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從公佈到預約,再到雙 11 的首輪和次輪預售,然後再走到近期的現貨發售,JM21 可以說是飛傲播放器走入 M2X 世代裡面,關注度討論度最高的一款。

 

老實說,對我這個從個位數開始入坑的用家來說,JM21 應該是這段時間內關注度最高的一款播放器。

 

應該,沒有之一了。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事實上,JM21 身上確實有火爆的資本。

 

定位到百元到千元之間這個純音播放器專屬的上的一款完整 Android 播放器,高通移動平台提供能貼合現代 Android 中端機的性能和流暢度,並配備了貼近主流的 Android 系統版本和不再缺腳的兼容性;3.5mm、4.4mm 平衡口齊備,有 USB DAC、有雙向 LDAC 藍牙,聯動 FiiO Music 還能實現雙向遙控功能,這完善度讓 2000 元也就只能在 NW-A 以及 NW-ZX500 之間糾結的用家羨慕到了盡頭……

 

單單從賬面上看,這些吸引點已經很有牙力。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和往常的飛傲產品給我的印像一樣,它能夠把需要的功能都集於一身,有種「週身刀,張張齊」的感覺。

 

小機器,大大份

 

最近的飛傲,似乎都開始盛行「大禮包」文化。

 

繼續 SNOWSKY RETRO NANO 玩過首發大禮包後,常規發售的 JM21 也照辦煮碗來了一次。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如果你不是雙 11 期間搶到 999 一台的幸運兒,而是近期透過常規定價入手,那你得到的不只是一台 JM21,還有一個單獨發售的 JM21 皮套,還有鋼化膜套裝。

 

本體的開箱比較簡單,飛傲在包裝上選了簡單標準的白色款,封面做了淡淡的磨砂珍珠色效果,只保留 FiiO、JM21 以及機器正面圖三個主要元素。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JM21 本體配置比較簡單,除了主機之外,就有清水殼、USB 數據線、說明書保修卡等印刷品,以及已經貼在機身上的 PET 保護膜。

 

清水殼也是直接裝在機器內,殼本身比較薄。面對只打算用 JM21 作為轉盤的用家,如果想在機身後面直接貼 MagClips 的話,那引磁環放在清水殼和機器之間磁力也足夠。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至少,我用來吸安裝了 Estick 的 KA17 也沒有問題。

 

大禮包就是皮套 SK-JM21 和鋼化膜 SF-JM21,兩款配件在機器開賣的同時也正式發售。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皮套用了 PU 皮,封包用魔術貼固定。上手質感相對厚實,如果覺得 JM21 裸機或加入清水殼之後機器還是有點薄,那換上皮套之後手感會再好一點。

 

皮套底部的邊角沒有包裹,有一側是為了給掛繩預留空間。如果要安裝掛繩的話,最好先套上保護殼再裝掛繩。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貼膜是標準的鋼化膜,和預貼的 PET 膜不一樣。

 

日常使用的話,禮包上的玻璃膜可以做後備。但因為 PET 膜比較容易沾指紋和痕跡,如果你日常還需要用這台機「拍照」或對指紋等觸控痕跡「過敏」的話,那我建議到手還是先替換一下膜。

 

一切,從輕薄開始

 

JM21 上手的第一印象,是薄和輕。

 

設計師明白,入門級機身就是應該輕量化設計作為大前提,純音可以做得很小,但 Android 要保證基礎觸控體驗,輕量緊湊的大方針就要從小轉向輕薄。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JM21 的機身尺寸為 120.7x68x13mm,13mm 的厚度是要比現在的手機要厚一點,但考慮到要容納音頻原件以及 4.4mm 接口等,從機身底部看還是挺極限。

 

作為一款搭載 4.7 吋屏幕的 Android 設備,JM21 可以做到單手握持和單指觸控覆蓋,握持手的拇指基本能掃過主要觸控區域,加上播放控制按鍵都集中在右側,主要用右手來操作的用家單手可以完全控製播放。

 

