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帶頭戴式耳機出門會尷尬嗎?
年少誰不輕狂?當年我有了第一個頭戴式耳機,立刻戴著出門臭嘚瑟,現在想起來都尷尬,在別人眼裡我肯定是個愛炫耀的傻瓜。

實際上,在公共場合戴著頭戴式耳機,可不止是尷尬的問題。從安全角度講,頭戴式耳機帶出門風險大於“收益”。當你想出門散步、運動,或者通勤出行時,正確的耳機應該是開放式(不入耳式耳機)。

上圖和下圖這兩款耳機,前者是空氣傳導原理的不入耳運動耳機——南卡Runner Air(鹿茸綜色版本),後者是支援主動降噪的頭戴式耳機——OneOdio A10(黑色版本),二者價位都在300~400元,音質體驗各有側重,適用場景也大不相同。

開放式耳機,如空氣傳導或骨傳導耳機,更適合戶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不堵耳朵眼兒。耳朵可以敏銳的感知周圍環境,因此可以大概率規避交通意外。而頭戴式若是帶出門去,封閉的耳道很可能讓你無法對“飛來橫禍”做出及時反應,這才是頭戴式不宜出門使用的主要原因。
當然,頭戴式的聽歌體驗更沉浸,比如支援主動降噪的OneOdio A10,音質體驗要比同價位的開放式更好一些。但如果你想邊運動邊聽歌,開放式耳機Runner Air肯定更勝一籌,尤其是適合忙碌的上班族、打工人,以及喜好夜跑的音樂愛好者。

請記住:人在戶外,生命安全與聽覺健康更重要。哪怕音質略遜於頭戴式,開放式耳機也是室外使用的首選。

想追求音質,回到家裡就把骨傳導或者空氣傳導丟一旁,換上你音質更好的入耳式或頭戴式,有需要時開啟主動降噪,安安靜靜地、心無旁騖地在自己的小窩欣賞天籟。呐,這才叫做專業,這才叫做“錢花刀刃上,物盡其用”!
我是筆點酷玩,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為你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