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變老之後,會對電子產品感到茫然嗎?

筆點酷玩每日答疑:當我們變老之後,會像現在的老人一樣,幾乎完全不懂“手機電腦”這類新出現的電子產品嗎?

人變老之後,會對電子產品感到茫然嗎?_新浪眾測

【原提問者描述如下】

這是我在看到日常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在自助機面前完全不會操作想到的問題。首先我說下我的觀點吧:老人肯定不如年輕人熟練,但是基本操作肯定是能弄懂的。如果一個人能堅持學習,儘可能的接受外界信息和新鮮事物,年紀大了也不可以玩轉新產品。想問一問大家都有什麼看法呢?

人變老之後,會對電子產品感到茫然嗎?_新浪眾測

【我的回答如下:個人觀點,請大家輕拍!】

懂有兩種,“知其然” 和 “知其所以然”。

我老之後,“知其然” 我能做到,但 “知其所以然” 就未必能做到了。

人變老之後,會對電子產品感到茫然嗎?_新浪眾測

科技發展並不一定“以人為本”,一旦被資本控制,被商業目標牽製,就會人為地創造“隔閡”和“不適”。

比如消費領域分支,你既可以做出一個超低門檻的產品或軟件,也可以將其複雜化,故意設置門檻壁壘,非專業人士勿近那種,外行粗試一頭霧水,必須報個課交學費,變相給某些產業創收。實際上,目前的消費市場已經有這類產品了,概念和形式五花八門,具體是什麼我就不講了,大家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

人變老之後,會對電子產品感到茫然嗎?_新浪眾測

再如一些專業/小眾領域,產品功能針對性很強。如果你不是目標人群或者從業人員,很容易處於一種外行的邊緣狀態,就算通過自學知道一些皮毛,未必能通曉其中必須深入實踐的技巧。也就是“不知其所以然”,而這種似懂非懂的狀態,很可能讓很多我這樣曾經比較擅長研究電子產品的人感到茫然。

人變老之後,會對電子產品感到茫然嗎?_新浪眾測

以上所述產品並非打工人專屬——網民既是消費者,也是廉價的網絡需求創造者,未來的“日常用品”必將無差別地來到每個人身邊。能不能弄懂它,取決於已經“老化”的你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

人變老之後,會對電子產品感到茫然嗎?_新浪眾測

想要扭轉這種邊緣化的趨勢,只能深度參與,積極瞭解每一個行業軟硬件升級發展的細節。或者經由一隻無形的大手,從宏觀的角度敦促社會做好“適老化”。

對個人而言,正確的選擇就是活到老玩到老,科技發展越快,越應該努力更新自己。

抑或另一種說法:活到老、打工到老。

人變老之後,會對電子產品感到茫然嗎?_新浪眾測

表面上,你是在學習,是在接受新鮮事物,是在積極融入一個嶄新的科技時代。

實際上,你正在陷入一種消費主義的怪圈。大多數人被迫張嘴,吃下某些商人處心積慮創造的溫熱的翔,或者被迫妥協,努力幫助商人們端出一碗又一碗的熱翔。星鏈已經讓萬維網深入不毛之地,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無論邊遠山區還是原始部落,都會被這股“為翔”風潮席捲,無一例外。

這個比喻可能有些讓人難堪,可現實就是這樣。

想想看,這幾年互聯網誕生的新事物,全都有必要被普通人類接受嗎?

面對各種購物節千奇百怪的優惠項目,網購真的越來越輕鬆了嗎?

人類的雙手,究竟是被科技解放了,還是被科技捆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