設計師保留了 M 系列的設計理念,在小機身上面也繼承了 M 系列的機身比例,讓配合 Android 13 界面後有點經典 Xperia 味道的 JM21,視覺上修長一點,裸機亮屏有「長身版」NW-A300 的感覺。(笑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但可能是機身要控制厚度和體積的緣故,M 系列借助旋鈕將全部按鍵集中到一側似乎有點難度,現在電源與音量控制同一側、播放鍵和切歌按鍵放在另一側的設計需要重新習慣一下。

 

「作為一個常用 M11 Pro 的老人,我已經不記得這段時間裡面想鎖屏但按了切歌的次數了。」

 

配色的話,JM21 只有天藍色這一款,正面上蓋是飛傲在這兩年主打的天藍色,後蓋則是帶格柵紋理設計的銀色後蓋,兩個新的招牌色合併起來的組合。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皮套也是只有配合機身的藍色版本,對於一款注重成本控制的入門機型來說,還算合理吧。

 

不過當 JM21 的保有量大起來之後,會不會有第三方推出新保護套就不清楚了。如果又一款質感更厚的定製殼推出,定價在 200 元左右的話,應該也是個不錯的進階選擇。

 

近代 Android,現代體驗

 

性能配置方面,飛傲這次選取了一個相對保守和穩定的辦法。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JM21 搭載了高通Snapdragon 680 移動平台,標配 3GB 運行內存和 32GB 儲存的組合,在播放器算是比較常見的組合。減去系統和必備應用佔用之後,有預留大概 22GB 的空間,可以簡單裝一些流媒體應用。

 

安裝服務在預設系統裡面有提供,QQ 音樂、網易雲、Apple Music 和 Spotify 都有提供,也內置了 Google 架構,上手即用度還是很高的。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當然,你可以小嫌棄一下自帶應用也不是靜默安裝,但:

 

「在播放器上面要求這個,實屬有點過分了。」

 

機器運行的是 Android 13,飛傲在這裏提供了原生芯片壁紙後系統內沒有做太多品牌化的定製,觀感上原生的味道比較濃。

 

這個其實和定位沒有關係,各大音頻的著力點都在自家播放 app 而不是在深度定製上,更不會推出自家的啟動器,系統原生一點是可以理解的。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軟件更少,界面適配更方便。

 

單純是 Android 深色模式的適配,只需要兼顧自家播放和控制軟件的播放器,做起來就會比手機要輕鬆得多,要在底層植入控制功能按鈕(像是狀態欄下拉可以調整輸出模式和接口模式),都要容易一些。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只是,JM21 的 FiiO Music 在系統顯示上還是會有些小問題,像是系統下拉菜單和鎖屏界面中播放器會出現顯示不完全的問題,這些軟件顯示情況還需要再優化一下。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整體的操控體驗還不錯,側滑返回上推回到主界面的操控都很靈敏,JM21 用起來和現在大部分中端手機的感覺已經差不多了,Android 13 和高通 680 的組合在兼容性和流暢度上沒有什麼問題,後續優化穩定性其實就可以了。

 

完整,完全

 

比起系統,JM21 在功能配備上會更有吸引力。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主要播放應用為 FiiO Music,軟件更新之後整體功能和展示會再豐富不少,像是可以雙向遙控的 FiiO Control 功能,放置在桌面時可以切換成橫屏展示模式等等,是個功能上相對齊全的播放軟件。

 

FiiO Music 並不局限在本地,透過 WiFi 實現 WiFi 傳歌、DLNA、AirPlay 等功能,在 Android 模式下也可以在 Spotify、Tidal 應用裡實現無線投送播放。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模擬接口的部分,JM21 的 3.5mm 和 4.4mm 均支援 Phone Out 和 Line Out 兩種模式,開啟 Line Out 輸出之後可直接連接耳放或有源喇叭,配合 Spotify Connect 等功能變成互聯網音箱。

 

