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聽歌經驗:出門慎用入耳式,開放式更好用
社恐患者出門,耳機就是命,所謂耳機在手,世界我有,耳機一戴,誰都不愛。但我想說,你堵著耳朵眼兒上街,周圍車輛鳴笛都容易聽不清,人身安全怎麼保證?
入耳式音質好,卻更適合在家裡沉浸聽歌。室外使用,應該換成不堵耳朵的“不入耳式”,比如空氣傳導和骨傳導耳機,既能正常聽歌,也不耽誤與人交談,對偶發事件能夠及時做出反應,換言之就是可以“保命”。

以我最近入手的開放式耳機南卡Runner Air為例,採用空氣傳導原理,定向傳音做得好,入耳音質得以保證;由於佩戴時耳朵孔不會被堵住,週遭環境聲響也能清晰分辨,安全短板補齊,通勤、差旅、跑步、遛彎都適用。

開放式耳機領域,南卡入局很早,經驗豐富。我買過它家的骨傳導旗艦,音質與入耳式藍牙耳機不相上下,戴著舒服,騎行、游泳等場合都能hold住。然而價格不菲,一千多塊,錢包滴血。後來嚐試三四百塊的親民款,發現它家推出一款空氣傳導耳機南卡Runner Air,雖然配置比旗艦略降,但聽歌體驗不差,很適合搞戶外運動時使用。

這耳機有紅黑灰棕4種配色,我先後買了灰、棕兩款,本文出鏡的是深空灰,實為深、淺兩種灰色搭配,有一種低調的高級感。

形態與骨傳導耳機很像,都是後掛式+輕量化+防水防汗設計,也有內置存儲空間和MP3功能,但二者原理不同,南卡Runner Air採用的是定向空氣傳導,不會像骨傳導那樣“貼臉震頭骨”,而且它的機身柔韌抗彎折拉扯、6層親膚抗菌矽膠包覆在外,戴久了不瘙癢。

為了滿足運動聽歌的需求,南卡Runner Air採用在貼耳、抗震、頭型兼容度、戴口罩或眼鏡的適配度上花了不少功夫,夾力適中,掛耳結構更穩定,整體佩戴舒適感也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這也是讓我徹底放棄骨傳導耳機的主要原因。

細節特寫:它的指示燈安置在磁吸觸點附近,也就是位於貼臉的一側,避免了向外漏光問題;經典的“加-功能鍵-減”三鍵設計,盲操也比較順手。

儘管處於三四百的價位檔,南卡Runner Air仍然搭載了高品質動圈單元和納米振膜,旗艦同款聲學系統也得以下放,經過仔細調校後的音質表現不俗,常聽歌單之中,人聲和樂器的音質還原比較突出。

有新版本的藍牙5.4做後盾,可以穩連不斷,也更省電,打遊戲看劇可以保證音畫同步。實測隔著衛生間的牆連接手機信號依然穩定。

作為運動專用耳機,南卡Runner Air也支援IPX5等級防水防汗,運動時揮汗,偶爾淋雨都不用擔心。

它還有一個不漏音的優點,自己聽歌,他人聽不到,通話時也避免隱私泄露;此外,智能AI降噪算法可以保證清晰的語音溝通,尤其適合戶外運動、通勤路上接電話。

實測滿電續航大概10小時,週末休息可以聽歌一整天,上下班路上待機也好用,沒電找個充電寶就能回血,當然這跟磁吸線你要帶上。

這款耳機也可以化身獨立的MP3播放器,不連手機也能聽歌。只需用磁吸數據線接入電腦USB口,就可以像存儲卡一樣存入MP3歌曲,唯一遺憾的就是存儲容量只有4GB,但考慮它的親民價位,也不奢求過多了。

我想勸勸各位,有預算,儘量買開放式。入耳式不但戴著出門有安全風險,戴得太久還容易引發耳道病症。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跑步時聽歌,那麼南卡Runner Air將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有機會你一定要親自試試。我是筆點酷玩,我們下期評測再會。