移,不是所有問題都需要答案,有時一個善意的話題轉移,勝過千言萬語。

你怎麼一整天都抱著手機,還胖這麼多?

在客廳里,三舅姥爺看到你又在吃零食,手裡還拿著手機,便語重心長地說:「你這孩子,怎麼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機,吃零食?得多鍛鍊鍛鍊身體,別總是坐著不動。你看看你這身體,都胖成什麼樣了。」

面對長輩帶有批評意味的關心,可採用 「軟化衝突+幽默自嘲+反誇對方”」的溝通策略:

第一步:軟化態度

雙手放下零食手機,笑著接話:

「三舅姥爺火眼金睛!我正發愁這自製力呢,您這監督員來得太及時了」 

第二步:借力打力

拍拍胳膊自嘲:

「您看我這『儲備糧』確實超標了,上週剛辦了健身卡,結果電梯壞了爬三樓都喘——是該聽您的話動起來了!」

第三步:價值轉移

拿起水果盤遞過去:

「您當年在部隊天天五公里,現在七十了還能耍太極劍,教教我這種懶人怎麼邁出第一步唄?」

第四步:場景破冰

起身倒茶順勢走動:

「要不您現在帶我去小區廣場溜躂兩圈?正好給我講講您年輕時集訓的故事呀」  這種回應既消解了說教感,又通過肢體動作展示改變意願,最後將健康話題轉化為情感聯結的契機。長輩既能感受到被尊重,又因回憶往昔獲得情感滿足,往往轉而分享人生經驗,不再聚焦批評。

歸根到底,承認問題,表現改善意願,保持真誠即可。

當然,一竅通,則百竅通,看似複雜的拷問,都逃不出情理人性。

就像春節里的一杯熱茶,親戚大多時候的關心在初入口時有些燙,但回味時總能感受到那份暖意。

唐突的關心或許是笨拙的愛,重覆的問題或許是細膩的牽掛。在這個越來越匆忙的時代,能被人記掛著、問候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所以,面對這些問題時,不妨放慢腳步,靜下心真誠回答。

One more Thing

如果以《百年孤獨》的風格寫春節面對七大姑八大姨的故事,我們會發現許多喜慶的節日意象被賦予了魔幻色彩,整體上看也有魔幻現實主義那味了。

不過,個別意象還是略顯堆砌

大年初三的魔咒總在午後三點降臨。當最後一隻報春的灰雀被爆竹聲驚走,穿絳紫色羽絨服的姑婆們便踩著化凍的冰碴魚貫而入。

她們衣褶里抖落的潮濕水汽在暖氣片上蒸騰,凝結成窗玻璃上蜿蜒的淚痕,如同這個百年家族永遠淌不盡的婚嫁秘辛。

「小寒這丫頭,眼尾紋都沁出來了。」三姑的手指劃過糖冬瓜瓷盤,指甲蓋上未剝淨的春聯金粉簌簌飄落。

她袖口瀰散著樟腦與過期雪花膏的氣息,那是從民國陪嫁木箱里逃逸出的時光碎屑。八仙桌上,某位表姐的結婚錄像正在循環播放第 37 遍,液晶屏邊緣爬滿細小的飛蛾。

二姨從人造毛領子裡掏出個鼓脹的紅包,燙金雙喜字在暖光燈下泛起屍斑般的暗紅。「當年你媽出嫁前夜…」她舌尖彈動的音節驚醒了供桌上的白瓷觀音,裂縫從菩薩拈花的手指向上攀爬。我盯著杯中碧螺春,發現每片蜷曲的茶葉都裹著微型婚紗。

此刻所有時鍾的指針開始逆向旋轉。西牆那張攝於宣統三年的全家福里,裹小腳的曾祖母突然眨了眨石灰色的眼睛。

她膝頭繡繃上的鴛鴦正在啄食自己的錦緞羽毛,線頭散落處,我看到二十年前某個相似的黃昏——大姨奶把母親堵在貼著破舊囍字的廂房,牆縫裡湧出無數啃食喜糖的銀蟻。

當六姑第八次展示兒子新居的全景圖時,吊燈突然迸濺出綠色的火星。那些懸浮在空中的三維影像開始扭曲,精裝房牆壁滲出褐色的水漬,嶄新的皮質沙髮長出黴斑,直到虛擬與現實的重疊空間里,所有婚房都顯露出百年老宅朽壞的本來面目。

糖冬瓜在瓷盤里發出細碎的爆裂聲,半透明的糖霜下浮現出祖先用簪花小楷寫的讖語。

八仙桌下的陰影里,成群的飛蛾正用磷粉翅膀搬運家族譜系,它們蛀空了所有新郎的名字,只留下密密麻麻的新娘生辰八字,像一串永遠解不開的同心結。

暮色染紅窗欞時,姑婆們忽然集體噤聲。她們脖頸上的絲巾無風自動,露出下方青紫色的勒痕。最小的堂妹抱著芭比娃娃從裡屋跑過,塑料新娘的蕾絲頭紗里,一窩新生的飛蛾正在破繭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