還有,JM21 也支援雙向藍牙,既可以連接藍牙耳機播放,也可以成為接收端,變成藍牙耳放,兩個模式下最高支援 LDAC,可滿足流媒體無損格式的需求。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不過,在發射和接收模式上,JM21 的協議支援還是有一點分別。像是高通的 aptX 系列編碼,就只有在發射模式下才能啟動:

 

發射:SBC | AAC | aptX | aptX HD | LHDC | LDAC接收:SBC | AAC | LDAC

 

同樣,USB-C 也是雙向的。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JM21 支援 USB 音頻輸出,外接小尾巴和解碼設備是基礎。3.5mm 接口也支援 SPDIF,可以通過類似 LL-RCA1 線材數字輸出到解碼設備,提供多一個接口選擇。

 

機身提供 USB DAC 模式,開啟後 JM21 可以變成帶電小尾巴,接收手機、電腦等音源的數字信號再播放。而因為這個異步 USB DAC 模式是透過主控芯片實現,和常規小尾巴有差異,官方表示延遲會到 400ms 左右,聽歌可以但要聲畫同步就難一點。

 

就是一個專門為聽歌服務的有線模式,連 Audirvana、JRiver 和 Hi-Res Player 這一類桌面端應用時可以用一下,順手充個電。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續航的話,官方標稱可以實現 12.5 小時播放。我這段時間用在通勤上,加上全日的待機可以堅持到 2 天左右,電量還是夠用的。

 

久違的 FiiO Sound

 

聲音配置方面,JM21 用了飛傲播放器裡面相對少見的 Cirrus Logic CS43198 DAC 芯片,運放是 SGM8262 芯片,兩款芯片都是左右聲道各一塊。機身內有針對數字和模擬區域做了分區屏蔽和分級供電,減少相互干擾,提升聲音乾淨度。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輸出的話,JM21 有低中高三款模式可選,平衡模式下最高可以提供 700mW+700mW 輸出,對接自家 32Ω 的頭戴耳機也沒有問題。

 

機內搭載了 DAPS 數字音頻淨化系統,還有第五代 FPGA+定製雙飛秒晶振時鍾,降低 Jitter 影響,輸出時也可以保證聲底乾淨。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試聽部分,這次選用了價位相近、同樣是 2023-2024 年度的風頭躉,來自 DUNU 的 FALCON ULTRA,也有 LETSHUOER 同價位的入門新貴 Cadenza 4,頭戴的部分選用了飛傲自家的 FT1 胡桃木版本: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其實不管是搭配哪一款耳機,JM21 給我的感覺都很熟悉,飛傲那傳統的聲音風格回來了。

 

整體清爽,保證均衡的同時細節表現會有一點點小銳化,聲音橋條細節刻畫和素質表現。音效做得飽滿且「大粒」,但大粒的同時也菱角分明,鼓、HiHat 等樂器都能夠聽出清晰的輪廓。

 

大粒的鼓點紮實和飽滿,搭配 Spotify 的味精和 FALCON ULTRA 的演繹後有變得圓潤一點,加上整體飽滿的感覺也讓人們滿足。

 

如果要用糖水作比喻,新的飛傲聲音有點像香滑牛奶底裡面加上水果和慢慢開始融化的甜芋,傳統飛傲的風格就像是適合在夏天飲用,添加了真生果的水果茶。兩者有輕微的結合,茶底可以保留茶底的韻味,水果也能食出清爽的口感。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正是這種清爽的風格,JM21 搭配用原線的 Cadenza 4 反而能產生化學作用。結合 JM21 的表現,Cadenza 4 在自身擅長的空氣感還有聲音延展的處理上可以做得更好。

 

整體能量感更強、線條感更突出,人聲和背景之間預留了足夠的空間。人聲可以做得更「埋身」,距離變近之後雲姨的氣聲和唱歌細節都變清楚了,如果錄製和流媒體文檔質量足夠高的話,這裏聽起細節來更加爽。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雖說聽著《回憶半分鐘》或者同專輯裡面《自發性神經反應》都能夠表達組合的特性,但選《玉》除了可以聽到「雲式氣聲」放題之外,還能夠聽到雲姨的感情推進,按照歌曲製作班底的說法,這首歌是可以看到:

 

「一代玉女卸下仙氣,放下斯文,敲碎將自己框起的印象籠牢破繭而出,化身慾望暴露形狀,盡情盛開的效果」

 

emmmm…..我就覺得組合對於雲姨這首歌的刻畫和演繹,那種「肉緊」到破繭而出的力道,就已經值回票價了。

 

「對,粗人嘛,是直白一點。(笑」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輸出方面,開啟高增益的 JM21 能輕鬆應付大部分飛傲的低阻頭戴式耳機。當然,飛傲自家的三款低阻抗頭戴其實都頗好推的,只有耳機本身已經經過了充足的熱身(煲好機),接上 JM21 就能夠進入狀態。

 

用胡桃木版的 FT1,透過 SOMMER 雙 3.5mm to 4.4mm 加入 JM21,細節紮實飽滿的優勢依舊,飛傲在突出素質表現和整體解析力的同時,並沒有把聲音調得特別幹。可能是多年以來對自家招牌聲音的把握,也可以能是新風格出現之後兩者融合後的正向結果,又或者是更偏好新風格的我隨著自身飛傲濃度提升也開始慢慢習慣了兩者(笑……

 

反正,現在聽起來確實要更平衡,更順耳了。

 

如果說搭配 Cadenza 4 是為了讓耳機的特性發揮到最大,那 JM21 搭配 FT1 後用 FiiO Music 播放本地高規格音樂,是 JM21 的其中一個版本答案。

For Junior,Not Junior

 

毫無疑問,JM21 對於飛傲來說,對於想入手飛傲的入門用家來說,是一個標準答案。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有多年播放器設計製作經驗的老牌,對「入門級播放器」這個品類瞭解得很透徹。

 

不需要不惜代價地將資源投入到聲音表現上,也不用做出一種「一出即爆款」的聲音風格,反倒是要處理好整體平衡,要有比「手機+入門級小尾巴」高的聲音素質和對各種類音樂都有足夠適應力的聲音表現;用家需要的雙向 USB 和藍牙要有,接入多種流媒體服務的能力要夠,各種所需要的控制模式和協議要齊全……這些統合之後還要有一個足夠便攜並不影響操控感的外觀設計,這些元素結合起來,才能夠造就一台適應入門市場的播放器。

 

「對,聽起來很難,實際做起來更難。」

 

但比起用自家的旗艦思維或招牌聲音來引導用戶,能從產品力方面真真正正實現「For Junior」的理念才更重要。

 

JM21 ,可以做到。

 

系統用著沒有問題,突出素質而不失均衡的聲音,還有能夠應付同價位頭戴、耳塞的輸出和控制力,對於想要在這個價位上想要一台專注於音樂播放的終端,那 JM21 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開箱之前還有個幻想,希望飛傲可以用 JM21 的形態做一個款專注數字輸出的轉盤。這對於我這種多尾用家來說,不失為一個好消息。

 

但用過、聽過 JM21 之後,我打消了這個念頭。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一來,覺得現在的體積要發相 AES 接口有那麼一點現實,二來是想像不了帶 Android 的純數字轉盤是一種什麼形態的產品……

 

最重要的,JM21 如果少了聲音,就好似咖喱魚蛋少了魚蛋一樣,不是那個意思了。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聽過之後,我依然覺得它不需要通過犧牲模擬模塊換取更乾淨的數字模塊,從而讓更高規格的聲音輸出。現在這個聲音,足以成為 JM21 的招牌,也是它從入門邁向進階、成為標準的資本。

 

與此同時,對於飛傲來說,JM21 是一個標準,一個用於定性自家入門播放器的新標準。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完—

 

啊對了,最後補充一點。

 

希望飛傲之後可以優化一下系統和 FiiO Music 的顯示。

飛傲 JM21 播放器體驗:專屬入門,不是入門_新浪眾測

 

作為一個外觀先決的生物,我還是希望可以見到一個完整好看的狀態欄模式,顯示在自家播放器的鎖屏和下拉狀態欄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